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585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
背景技术
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传统的磷酸盐转化和铬酸盐钝化表面处理技术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处理过程中排出的废液中含有锌、锰、镍、铬等重金属离子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技术由于不涉及危害环境的物质,生产工艺能耗低、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被认为有望取代磷酸盐转化处理和铬酸盐钝化处理,是金属表面单独防护最新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采用硅烷化处理剂处理金属工件,在表面形成多酸膜层,该膜层具有附着力强,无空洞、裂陷,致密均勻,极化电流密度小的特点, 且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硅烷偶联剂KBM403 13-50g 植酸l_3g
三乙醇胺1. 5-9g
钼酸钠0. 2-0. 4g
硅酸钠3-8g
乙醇95-105g
余量为水。所述的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硅烷偶联剂KBM403 20g 植酸2g
三乙醇胺5g
钼酸钠0. 3g
硅酸钠5g
乙醇IOOg
余量为水。配制过程如下
1)、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勻,配制成浓度为10%乙醇溶液,然后将硅烷偶联剂KBM403加入其中,用冰乙酸、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10,搅拌水解至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溶液A;
2)、将植酸与三乙醇胺按配方比例混合,于40-50°C条件下恒温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溶液B ;
3)、硅酸钠与钼酸钠按配方比例混合,在酸性条件下恒温80-90°C反应,得到溶液C;
4)将溶液A、B、C三种溶液混合,用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10,恒温50-60°C反应,即得到本发明的处理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用本发明的处理剂处金属工件,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膜层具有以下性质
(1)膜层的附着力强在配制时首先植酸与三乙醇胺缩合反应生成醇胺植酸酯,钼酸盐与硅酸盐反应生成的硅钼杂多酸,然后醇胺植酸酯与硅钼杂多酸形成醇胺植酸酯-硅钼杂多酸膜层,所得的醇胺植酸酯-硅钼杂多酸膜层与金属基体的附着力强;
(2)本醇胺植酸酯-硅钼杂多酸膜层致密均勻,克服了传统硅烷化处理膜层存在的孔洞、裂隙等缺陷,该膜层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的硅烷化处理膜层存在的孔洞、裂隙等缺陷, 增强了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
(3)该膜层极化电流密度较小,具有很强的绝缘性;
(4)该膜层增强了后期涂装漆膜与金属机体的附着力;
(5)本发明的生产和处理过程环保,无污染。因此该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现有金属表面预处理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金属表面预处理,替代磷化、发黑技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硅烷偶联剂KBM403 15g 植酸Ig
三乙醇胺2. Og
钼酸钠0. 2 g
硅酸钠3 g
乙醇95g
余量为水。配制过程如下
1)、用去离子水稀释无水乙醇至浓度为10%,然后将配方比例的硅烷偶联剂KBM403加入其中充分搅拌,用冰乙酸、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10,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溶液A ;
2)、将植酸与三乙醇胺按配方比例混合,于40-50°C条件下恒温反应35min,得到溶液
B ;
3)、硅酸钠与钼酸钠按配方比例混合,在酸性条件下恒温80-90°C反应25min,得到溶液C ;
4)将A、B、C三种溶液混合,用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10,恒温50-60°C反应 40min,即得到本发明的处理剂。实施例2
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硅烷偶联剂KBM403 20g 植酸2g
三乙醇胺5g
钼酸钠0. 3g
硅酸钠5g
乙醇IOOg
余量为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硅烷偶联剂KBM403 13-50g 植酸l_3g
三乙醇胺1. 5-9g
钼酸钠0. 2-0. 4g
硅酸钠3-8g
乙醇95-105g
余量为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用本发明的金属表面硅烷化防护处理剂各项性能指标对比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硅烷偶联剂KBM403 13-50g 植酸1-3 g三乙醇胺1. 5-9 g钼酸钠0. 2-0. 4 g硅酸钠3-8 g乙醇95-105 g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硅烷偶联剂KBM403 20g 植酸2g三乙醇胺5g钼酸钠0. 3g硅酸钠5g乙醇IOOg余量为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剂,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硅烷偶联剂KBM40313-50g、植酸1-3g、三乙醇胺1.5-9g、钼酸钠0.2-0.4g、硅酸钠3-8g、乙醇95-105g、余量为水。用本发明的处理剂处金属工件,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膜层具有附着力强,致密均匀,极化电流密度小的特点,改善了现有金属表面预处理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金属表面预处理,替代磷化、发黑技术。同时生产、使用过程中环保无污染。
文档编号C23C22/68GK102534602SQ2011104474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丁宁, 丁旬, 刘传让, 庞志成, 徐大力, 朱泽光, 陈云帮 申请人:蚌埠市钰诚五金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