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消除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无氧化水印缺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企业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技木,具体涉及ー种消除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无氧化水印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无氧化炉段因其升温快、可提高磁性能而在硅钢连续退火线上广泛应用。无取向硅钢连续退火机组均使用NOF (无氧化炉)炉段,但在生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过程中,出现无氧化水印的缺陷。为了克服这ー缺点,避免在NOF炉段产生的水印缺陷,目前国内各硅钢生产企业成功应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将无氧化炉段改造为辐射管隔焰加热炉段(RTF)(备注具有NOF炉段的连续退火线仅生产50W470以下中低牌号硅钢)。该方法设备改造投资大,周期长,短期效益损失大。⑵减小水冷辊的水流量。仅靠该法不能彻底消除无氧化水印缺陷,且较难调整到合适的水流量(既减少无氧化缺陷同时保证水冷辊的正常冷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设备、技术的局限性,生产出表面光洁、没有无氧化炉段水印缺陷且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硅钢产品,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无氧化水印缺陷的方法。无氧化水印缺陷形成机理硅钢尤其高牌号硅钢,硅含量高,在氧化气氛(含有02、 CO2, H2O等)气氛中极易氧化,因为硅比铁更容易氧化,而且硅的氧化反应是不可逆的。NOF 炉一般采用的空燃比< 1,煤气没有充分燃烧,炉内的气氛中既有还原性气体又有氧化性气体。在这种高温气氛中发生内氧化还是外氧化,决定于氧原子通量的大小。如果氧原子的通量大于Si的原子通量,氧原子渗入基体金属内将发生内氧化。在上述无氧化燃烧状态下, Si比!^更易氧化,在选择氧化作用下,其氧化方式将以内氧化为主。通过内氧化形核和长大过程逐渐发展。当内氧化达到一定极限浓度吋,就向外扩展形成一个连续的SiO2膜,使内氧化终止。钢板表面形成!^eO *Si02膜的地方与未形成的地方颜色不一致,便成为表面缺陷。 因此种缺陷是冷凝水附着在带钢表面形成的,故称作无氧化水印缺陷。(1)硅钢退火炉PH+N0F段共有6段,其中PH段,NOF段5段,炉长42.加。(2)无氧化采用明火燃烧,直接加热带钢。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占20— 30%、氢气 H2 占 50— 60%。2CH4+302=2C02+2H20 2H2+02=2H20
无氧化段煤气燃烧产生大量水。(3) PH/N0F段共有21支炉辊,具体炉段与炉辊对应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消除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无氧化水印缺陷的方法,其特征是无氧化炉的1 6#炉辊采用材质为Cr25Ni20的耐热合金钢辊,无氧化炉的1段、2段、3段不通焦炉煤气,4 段、5段通入流量是150 m3/h的焦炉煤气;无氧化炉的1段、2段的炉温为800°C,4段、5段的炉温为950°C ;后部辐射管(RTF)段的温度为920 940°C。
全文摘要
一种消除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无氧化水印缺陷的方法,包括无氧化炉,其特征是将无氧化炉的1~6#炉辊采用材质为Cr25Ni20的耐热合金钢辊,无氧化炉的1段、2段、3段不通焦炉煤气,4段、5段通入流量是150m3/h的焦炉煤气;无氧化炉的1段、2段的炉温为800℃,4段、5段的炉温为950℃;后部辐射管(RTF)段的温度为920~940℃。本发明减少了炉内水蒸气,降低该炉段露点,彻底消除了无氧化炉内产生的水印缺陷,同时保证了其产品的磁性能。
文档编号C21D11/00GK102560070SQ20121000517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罗玉田, 裴润奇, 郭华, 郭岩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