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21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的方法,其中首先在浇铸机中浇铸薄 板坯,其中随后在至少一个轧机中在利用铸造过程的初热的情况下对所述薄板坯进行轧 制,其中在一种第一运行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浇铸机与所述至少一个轧机之间的直接耦合 来连续地制造金属带(无头轧制)并且其中在一种第二运行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浇铸机从 所述至少一个轧机上的退耦来不连续地制造金属带(批量运行)。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 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设备作为薄板坯_薄金属带-铸轧设备在CSP设备这个名称下面为人 熟知。长期以来已经知道从浇铸热中进行无头轧制,但是这一点还没有被市场所接受。连 铸机和轧机的刚性连接以及整个设备的温度控制证实难以控制。从EP 0 286 862 Al中并且从EP 0 771 596 Bl中公开了从浇铸热中进行无头轧 制的情况。这里浇铸过程和轧制过程直接耦合。就在卷取机之前用剪切机来断开无极带。EP 0 415 987 B2和EP 0 889 762 Bl公开了类似的用于在浇铸设备和轧制设备 耦合的情况下连续地制造带钢的方法。为了在输送速度较低时克服温度问题,在那里在轧 机的前面和内部设置了感应加热装置。这方面的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工艺是单个板坯或者说单个金属带的轧制。在不连 续地轧制金属带时使浇铸和轧制退耦。浇铸速度通常非常低并且轧制速度在不依赖于此的 情况下如此在高水平上进行,使得用于最后变形的温度处于最低温度之上。这样的也称为 CSP设备的设备比如在EP 0 266 564 Bl中得到说明,在该专利文件中在薄板坯设备中实 施高度变形。EP 0 666 122 Al也示出了一种类似的薄板坯设备,在该专利文件中在首批精轧 机架之间使用感应加热的情况下不连续地对金属带进行轧制。不连续的轧制的优点是,浇铸速度和轧制速度可以在不依赖于彼此的情况下调 节。对于薄型金属带轧制来说,即使浇铸设备以很低的速度工作或者在浇铸设备中刚好改 变速度比如也可以灵活地调节更高的轧制速度。两种方法-也就是一方面连续的铸轧并且另一方面不连续的铸轧-由于上面所解 释的情况难以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就这样改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或者说提供一种相应的装 置,利用所述方法或者说所述装置可以提高所述方法和装置的灵活性。尤其应该在出现故 障或者说需要短时间的保养或者说出现其它的轧制中断情况时不再需要中断浇铸过程,这 具有显著的经济上和工艺技术上的优点。按照方法,所述本发明的任务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金属带的不连续的制造(也就是轧制)的过程中将沿带输送方向在浇铸机的后面浇铸的板坯或者带钢坯从主输送 线中取出、加以存储并且后来又输送到主输送线中,其中将所取出的板坯或者带钢坯在返 回输送到主输送线中之前置于所期望的温度上或者保持在所期望的温度上。在此优选使用专门的由两个或者多个子系统先后组成的摆渡车系统。
尤其优选规定,在轧机中的换辊过程中在浇铸机持续不断地运行时将所浇铸的板 坯从主输送线中取出来并且在后来的时刻又输送到主输送线中。由此可以实施换辊,而不 必放弃浇铸机的连续的运行。一种提出的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的装置具有一个浇铸机和至少一个布置 在所述浇铸机后面的轧机,其中在所述浇铸机中首先浇铸薄板坯,并且在所述轧机中在利 用浇铸过程的初热的情况下对薄板坯进行轧制。本发明的突出之处在于,沿带输送方向在 浇铸机后面布置了摆渡车系统,该摆渡车系统适合于将所浇铸的板坯主输送线中移出来或 者说将其移入所述主输送线中。在所述摆渡车系统上或内优选布置了加热机构,利用所述 加热机构可以将板坯置于所期望的温度上。这些加热机构有利地构造为感应加热装置并且/或者构造为用燃烧剂(比如燃 气、油)加热的炉子。