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轨滚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轨滚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自动化设备需要实现直线运动的场合,一般情况装配有导轨滚轮,为了实现导轨滚轮在圆形导轨上平稳运行,要求圆形导轨与导轨滚轮有二个合理的接触点,一种方法是把导轨滚轮外圈形状设计为桃形沟槽,加工桃形沟槽的方法,现有技术是利用现成的《轴承内圈沟道磨床》,将《轴承内圈沟道磨床》上的修整器改装为价格昂贵的“金刚滚轮”来加工,“金刚滚轮”在修整砂轮时,自身的旋转是由电动机带动的,所述的“金刚滚轮”的位置是在沿砂轮轴线方向,而且是固定不动的,“金刚滚轮”在沿砂轮的径向方向上的每一次修整,会移动一个预先设定的进给量,由“金刚滚轮”的外形轮廓在砂轮上留下相反的形状,再用成形的砂轮对导轨滚轮外圈进行切入磨削,使外圈得到所需的形状,但加工每一个规格的桃形沟槽都需配套一个相应的“金刚滚轮”,加工成本很高,而且经“金刚滚轮”修整后的砂轮切削力不足,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导轨滚轮外圈形状加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方便,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的优点。本发明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在一台《轴承内圈沟道磨床》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原有磨床单点金刚笔是有砂轮修整器带动,砂轮修整器旋转是有油缸驱动,本发明是在砂轮修整 器的旋转中心下方加装一个沿砂轮轴线方向运动的导轨滑台,在导轨滑台上装上一个直线油缸和两个接近开关,所述的直线油缸带有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两个接近开关用于判断砂轮修整器移动是否到位,当砂轮修整器移动到接近开关发讯范围内时,接近开关就能够向磨床的PLC系统发出信号,同时在磨床的PLC系统内的砂轮修整的子模块内增加设计对直线油缸的运动指令。经过上述的改造,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轴承内圈沟道磨床》实现对导轨滚轮外圈桃形沟槽的自动加工,整个工作过程如
下:砂轮修整器开始顺时针修整砂轮-----修整结束后PLC系统发指令——直线油缸工
作——导轨滑台带动砂轮修整器沿砂轮轴线方向产生一个位移一一移动到位时(即是移动到一个接近开关发讯位置上)由接近开关向PLC系统发出移动到位的信号——PLC系统收到信号后发出砂轮修整器开始逆时针修整砂轮的指令——砂轮修整器进行逆时
针修整砂轮一一当工作完成时PLC又发指令-----直线油缸工作-----导轨滑台带动砂
轮修整器向原始位置返回移动-------移动到位时(即是移动到另一个接近开关发讯位置
上)由接近开关向PLC系统发出信号,再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反复工作,由砂轮修整器带动的单点金刚笔,在砂轮上修整出两个不同圆心的圆弧,再用这个修整出圆弧的砂轮对轴承外圈进行切入磨削,使外圈桃形沟槽加工成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轴承沟道磨床进行上述改造后,省却了采购昂贵的“金刚滚轮”的费用,实现在常规《轴承内圈沟道磨床》上自动加工外圈的桃形沟槽,且加工效率,加工精度都得到保障。
图1是本发明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正面示意图,图2是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是:在一台《轴承内圈沟道磨床》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原有磨床的单点金刚笔I是有砂轮修整器2带动,砂轮修整器2旋转是有油缸驱动,本发明是在砂轮修整器2的旋转中心下方加装一个沿砂轮轴线方向运动的导轨滑台3,在导轨滑台3上装上一个直线油缸4、一个接近开关5和接近开关6,所述的直线油缸4带有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接近开关5和接近开关6用于判断砂轮修整器2移动是否到位,当砂轮修整器2移动到接近开关5或接近开关6的发讯范围内时,接近开关5或接近开关6就能够向磨床的PLC系统发出信号,同时在磨床的PLC系统内的砂轮修整的子模块内增加设计对直线油缸的运动指令。经过上述的改造,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轴承内圈沟道磨床》实现对导轨滚轮外圈桃形沟槽的自动加工,整个工作过程如下:砂轮修整器2开始顺时针修整砂
轮-----修整结束后PLC系统发指令一一直线油缸4工作-----导轨滑台3带动砂轮修
整器2沿砂轮轴线方向产生一个位移一一移动到位时(即是移动到接近开关5发讯位置
上)由接近开关5向PLC系统发出移动到位的信号------PLC系统收到信号后发出砂轮修
整器2开始逆时针修整砂轮的指令-----砂轮修整器2进行逆时针修整砂轮——当工作
完成时PLC又发指令-----直线油缸4工作-----导轨滑台3带动砂轮修整器2向原始位
置返回移动--------移动到位时(即是移动到接近开关6发讯位置上)由接近开关6向
PLC系统发出信号,再进入下一个工作 循环,如此反复工作,砂轮修整器2带动的单点金刚笔I在砂轮上修整出两个不同圆心的圆弧,再用这个修整出圆弧的砂轮对轴承外圈进行切入磨削,使外圈桃形沟槽加工成功。
权利要求
1.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是在一台《轴承内圈沟道磨床》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原有磨床单点金刚笔是有砂轮修整器带动,砂轮修整器旋转是有油缸驱动,其特征在于:在砂轮修整器的旋转中心下方加装一个沿砂轮轴线方向运动的导轨滑台,在导轨滑台上装上一个直线油缸和两个接近开关,所述的直线油缸带有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两个接近开关用于判断砂轮修整器移动是否到位,当砂轮修整器移动到接近开关发讯范围内时,接近开关就能够向磨床的PLC系统发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在磨床的PLC系统内的砂轮修整的子模块内增加设计对直线油缸的运动指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导轨滚轮外圈形状的加工方法是在一台《轴承内圈沟道磨床》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在磨床“砂轮修整器”的旋转中心下方加装一个沿砂轮轴线方向运动的导轨滑台,在导轨滑台上装上直线油缸一个和接近开关两个,所述的直线油缸带有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两个接近开关用于判断“砂轮修整器”移动是否到位,同时在磨床的PLC系统内的砂轮修整的子模块内增加设计对直线油缸的运动指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轴承沟道磨床进行上述改造后,省却了采购昂贵的“金刚滚轮”的费用,实现在常规《轴承内圈沟道磨床》上自动加工外圈的桃形沟槽,且加工效率,加工精度都得到保障。
文档编号B24B49/18GK103084978SQ2011103485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方浩旭, 叶勤俭 申请人:易通实业(宁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