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式研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03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扶式研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手扶式研磨抛光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由于由电机输出轴直接带动一个磨盘转动,磨盘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通过手柄直接施加于操作者,如果长时间的使用使得操作者倍感吃力,通常情况下操作者使用2小时左右就需要更换操作者。而且由于单个圆盘产生的离心力较大, 导致传统的研磨抛光机的尺寸通常只能做到17’ (430mm),更大尺寸的机器操作者根本在操作时控制机器非常困难,大大影响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内外磨盘相对转动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的技术方案,可显著减轻操作者的施工强度,增大操作盘的尺寸,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由于采用内外盘相对转动的结构,使得研磨抛光的效果相对于传统单个操作盘单向转动的机器施工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包括底座及与其配合连接的电动机、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主动齿轮与一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每个从动齿轮分别通过平键与小齿轮配合连接,各个小齿轮下部同时与大齿轮、内齿圈啮合传动,内齿圈与下轴承座固定连接,下轴承座底部连接设置外磨盘,大齿轮底部连接设置内磨盘。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个数为两个、三个或四个, 小齿轮个数相应为两个、三个或四个。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连接设置上轴承座,上轴承座通过轴承座连接套与中轴承座配合连接,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配合设置在上轴承座、中轴承座上,内齿圈配合设置在中轴承座上,大齿轮配合设置在下轴承座上。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大齿轮之间配合设置隔套。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上配合设置水箱。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上设置把手、手柄调节开关、停车开关,底座通过行走轮支架连接设置行走轮。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由手柄内杆、手柄外杆滑动配合构成,手柄内杆、手柄外杆通过设置手柄锁紧套)锁紧配合。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配合设置防尘圈。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连接设置行走轮支架,手柄外杆通过连接头、手柄调节支架与行走轮支架活动连接。上述手扶式研磨抛光机,采用了内外磨盘相对转动的结构,同时内外磨盘的转动速度有差异,使得内外磨盘产生的离心力相互抵消,显著提高了研磨效果和研磨效率,减轻了操作者的施工强度,操作者可以长时间操作机器;可以设计生产大尺寸的研磨抛光机,由传统的17 (430mm)加大到23’ 580mm),增大了单台机器的研磨面积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操作者使用强度的减轻,女士也可以操作清洁家庭的各种地坪,如客厅、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地面,研磨抛光机可以从特殊的工业用途进入家庭用途,使用安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机、2-底座、3-外磨盘、4-内磨盘、5-轴承座连接套、6-上轴承座、 7-从动齿轮、8-内齿圈、9-小齿轮、10-下轴承座、11-主动齿轮、12-隔套、13-大齿轮、 14-中轴承座、15-操作手柄、15a-手柄外杆、1 -手柄锁紧套、15c_手柄内杆、16-防尘圈、 17-行走轮支架、18-行走轮、19-手柄调节支架、20-连接头、21-水箱、22-手柄调节开关、 23-把手、24-停车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包括底座2及与其配合连接的电动机1、操作手柄15,底座2内设置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安装在电动机1输出轴上,主动齿轮11 与一组从动齿轮7啮合传动,每个从动齿轮7分别通过平键与小齿轮9配合连接,各个小齿轮9下部同时与大齿轮13、内齿圈8啮合传动,内齿圈8直接用螺栓与下轴承座10固定连接,下轴承座10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外磨盘3,大齿轮13底部通过螺栓直接连接设置内磨盘4,底座2上配合设置防尘圈16。所述从动齿轮7的个数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小齿轮 9个数相应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从动齿轮7和小齿轮9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底座2内连接设置上轴承座6,上轴承座6通过轴承座连接套5与中轴承座14配合连接,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7、小齿轮9配合设置在上轴承座6、中轴承座14上,内齿圈8配合设置在中轴承座14上,大齿轮13配合设置在下轴承座10上,主动齿轮11、大齿轮13之间配合设置隔套12。