所述摆渡车系统可以包括输送元件,利用所述输送元件可以使板坯横 向于带输送方向运动。这些输送元件可以包括能够移动的小车。作为替代方案,所述输送 元件也可以是步进式输送元件。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摆渡车系统包括两个或者多个(比如三个或四 个)沿带输送方向先后布置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共同地或者不依赖于彼此地横向于 带输送方向移动。在所述摆渡车系统的子系统的内部,可以沿带输送方向或者反向于带输 送方向(也就是说向前或者向后)从一个子系统到另一个子系统进行纵向输送。所述摆渡车系统优选布置在浇铸机与轧机之间。但是也会有利的是,所述摆渡车 系统布置在粗轧机或者粗轧机架与精轧机之间。此外,可以将所述摆渡车系统与辊道置于连接之中用于存储板坯。所述辊道在此 可以设有隔热装置。在所述辊道与摆渡车系统之间可以布置加热机构。在辊道旁边可以布置至少一个比如保温坑的形式的附加存储器或者一个类似的 装置用于存储板坯或者带钢坯。由此扩大存储能力或者能够实现更长的存放时间用于影响 组织。因此这出于冶金原因是有利的,如果也就是说应该在作为存储器起作用的保温坑中 实现更长的存放时间。沿带输送方向在摆渡车系统之前可以布置板坯或者带钢坯剪切机。无头轧制技术也就是说所提出的浇铸和轧制设备的连续的运行的优点结合CSP 工艺在于以下特征获得设备的很短结构长度并且由此产生更少的投资成本。由于前后一 致的直接装料可以节省能量。此外,由于更低的轧制速度而产生更低的变形强度。在此提 供以很高的产量来制造难以轧制的产品以及比如很薄的(超级薄的)金属带(金属带厚度 约为0.8毫米)的可能性。可以对特殊材料(高强度的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对宽的和薄 的金属带的组合进行加工。可以避免或者说减少金属带尾端轧制并且由此避免或者减少轧 制损坏情况。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并且可以避免轧制不稳定现象(Hochgeher)。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
图1是按本发明的一种第一实施方式的铸轧设备的示意的侧视图,图2是属于图1的俯视图,图3是按本发明的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的铸轧设备的按图1的示意图,图4是属于图3的俯视图,图5是按本发明的一种另外的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的铸轧设备的按图1的示 意图,图6是属于图5的俯视图,图7是按本发明的一种另外的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的铸轧设备的按图1的示 意图,图8是属于图7的俯视图,图9是作为来自铸轧设备的俯视图的截取部分的摆渡车系统的区域,图10是所述摆渡车系统的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的按图9的示意图,图11是所述摆渡车系统的一种另外的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的按图9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铸轧设备,在该轧制设备中制造金属带1。为此首先在 本身已知的浇铸机2中浇铸薄板坯3,然后将其输送给轧机4、5,所述轧机4、5在此包括 一个粗轧机4 (由一个或者数个机架组成)和一个精轧机5。所述浇铸机2具有连铸坯冷 却装置,该连铸坯冷却装置设有窄小的用于在宽度范围内进行温度区调节的冷却区分度 (KUhlzonenteilung),用于能够调节来自连铸机的均勻的出口温度。所述铸轧设备还具有其它不同的本身在这样的设备中为人熟知的元件。沿带输送 方向F在浇铸机2的后面布置了用于板坯清洗的喷水除鳞装置12。在所述粗轧机4的后面 跟随着带剪切机11。该剪切机用于在开始浇铸时切断引锭杆,用于断开板坯(通常单个板 坯或者说一半板坯)并且用于在出现故障时剪断(HSckeln)金属带。随后连接着摆渡车系统7,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在所述摆渡车系统7的后面布置了一个加热炉13,该加热炉13优选构造为感应 炉;但是在这里它也可以是辊底式炉。此外存在着将所示出的感应加热装置分开的可能性。 因而也可以设想将感应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摆渡车系统的前面和后面。在此之后布置了一 个另外的带剪切机14和一个另外的喷水除鳞装置15。所述剪切机14用作紧急剪切机或者 用于板坯尾端形状的造型。在所述精轧机5的后面布置了冷却段16。在冷却段16的后面有卷取机17。所述 精轧机15经常拥有三个到八个机架优选六个机架。在这里将带钢坯粗轧到比如0. 8到16
