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通过在微合金耐大气腐蚀钢的成份中添加微量元素硼,在薄带连铸铸带出带后向铸带两侧采用喷洒干冰的方式对铸带进行快速均匀冷却,提高冷却均匀性和冷却强度以及达到防氧化、降低轧制温度的效果;同时采用双机架低温奥氏体在线静态再结晶轧制,开轧温度900~1050℃,总压下量50~70%,实现铸带热轧后的奥氏体在线静态再结晶轧制;然后采用雾化冷却方法可以减小带钢表面氧化皮厚度,改善带钢温度均匀性,提高带钢表面质量。薄带连铸在生产此类钢种时,能够解决组织不均匀、屈强比偏高、成型性不好的问题,从而满足冷轧基料和“以热代冷”产品的使用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薄带大都是由厚达70_200mm的铸坯经过多道次连续轧制生产出来的,而采用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的铸带经过一道次或两道次轧制成为热轧带,即可以投入市场使用。相比传统带钢的生产工艺,前者的生产线比较短,所需要的能源比较少,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热轧薄带生产工艺。
[0003]双辊薄带连铸典型的工艺流程为:大包中的熔融钢水通过大包长水口、中间包以及布流装置直接浇注在一个由两个相对转动并能够快速冷却的结晶辊和侧封装置围成的熔池中,钢水在结晶辊旋转的周向表面凝固形成凝固壳并逐渐生长,进而在两结晶辊辊缝隙最小处(nip点)形成l_5mm厚的铸带,铸带经由导板导向被夹送辊送入轧机中轧制成0.7-2.5mm的薄带,随后经过冷却装置冷却,经飞剪装置切头后,最后送入卷取机卷取成卷。薄带连铸生产的带钢,由于厚度较薄,用于冷轧基料,可以大大降低后续冷轧减薄的道次,大大节约生产成本;此外,对于厚度小于2mm的薄规格热轧带,如果性能允许,可以直接用来替代冷轧产品(以热代冷),使得薄带连铸的产品领域得到大大的拓展。
[0004]但是,薄带连铸由于其本身的工艺特性,生产的钢种普遍存在组织细化、屈强比偏高、成型性不好的现象,而对薄带连铸生产线配备的冷轧机组所需的冷轧基料,以及汽车行业需要一些“以热代冷”且要求具有良好成型性的产品,一般要求热轧卷的屈强比较低,容易折弯成型。因此,薄带连铸在生产此类钢种时,需要解决组织不均匀、屈强比偏高的问题,从而满足冷轧基料的使用要求。
`[0005]带钢作为冷轧基料使用时,带钢需要经过酸洗-除磷工序,为了利于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皮,要求带钢表面氧化皮的厚度越薄越好,这就需要在铸带各个阶段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如在典型工艺中,在结晶辊直至轧机入口均采用密闭室装置防止铸带氧化,在密闭室装置内如专利US6920912添加氢气以及在专利US20060182989中控制氧气含量小于5%,均可以控制铸带表面的氧化皮厚度。但是在轧机至卷取这段输送过程如何控制氧化皮的厚度很少有关专利涉及,尤其是在采用层流冷却或喷淋冷却对带钢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高温的带钢与冷却水接触,铸带表面的氧化皮厚度增长很快;同时,高温的带钢与冷却水接触还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一,会在带钢表面形成水斑(锈斑),影响表面质量;其二,层流冷却或喷淋冷却用的冷却水容易造成带钢表面局部冷却不均匀,造成带钢内部微观组织的不均匀,从而造成带钢性能的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其三,带钢表面局部冷却不均匀,会造成板形的恶化,影响板形质量。
[0006]带钢作为“以热代冷”产品使用时,一般要求钢种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其本质也是要求钢种具有较低的屈强比。此外作为汽车零部件、集装箱板使用时还需要钢种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利用薄带连铸生产耐大气腐蚀钢钢种时,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即带钢表面层会富集一层耐腐蚀性元素,如Cu、P、Cr等元素,可以大大提高带钢的抗腐蚀性能。
[0007]带钢具有这样的表面层,客观上也要求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越薄越好,便于酸洗。因为较厚的氧化铁皮会使酸洗时间变长,从而破坏带钢表面富集的耐腐蚀性元素层,如Cu、P、Cr等消失或减少,从而降低带钢耐腐蚀性能。
[0008]目前国内外耐大气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其中450MPa及其以上强度级别的耐大气腐蚀钢,大都采用Nb、V、T1、Mo复合微合金化技术,通过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来提高耐大气腐蚀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具体专利成分和性能见表1。
[0009]表1耐候钢的专利对比(wt % )
[0010]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冶炼 按以下化学成分要求进行冶炼,钢水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2-0.06 %,Si:0.2-0.4 %, Mn:0.6-1.5 %, P:0.07-0.22 %, S ^ 0.008 %, N:0.004-0.010 %, Al:0.01-0.06%, Cu:0.20-0.8%, Cr:0.3-0.8%, N1:0.12-0.4%, B:0.001-0.006%,此外,还包含 Nb, V, Ti, Mo 中一种以上,Nb:0.01-0.08%, V:0.01-0.08%, T1:0.01-0.08%, Mo:0.1-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b)浇铸 采用双辊薄带连铸,将上述钢水浇铸形成形成I~5mm厚的铸带,铸辊直径在500~1500mm,烧铸速度 60 ~150m/min ; c)二次冷却 铸带出结晶辊后铸带温度在1420~1480°C,在铸带的两侧沿铸带宽度方向设置二冷装置,二冷装置的开始冷却点设置在离nip点250~750mm,整个二冷冷却段长度200~500mm;在铸带出结晶辊后立即向铸带两侧采用喷洒干冰的方式对铸带快速均匀冷却至1280°C以下,铸带冷却速率200~300°C /s ; d)在线热轧 二次冷却后铸带出密闭室后经夹送辊送至双机架轧机中轧制成0.5-2.0mm厚度的带钢,轧制采用双机架轧制,轧制温度900~1050°C,控制热轧总压下率为50~70% ; e)轧后冷却 对在线热轧后的带钢进行轧后冷却,冷却采用雾化冷却的方式,冷却速率10~70°C /s ; f)带钢卷取 冷却后的热轧带钢经切头剪切除质量较差的头部后,直接进行卷取成卷,卷取温度为650-7500C;最终获得含B微合金耐大气腐蚀钢带材的性能达到屈服强度45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58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22%以上,屈强比低于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温在线静态再结晶生产钢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次冷却在密闭室内进行,采用的强化冷却方法将干冰直接喷射在铸带表面,其中干冰与惰性气体或氮气混合,混合体积比例为5: I~10: 1,以0.5~5MPa的压力直接将干冰喷射在铸带表面。
【文档编号】C21D8/02GK103667969SQ20121031719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吴建春, 于艳, 方园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