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25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属于铝合金半连续 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冷式半连续铸造是目前生产铝合金圆锭和扁锭的主要方式,结晶器是铝合金半 连续铸造的核心工装之一。生产过程中,铝液在结晶器中约束成形,随引锭头下移,然后结 晶器中冷却水以一定角度喷射到凝壳上彻底冷却铸锭。冷却水以不同角度喷射到铸锭,产 生的冷却效果也不同,一般结晶器中冷却水与铸锭中心线成15° 30°时,喷射到铸锭表 面的冷却效果较强。铝合金半连铸生产中,不同品种铝合金铸造工艺特性也不同,低合金含量的铝合 金铸造往往采用较高的冷却强度,以提高铸造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高合金含量的铝合 金铸造则采用较低的冷却强度,并降低铸造速度,以降低铸造过程中铸锭产生的内应力从 而提高铸造成功率。长期以来,单个结晶器中冷却水喷射到铸锭的角度是不可变的,调整冷 却强度往往是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水压来实现,其调整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 水角度的结晶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本体 上,所述本体设置有冷却水腔,特点是所述冷却水腔的前后轧面分别安装有轧面冷却管 道,轧面冷却管道与轧面冷却水腔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腔的左右窄面分别安装有窄面冷却 管道,窄面冷却管道与窄面冷却水腔相连通,所述本体底面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固定块, 所述前后轧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块与其相对应的 固定块活动连接,使得轧面冷却管道和窄面冷却管道可沿铸锭见水点转动,达到改变冷却 水喷射角度的目的;所述前后轧面冷却管道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上均分布有冷却水孔。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其中,所述前后轧面冷 却管道的两端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的一端密封连接,滑动块的另一端 设有扇形凸台,扇面凸台装配于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的扇形凹槽中。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其中,所述冷却水孔 的孔径为# 2 4mm,孔间距为7 11mm。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①本实用新型在结晶器本体下方增设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与本体水腔用软管连 通,在冷却管道上设计冷却水孔,使冷却水孔与结晶器本体水腔分离;②独特设计了固定块和滑动块,固定块安装于结晶器本体四个角部,滑动块与冷却管道端头相连,一端密封冷却管道,另一端与固定块配合,滑动块端头有一扇形凸台,装 配于固定块扇形凹槽中,使得冷却管道可以绕铸锭见水点转动,从而达到改变冷却水喷射 角度的目的;③冷却水孔设计在本体下方的冷却管道上,冷却管道通过滑动块在固定块中转 动,使得结晶器冷却水孔喷射角度可在20 70°范围内变化。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权利要求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本体上,所述本体设置有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腔的前后轧面分别安装有轧面冷却管道,轧面冷却管道与轧面冷却水腔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腔的左右窄面分别安装有窄面冷却管道,窄面冷却管道与窄面冷却水腔相连通,所述本体底面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前后轧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块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前后轧面冷却管道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上均分布有冷却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前后轧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的一端密封连接,滑动 块的另一端设有扇面凸台,扇面凸台装配于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的扇形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却水孔的孔径为# 2 4mm,孔间距为7 1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铸造用可调冷却水角度的结晶器,上盖连接于本体上,本体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的前后轧面分别安装有轧面冷却管道,轧面冷却管道与轧面冷却水腔相连通,冷却水腔的左右窄面分别安装有窄面冷却管道,窄面冷却管道与窄面冷却水腔相连通,本体底面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固定块,前后轧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块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活动连接,前后轧面冷却管道和左右窄面冷却管道上均分布有冷却水孔。在结晶器本体下方增设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上设计冷却水孔,使冷却水孔与结晶器本体水腔分离;固定块与滑动块结构,使得冷却管道可以沿铸锭见水点转动,达到改变冷却水喷射角度的目的。
文档编号B22D11/055GK201702335SQ20102021735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刘金炎, 李新涛, 王家淳, 薛冠霞, 郭世杰 申请人: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