毫米的最终厚度。关于摆渡车系统7应该说明以下情况在按图1和2的解决方案中_如可以在图 2中看出的一样-所述摆渡车系统7是能够加热的摆渡车或者加热炉部件,所述摆渡车或者 加热炉部件比如在精轧机中换辊的时间里用作额外的很短的板坯存储器,在所述摆渡车或 者加热炉部件中为了存储目的可以将板坯3或者断开的板坯或者说带钢坯3’从主输送线6中取出来并且后来又可以将其送入到主输送线6中。所述摆渡元件这里作为小车示出,所 述小车以能够横向于带输送方向F运动的方式来布置,用于能够将板坯从主输送线6中取 出来或者说将其送入主输送线6中。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取代摆渡车而在主输送线6的旁 边使用步进式输送装置。在穿过摆渡车或者说加热炉输送时,通常保持板坯温度。在浇铸 温度很低时,也设置了板坯加热装置,以便能够灵活地为接下来的过程调节几乎保持相同 的进口温度。如可以进一步看出的一样,设置了两个沿带输送方向F先后相随的摆渡车子系统 7’和7”。这些摆渡车子系统可以有利地总共拥有一个具有最大的环钢重量的板坯的长度 加上稍许用于摆动的间隙。由此所述摆渡车或者说加热炉区域构造得比较短。在图3和4、5和6或者说7和8中可以看出按图1和2的解决方案的变型方案。 对于按图3和4的解决方案来说设置了另外的摆渡车7,其中也可以在所述摆渡车的内部并 且在主输送线6的外部沿着或者反向于带输送方向F来输送板坯(参见图4中的沿带输送 方向F的双箭头)。在按图5和6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摆渡车系统直接布置在浇铸设备的后面_也就 是说轧机的前面。此外,对于无头轧制运行来说在所述精轧机5的机架之间布置了另外的 感应加热装置19。图7示出了引锭杆清除装置(KaltstrangentsorgimgUO,利用该引锭杆清除装置 可以移走剪下的引锭杆。通过“架子(Galgen)”或者说链子可以在开始浇铸时将所述引锭 杆向上或者从侧面通过移动单元从输送线中取出来。在这个过程之后,可以使辊道盖板21 向下回转用于降低温度损失。图9示出了所述加热炉-摆渡车7/8的一种另外的设计方案。这里存在着在出现 较长时间的故障时将板坯3或者一半板坯推送到辅助辊道9上的可能性。出于冶金原因 (组织构成)需要较长的板坯或者带钢坯存储时间。所述板坯而后-如图11示出的一样-可选存储在保温坑10中,并且如图11示出 的一样以后又可以使用和轧制。此外,在图11中用摆渡车的在下面用虚线示出的停车位置 并且也用在主输送线6与在上面草绘的摆渡车之间的停车位置用虚线草绘出摆渡车的存 储位置。在所述摆渡车7的最上面的位置中推送板坯3或者带钢坯3’。按设备变型方案,可以在所述摆渡车7的前面设有或者没有固定的加热炉部件的 情况下进行工作。这也适用于布置在摆渡车后面的感应加热装置或者说辊底式炉13。板 坯3可以在所述辊道9与处于该辊道9右边旁边的摆渡车7之间摆动,用于借助于感应加 热装置8对板坯3进行加热。为绝热目的可以对所述辊道9进行封装。后来的再度加热可选可以以感应方式用加热机构8比如燃气加热或者油加热的 辊底式炉来进行。在图10中可以看出,如果比如并排设置三部或者多部摆渡车7,那么也就获得所 述加热炉_摆渡车装置的一种简略的实施方式。利用所述优选构造为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19(在图9中)或者说加热机构 13(在图2或6中),可以个别地将带钢坯置于所期望的精轧机进口温度上。因而比如致力 于这一点,以便在轧制晶粒定向的硅钢(GO-Si-Steel)时或者对于其它材料来说可以调节 更高的温度(比如1,350°C ),用于对于薄板坯(H小于1.5毫米)来说可以调节更高的温度,或者在薄板坯温度太低时用于提高温度。当然在致力于很低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规 定,在比如对于标准的金属带来说应该节省能量时在没有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或者说以微小 的能量输入来工作。