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17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夹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装夹铸造冰 箱、空调压缩机电机用的电机转子的离心模具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子一般由铁芯和包裹在铁芯两端以及铁芯侧 部槽内的铝或铜材料。可以看出,铁芯和其上的铝件或铜件是分两道工序加工的。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制好的铁芯装于模具中,然后将熔融的铝或铜通过高压或低 压压铸注入模具中。待铝或铜冷却成型后,将其由模具中取出即可。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制 得的电机转子致密度低,并且在铝件或铜件中具有气孔或裂纹。这样导致电机的效率低,同 时电机转子的转动平衡性差。浇铸后模具转动就能使铝液或铜液顺畅的进入模具的各个部分,从而得到高品质 的成品。但是,先后的模具通常是采用重力浇铸,浇铸过程中模具是不会转动的。因此,现 有模具在浇铸过程中均存在着成品率低,铸件密度低的缺点。同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使模具产品转 动、操作简便的一种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 离心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扣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固 定定位件的定位腔,且在上模板上具有与定位腔相通的浇口,本装置包括一个机架,其特征 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位于机架下部且与能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部分 一相连,传动轴的上端伸出机架且与下模板固连,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能驱动上模板上下 移动的动力部分二。上模板与下模板扣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若干个均布的成型腔,将定位有电机铁芯 的定位件装于成型腔处。铝液或铜液注入定位件后,动力部分一驱动传动轴转动的同时,带 动扣合在一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一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铝液或铜液能充分填充在定位件 内。待铁芯外侧的铝件或铜件冷却成型后,动力部分二动作带动上模板一同上移,使 得上模板与下模板分离,方便定位件取出。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上模板上部固连有上顶板,上顶板 与上模板之间设有轴承一,所述的动力部分二为气缸或油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上述的上顶 板固连。气缸运作时活塞杆伸缩,当活塞杆带动上顶板移动后,就能使上模板一同上移,达 到将上模板与下模板分离的目的。同时,在轴承一的作用下使得上模板能相对于上顶板自
由转动。[0011]当然,动力部分二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式结构,当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时,与齿轮 相啮合的齿条就能上下移动。移动后齿条就能带动上模板移动。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气缸的数量为四个,且这四个汽缸位 于传动轴的四侧。由于四个汽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在上顶板的四侧,因此,四个汽缸能稳定的驱动 上模板上下移动。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活塞杆上还固连有下顶板,所述的 下模板下部设有与定位腔相通的顶杆孔,顶杆孔内装有顶杆,且当上模板与下模板扣合时 上述顶杆的上端位于顶杆孔位,顶杆下端抵靠在上述的下顶板上。活塞杆移动过程中下顶板能随着一同移动。上移后的下顶板顶压顶杆下部,使顶 杆上部能伸出下模板并位于定位腔内。从而将位于定位腔中的定位件顶出。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顶杆的数量为2-4根。通过多根顶杆 能稳定的将定位件顶出定位腔。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上顶板上具有与上模板上浇口相通 的通孔。铝液或铜液能直接注入通孔处,然后铝液或铜液再进入浇口内,最后进入定位件 内。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机架上固连有套筒,套筒套在传动 轴上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轴承二。在套筒和轴承二作用下不仅能将传动轴定位,而且还能使传动轴相对于机架顺畅 转动。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轴承二的数量为两个,且这两个轴 承二分别位于套筒的两端口处。这样的结构使得传动轴能更加顺畅的转动。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传动轴上外侧具有凸出的挡沿,所 述的传动轴上套有底盘且底盘与传动轴通过键连接,底盘抵靠挡沿上且上述的下模板与底 盘固连。通过挡沿限制底盘轴向传动,通过键使得底盘与传动轴径向固定,同时上述的下 模板又是固连在底盘上的。也就是说,通过底盘使得下模板与传动轴间接的固连在一起。在上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所述的动力部分一为电机、传动带和传动 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且这两个传动轮分别固连在传动轴下端和电机的转轴上,上 述的传动带套在两个传动轮上。电机运转过程中带动其中一个传动轮转动,套在两个传动 轮上的传动带就能带动上述的传动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通过气缸能驱动上模板和下模板扣 合在一起,脱模时不仅能将上模板和下模板分离,还能将位于成型腔处的定位件顶出。可以 看出,它合模和拆模过程都比较简便。同时,当传动轴带动上、下模板扣合在一起且快速转动时,被定位定位件随着转 动,铝液或铜液能快速充分地填充在定位件中,从而得到高成品率、铸件密度高的成品。