电动机1转动时主动齿轮11转动;主动齿轮11转动时,与其啮合传动的一组从动齿轮7转动;每个从动齿轮7分别通过平键与小齿轮9配合连接,当从动齿轮7转动时,通过平键与其连接的小齿轮9 一起转动;因为各个小齿轮9下部同时与大齿轮13、内齿圈8啮合传动,当各个小齿轮9同时转动时,大齿轮13、内齿圈8也一起转动,大齿轮13、内齿圈8 转动方向正好相反;因为内齿圈8与下轴承座10固定连接,下轴承座10与外磨盘3固定连接,因此内齿圈8转动时带动外磨盘3 —起转动;因为大齿轮13与内磨盘4固定连接,大齿轮13转动时内磨盘4 一起转动。操作手柄15上配合设置水箱21,水箱21中的水通过水管对外磨盘3、内磨盘4进行加湿防尘和润滑降温。操作手柄15上设置把手23、手柄调节开关22、停车开关对,底座 2通过行走轮支架17连接设置行走轮18。操作手柄15由手柄内杆15c、手柄外杆1 滑动配合构成,手柄内杆15c、手柄外杆1 通过设置手柄锁紧套1 锁紧配合。当操作者将手柄锁紧套1 松开时手柄内杆15c可以在手柄外杆15a内上下移动,起到上下调节操作手柄15高度的作用。当手柄锁紧套1 旋紧后,操作手柄15的高度固定。底座2上连接设置行走轮支架17,手柄外杆1 通过连接头20、手柄调节支架19与行走轮支架17活动连接,所以操作者也可以上下转动手柄调节支架19来调节操作手柄15的角度。通过上述结构,操作者可以在长度和高度两个方向调节操作手柄15达到最佳的操作舒适度。 由于外磨盘3、内磨盘4的直径不同,导致产生的离心力也不同,通过齿轮速比的变化,来保证内磨盘4转速为270RPM和外磨盘3转速为175RPM,从而使得外磨盘3和内磨盘4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相互抵消,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外磨盘3、内磨盘4的转速和直径大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设计生产大尺寸的研磨抛光机,由传统的17 (430mm)加大到23’ 580mm),增大了单台机器的研磨面积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操作者使用强度的减轻,女士也可以操作清洁家庭的各种地坪,如客厅、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地面,研磨抛光机可以从特殊的工业用途进入家庭用途,使用安全、方便。
权利要求1.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包括底座(2)及与其配合连接的电动机(1)、操作手柄(15),其特征在于底座(2)内设置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安装在电动机(1)输出轴上,主动齿轮(11)与一组从动齿轮(7)啮合传动,每个从动齿轮(7)分别通过平键与小齿轮(9)配合连接,各个小齿轮(9)下部同时与大齿轮(13)、内齿圈(8)啮合传动,内齿圈(8)与下轴承座 (10)固定连接,下轴承座(10)底部连接设置外磨盘(3),大齿轮(13)底部连接设置内磨盘 (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7)的个数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小齿轮(9)个数相应为两个、三个或四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2)内连接设置上轴承座 (6),上轴承座(6)通过轴承座连接套(5)与中轴承座(14)配合连接,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7)、小齿轮(9)配合设置在上轴承座(6)、中轴承座(14)上,内齿圈(8)配合设置在中轴承座(14 )上,大齿轮(13 )配合设置在下轴承座(10 )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11)、大齿轮(13)之间配合设置隔套(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15)上配合设置水箱 (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15)上设置把手 (23)、手柄调节开关(22)、停车开关(24),底座(2)通过行走轮支架(17)连接设置行走轮 (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15)由手柄内杆 (15c)、手柄外杆(15a)滑动配合构成,手柄内杆(15c)、手柄外杆(15a)通过设置手柄锁紧套(15b)锁紧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2)上配合设置防尘圈 (1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底座(2)上连接设置行走轮支架(17),手柄外杆(1 )通过连接头(20)、手柄调节支架(19)与行走轮支架(17)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手扶式研磨抛光机,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及与其配合连接的电动机、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主动齿轮与一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每个从动齿轮分别通过平键与小齿轮配合连接,各个小齿轮下部同时与大齿轮、内齿圈啮合传动,内齿圈与下轴承座固定连接,下轴承座底部连接设置外磨盘,大齿轮底部连接设置内磨盘。上述手扶式研磨抛光机,采用了内外磨盘相对转动的结构,同时内外磨盘的转动速度有差异,使得内外磨盘产生的离心力相互抵消,显著提高了研磨效果和研磨效率,减轻了操作者的施工强度,增大了单台机器的研磨面积大,使用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B24B7/18GK202097623SQ2011200973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何丽君 申请人:杭州祺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