此外,可以用所述加热机构8、13或者说19在薄板坯长度范围内产生均勻的温度 并且对通过不同的能量输入在长度范围内引起的可能的温度不均勻情况进行平衡。如果设备在无头轧制模式中以较低的浇铸速度并且由此在轧机中以较低的轧制 速度运行,那就需要感应加热装置用于调节足够高的轧制温度。也可选通过设在精轧机内 部的感应加热装置来为精轧机之前的感应加热装置提供支持。所述精轧机之前的感应加热 装置可选构造为能够横向移动或者能够向上回转的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取代通过辊道 盖板(被动式或者加热式)进行的感应加热或者常规的加热炉部件。图5中的带剪切机18用于在设备以无头轧制模式运行时就在卷取机17之前剪切 带钢。所述摆渡车系统7 (如在图5到8中示出的一样)可以直接布置在所述浇铸机2 的后面。但是也可以(如在图1到4中示出的一样)首先在所述浇铸机2的后面在一个或 者多个机架上(参见粗轧机4)减少厚度并且而后安装所述摆渡车系统7。布置在浇铸设备2后面的保温炉13也可以是常规的燃气点火的加热炉。按照按图1的实施例,粗轧机4具有一个机架,而精轧机5则具有六个机架。在所 述粗轧机4与精轧机5之间布置了作为感应炉的加热炉13,用于在粗轧机4中进行粗轧之 后在精轧机5中的精轧之前将金属带加热到理想的带钢温度。带剪切机11用于在不连续的运行时断开薄板坯3并且带剪切机14用于在无头轧 制时断开金属带。剪切机11尤其在无头轧制运行中或者在不连续的运行中在引锭时或者 在输送出来时用于给金属带头部或者金属带尾部切头。通过所提出的类型的设备的使用,可以进行相耦合的完全连续的浇铸_轧制_过 程(无头轧制)并且可选退耦地不连续地使用单个板坯(批量_轧制)。在无头轧制时,浇铸速度的水平确定穿过整个设备的温度变化。计算模型在依赖 于浇铸速度的情况下如此动态地控制在轧机之前和内部的加热炉的加热功率,使得轧机出 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如果浇铸速度低于特定的预先设定的阈值(在浇铸设备中出现问题时,在碰到难 以浇铸的材料时,在引锭过程中等等),那就自动地从无头轧制模式切换到不连续的轧制。 也就是说用剪切机11或者说14来断开薄板坯3并且如此提高轧制速度,从而达到所期望 的终轧温度。在此在轧机4、5的内部跟踪板坯段或者说金属带段并且动态地依赖于温度分 布来调整输送速度或者说轧制速度以及金属带长度范围内的感应的加热功率。如果浇铸过程再次稳定并且浇铸速度超过预先设定的最低值,那就类似于不连续 的运行再次返回切换到无头轧制模式中。通过无头轧制运行或者不连续的运行的任意的切换或者说调节,获得很高程度的 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代表着工艺可靠性的提高。这尤其在生产设备开始运转时适用。无头轧制模式在加工中并不普遍使用;批量运行主要在出现浇铸速度问题时或者 在引锭时使用。为了能量优化的目的可以规定,在速度高时并且在此在加热能量需求很小时在无头轧制模式中主要轧制更薄的或者难以生产的金属带并且在批量运行中轧制具有比临界 厚度大的厚度的金属带。生产方式的真正的组合优化了用于整个产品混合的CSP无头轧 制-批量-设备的能量平衡。通过所提出的设备的使用,可以进行相耦合的完全连续的浇铸_轧制-过程(无 头轧制)并且可选在批量模式中退耦地不连续地装入单个板坯。所述设备的结构十分节省 位置空间。与常规的CSP设备相比,仅仅产生大约一半的设备长度(大约250米)。相应地 所提出的设备允许更换工作辊,而不中断浇铸过程。关于所提出的设备的可能的运行方式应该说明以下几点1.轧机中的批量运行在浇铸过程开始时,在设备开始运转时,在出现一般浇铸问题时或者在碰到难以 浇铸的钢时,将浇铸速度调节得较低。在浇铸速度很低时,出于温度原因不可能以这种很低 的从浇铸设备到精轧机的金属流动来进行无头轧制或者无头轧制是不经济的。为减少能量 损失优选使用批量模式。在批量运行时,浇铸过程和精轧相应地退耦并且由此以不同的速 度(也就是金属流动)进行。在开始浇铸之后,首先清除引锭杆并且在板坯头部区域中给 薄板坯切头。在达到所期望的带卷重量之后在连铸机或者说粗轧机的后面在剪切机上为每 个板坯进行重复的切头处理。接下来以能够个别调节的轧制速度在精轧机中进行轧制并且 继续输送穿过冷却段并且最后进行卷绕。2.无头轧制运行(也就是说浇铸机和轧机相耦合)随着增加的浇铸速度并且依赖于有待轧制的最终厚度来切换到无头轧制模式中。 对于这种运行模式来说,使用卷取机之前的剪切机用于断开金属带。在薄板坯进入精轧机 中之前,对其进行感应加热,从而出现足够高的轧制温度并且在奥氏体的范围内进行轧制。 