图1是本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离心模具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中下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板;la、浇口 ;2、下模板;2a、顶杆孔;3、定位腔;4、机架;5、传动轴; 5a、挡沿;6、套筒;7、轴承二 ;8、底盘;9、上顶板;9a、通孔;10、汽缸;10a、活塞杆;11、下顶 板;12、顶杆;13、轴承一 ;14、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离心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 1与下模板2扣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定位件的定位腔3,在上模板1上具有与定位 腔3相通的浇口 la。如图1和图3所示,本装置就是用于装夹上述模具的,本装置包括一个机架4,在机 架4上设有一根传动轴5,传动轴5的下端位于机架4下部且与能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部分一 相连。本实施例中,动力部分一为电机、传动带和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且这两 个传动轮分别固连在传动轴5下端和电机的转轴上,上述的传动带套在两个传动轮上。机架4上固连有套筒6,套筒6套在传动轴5上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轴承二 7。轴承 二 7的数量为两个,且这两个轴承二 7分别位于套筒6的两端口处。传动轴5的上端伸出机架4且与下模板2固连,机架4上还设有能驱动上模板1 上下移动的动力部分二。传动轴5上外侧具有凸出的挡沿5a,传动轴5上套有底盘8且底 盘8与传动轴5通过键连接,底盘8抵靠挡沿5a上且下模板2与底盘8固连。上模板1上部固连有上顶板9,上顶板9与上模板1之间设有轴承一 13,所述的动 力部分二为汽缸10,汽缸10的活塞杆IOa与上述的上顶板9固连。上顶板9上具有与上模 板1上浇口 Ia相通的通孔9a。本实施例中,汽缸10的数量为四个,且这四个汽缸10位于 传动轴5的四侧。活塞杆IOa上还固连有下顶板11,下模板2下部设有与定位腔3相通的顶杆孔2a, 顶杆孔2a内装有顶杆12,且当上模板1与下模板2扣合时顶杆12的上端位于顶杆孔2a 内,顶杆12下端抵靠在上述的下顶板11上。本实施例中,每个定位腔3处均具有两个顶杆 孔2a,也就是说每个定位腔3对应两根顶杆12。将定位有电机转子铁芯的定位件14装于下模板2上的定位腔3处,然后动力部分 二动作使得上模板1与下模板2扣合,同时顶杆12上端缩入顶杆孔2a内。上模板1与下 模板2扣合后,将上模板1与下模板2锁合在一起。然后将铝液或铜液注入通孔9a内,铝 液或铜液依次经通孔9a、浇口 Ia进入定位件14内,也就是说上述的铝液或铜液填充于铁芯 外侧。然后动力部分一驱动传动轴5转动,扣合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 —同转动,定位件 14由于处于非中心位置,受到离心作用力使得铝液或铜液能充分填充于铁芯外侧。需要取出定位件14时,动力部分二同时驱动上述的上顶板9和下顶板11上移。上 顶板9上移后带动上模板1上移使上、下模板分离,下顶板11上移后顶压顶杆12,使顶杆12 上端伸入定位腔3中将定位件14由定位腔3中顶出。也就是说,能方便地取出定位件14。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离心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与下模板(2)扣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定位件(14)的定位腔(3),且在上模板(1)上具有与定位腔(3)相通的浇口(1a),本装置包括一个机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上设有传动轴(5),传动轴(5)的下端位于机架(4)下部且与能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部分一相连,传动轴(5)的上端伸出机架(4)且与下模板(2)固连,所述的机架(4)上还设有能驱动上模板(1)上下移动的动力部分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1)上 部固连有上顶板(9),上顶板(9)与上模板(1)之间设有轴承一(13),所述的动力部分二为 气缸或油缸,气缸的活塞杆(IOa)与上述的上顶板(9)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的数量 为四个,且这四个汽缸(10)位于传动轴(5)的四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IOa) 上还固连有下顶板(11),所述的下模板(2)下部设有与定位腔(3)相通的顶杆(12)孔 (2a),顶杆(12)孔(2a)内装有顶杆(12),且当上模板(1)与下模板(2)扣合时上述顶杆 (12)的上端位于顶杆(12)孔(2a)位,顶杆(12)下端抵靠在上述的下顶板(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的数 量为2-4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顶板(9)上具有与上模板(1)上浇口(Ia)相通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4)上固连有套筒(6a),套筒(6a)套在传动轴(5)上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轴承二 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二(7)的 数量为两个,且这两个轴承二(7)分别位于套筒(6a)的两端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轴(5)上外侧具有凸出的挡沿(5a),所述的传动轴(5)上套有底盘(8)且底盘 (8)与传动轴(5)通过键连接,底盘(8)抵靠挡沿(5a)上且上述的下模板(2)与底盘(8) 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动力部分一为电机、传动带和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且这两个传动轮分 别固连在传动轴(5)下端和电机的转轴上,上述的传动带套在两个传动轮上。电机运转过 程中带动其中一个传动轮转动,套在两个传动轮上的传动带就能带动上述的传动轴(5)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夹离心模具的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浇铸过程中均存在着成品率低,铸件密度低的缺点。离心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扣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定位件的定位腔,且在上模板上具有与定位腔相通的浇口,本装置包括一个机架,机架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位于机架下部且与能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部分一相连,传动轴的上端伸出机架且与下模板固连,机架上还设有能驱动上模板上下移动的动力部分二。本装置合模和拆模过程简便,铸件成品率、密度高。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1768891SQ20102050093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黄光荣 申请人:浙江华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