在随后的无头轧制时,通常也使用精轧机内部的感应加热装置并且用其支持精轧机之前的 感应加热装置。相反,在不连续地运行时或者在金属带头部上的引锭过程中,所述精轧机内 部的感应加热装置则远远地处于金属带的上面或者旁边的安全的等候位置中。3.在主动的浇铸过程中在精轧机中换辊在更换工作辊时或者在轧机中出现故障时,浇铸过程应该优选不中断或者不受干 扰。因此有意义的是,安装用于板坯的中间料台。为此在紧凑型CSP设备中在浇铸设备的 后面设置了一个很短的辊底式炉,在该辊底式炉中因工艺原因放置四块(或者说六块)板 坯。如尤其可以从图9到11中看出的一样,所述加热炉在其设计方案中构造为所提出的摆 渡车的形式。如可以从附图中看出的一样,沿输送方向先后布置了两个摆渡车组7’、7”,这两个 摆渡车组可以彼此无关地横向移动。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将前面的摆渡车组7’作为加热 炉部件固定地安装在浇铸机2或者说粗轧机4的后面。在这两个摆渡车组中总共比如放置 四块完整的或者一半的薄板坯。可选在很短的加热炉部件中设置存储方案。图2、4、6和8 到11中的用虚线画出的区域是用于摆渡车7、7’、7”的备用停车位置。也可以在轧制线的旁 边将板坯从摆渡车输送给摆渡车,从而可以个别地从其中一个摆渡车到另一个摆渡车将板 坯返回输送到轧制线中。这种布置方式在轧制中断之后(也就是说尤其在换辊时或者在出 现故障时)方便灵活地返回输送板坯。作为另外的可选的设计方案,作为第二摆渡车组也 可以设想并排布置两个以上的摆渡车部件或者步进式加热炉部件(比如三个或者四个),用于在总设备长度相同时提高存储能力。在图4中在很短的铸轧设备中选择了加热炉和摆渡车的状况,其中三个加热炉8 并排布置,由一部摆渡车7给这三个加热炉8装料。如果所述摆渡车(加热炉)是满的,比如因为轧制中断过程持续较长时间,那就可 以对辊道9上的板坯(参见图10和11)进行推送、存储、再加热并且后来又装入主输送线 6中并且进行轧制。一半板坯(也就是在换辊过程中的妥协产品)的存储对于很短的结构来说方便了 两根金属带之间的缝隙拉伸(Lilckenziehen),从而可以用摆渡车轻易地将板坯从输送线6 中移出来或者将其移入输送线6中。相反,所述两部摆渡车的总长在正常运行中允许给整 个板坯长度保温。在换辊的时间里,可选降低浇铸速度,用于提高缓冲时间。优选设置了一个具有摆动摆渡车或者横向摆渡车的单流浇铸设备,用于能够比如 在换辊过程中在摆渡车和/或平行布置的加热炉中存储薄板坯或者说变形的薄板坯。为进行换辊,事先将无头轧制运行切换到批量运行。在所述停放在主输送线6的旁边的摆渡车内部,也可以将板坯从一部摆渡车纵向 输送给另一部摆渡车(为此参见图4中沿带输送方向F的双箭头)。相应地通过所述发明建议得知这一点,即不仅可以利用无头铸轧工艺的优点而且 可以利用单个金属带轧制工艺的优点。尤其获得用于换辊的十分有利的解决方案。在此可以降低转换费用(轧制能量、加热能量),并且与CSP工艺相比可以将设备 的结构长度降低大约40%到50%。相应地也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所述无头轧制减少了精轧机中的开轧道次的数目,这尤其在轧制很薄的最终厚度 时是有利的。所浇铸的板坯比如穿过两个在线机架,在所述在线机架中将板坯减少到带钢 坯厚度,所述带钢坯厚度适合于用尽可能少的数目的精轧机架来生产最终产品。所述带钢坯温度可以在辊底式炉中保持在从在线机架中出来的温度的水平上。精 轧机之前以及可选精轧机内部的感应加热将所述带钢坯温度提高到必要的轧制温度。在精轧机前面和里面设置感应的加热系统,这样做的好处从在无头轧制法中只能 使用较低的轧制速度这个事实中获得。在此,在没有感应的加热系统的情况下温度损失大 于直到精轧机的尾部为遵守终轧温度所允许的温度损失。所提出的方法同样允许从CSP工艺中已知的单个金属带轧制。为此,将带钢坯用 摆动剪切机在在线机架之后剪断为所期望的长度。这允许制造大量的从冶金要求出发必须 以更低的浇铸速度来浇铸的钢制品。对于这些很低的浇铸速度来说,无头轧制工艺是不经 济的。所必需的用于遵守终轧温度的再加热功率太高。此外,对于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钢制 品来说取消无头轧制的优点,因为这些产品以普通的最终带钢厚度来生产。优选在精轧机中换辊时连续的浇铸运行应该不受干扰。出于这个原因,有必要安 装所提出的系统用于中间存放带钢坯,该系统一方面可以产生必需的缓冲时间,但是另一 方面带钢坯的质量没有受到不好的影响。带钢坯温度在长度和宽度范围内的均勻性是CSP 工艺的显著的特征并且对布置在后面的精轧工艺来说是大量优点的前提。辊底式炉对此 来说是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此辊底式炉基本上设计用于接纳大约四个一半的带钢坯长度, 所述辊底式炉通过带钢坯的横向移动和存放以所需要的换辊时间的长度来提供中间料台
11(Puffer)ο所说明的方案是单流连铸方案。可以将其扩展到双流连铸。在作为单流连铸机设 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设备组件的能力。这通常导致有利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在所提出的方案中典型的数据是处于60与100毫米之间的浇铸厚度、处于4米/ 分钟与8米/分钟之间的浇铸速度、处于25毫米与60毫米之间的带钢坯厚度以及处于1. 0 与16毫米之间的最终金属带厚度。附图标记列表1金属带2浇铸机3薄板坯3, 带钢坯4、5 轧机4 粗轧机5 精轧机6 主输送线7 摆渡车系统V 子系统7”子系统8 加热机构(感应加热装置或者辊底式炉)9 辊道10 保温坑/附加存储器11 带剪切机12 喷水除鳞装置13 加热炉(感应炉或者辊底式炉)14 带剪切机15 喷水除鳞装置16 冷却段17 卷取机18 带剪切机19 加热机构(感应加热)20 引锭杆清除装置 21 辊道盖板F 带输送方向
权利要求
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1)的方法,其中首先在浇铸机(2)中浇铸薄板坯(3),随后在至少一个轧机(4、5)中在利用浇铸过程的初热的情况下对所述薄板坯(3)进行轧制,其中在第一运行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浇铸机(2)与所述至少一个轧机(4、5)之间的直接耦合来连续地制造金属带(1)(无头轧制)并且其中在第二运行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浇铸机(2)从所述至少一个轧机(4、5)上的退耦来不连续地制造金属带(1)(批量运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带(1)的不连续的制造的过程中将沿带输送方向(F)在浇铸机(2)的后面浇铸的板坯(3)或者带钢坯(3’)从主输送线(6)中取出、加以存储并且后来又输送到主输送线(6)中,其中将所取出的板坯(3)或者带钢坯(3’)在返回输送到主输送线(6)中之前置于所期望的温度上或者保持在所期望的温度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轧机(4、5)中的换辊过程中在浇铸机(2)持续不断地运行时浇铸的板坯(3)或者 带钢坯(3’ )从主输送线(6)中取出来并且在后来的时刻又返回输送到主输送线(6)中。
3.尤其用于实施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的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1)的装 置,具有浇铸机(2)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浇铸机(2)后面的轧机(4、5),其中在所述浇铸 机(2)中首先浇铸薄板坯(3)并且在所述轧机(4、5)中在利用浇铸过程的初热的情况下对 所述薄板坯(3)进行轧制,其特征在于,沿带输送方向(F)在浇铸机(2)或者粗轧机(4)的后面布置了摆渡车系统(7),该摆渡 车系统(7)适合于将所浇铸的板坯(3)从主输送线(6)中移出来或者说将其移入主输送线 (6)中。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渡车系统(7)上或内布置了加热机构(8),用所述加热机构(8)可以将板坯 (3)置于所期望的温度上或者保持在所期望的温度上。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8)构造为感应加热装置并且/或者构造为被加热的辊底式炉。
6.按权利要求3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包括输送元件,用所述输送元件可以使板坯横向于带输送方向 (F)运动。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包括能够移动的小车。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是步进式输送元件。
9.按权利要求3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包括两个或者多个沿带输送方向(F)先后布置的子系统(7’、7”)。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的两个或者多个子系统(7’、7”)可以一起横向于带输送方向(F) 移动。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的两个或者多个子系统(7’、7”)可以彼此无关地横向于带输送方 向(F)移动。
12.按权利要求3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布置在浇铸机(2)与轧机(4、5)之间。
13.按权利要求3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布置在粗轧机或粗轧机架(4)与精轧机(5)之间。
14.按权利要求9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设置了机构,利用所述机构可以在所述摆渡车系统(7)的内部沿带输送方向(F)或者 反向于带输送方向(F)从一个子系统(7’、7”)到另一个子系统来纵向输送板坯(3)或者带 钢坯(3’)。
15.按权利要求3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系统(7)可以与辊道(9、21)相连接以用于存储板坯(3)或者带钢坯(3’)。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9、21)设有绝热件。
17.按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道(9)与摆渡车系统(7)之间布置了加热机构(8)。
18.按权利要求15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道(9)的旁边布置了至少一个附加存储器以用于存储板坯(3)或者带钢坯 (3,)。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存储器构造为保温坑(10)。
20.按权利要求3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带输送方向(F)在所述摆渡车系统(7)的 前面布置了带剪切机(11)。
21.按权利要求3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渡车系统(7)之前和之后布置了感应加热装置和/或辊底式炉(1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1)的方法,其中首先在浇铸机(2)中浇铸薄板坯(3),随后在至少一个轧机(4、5)中在利用浇铸过程的初热的情况下对所述薄板坯进行轧制,其中在第一运行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浇铸机(2)与所述至少一个轧机(4、5)之间的直接耦合来连续地制造金属带(1)(无头轧制)并且其中在第二运行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浇铸机(2)从所述至少一个轧机(4、5)上的退耦来不连续地制造金属带(1)(批量运行)。为了提高设备的灵活性,本发明按照方法提出,在所述金属带(1)的不连续的制造的过程中将沿带输送方向(F)在浇铸机(2)的后面浇铸的板坯(3)或者带钢坯(3’)从主输送线(6)中取出、加以存储并且后来又输送到主输送线(6)中,其中将所取出的板坯(3)或者带钢坯(3’)在返回输送到主输送线(6)中之前置于所期望的温度上或者保持在所期望的温度上。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铸轧来制造金属带(1)的装置。
文档编号B22D11/12GK101848780SQ200880104253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C·克莱因, D·罗森萨尔, J·塞德尔, S·克拉默, W·-D·哈肯伯格 申请人: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