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模具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79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墨模具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钻头加工的坩埚,尤其涉及对加工金刚石钻头烧结用的石墨模具冷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人造聚晶金刚石钻头的制造工艺流程大致包括模具制作-装料-无压浸溃烧结-冷却-清理-车螺纹-焊接头-焊复合片-磨外圆-装喷嘴、密封圈-终清理-检验、包装;其中在冷却环节时,需要对刚出炉的模具进行冷却,目前冷却的方式为在模具底部进行喷水冷却。由于钻头烧结用石墨模具的材料要求较高,尤其是石油钻头烧结的模具,且外形尺寸较大,故单件成本较高,模具从烧结炉中取出时,温度高,(当烧结模具从烧结炉中取出 时模具温度超过1100°c ),而且石墨模具暴露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加之骤冷,对模具的损伤很大,导致石墨模具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方式,如图3、图4所示;冷却水流直接冲淋石墨模具的底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石墨模具本体的使用寿命的石墨模具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石墨模具用于金刚石钻头成型的烧结炉中,所述石墨模具还包括底盖,在所述石墨模具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石墨模具的下部还设有托盘,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托盘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盖的顶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面接触,所述底盖的侧面与所述凹槽的侧面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在石墨|旲具的底部设置了可拆卸的底盖,相对于石墨|旲具(樹祸)本体,底盖的尺寸小、材料利用少,成本低廉。该底盖直接承受冷却水流的冲淋,然后利用面接触吸收本体的热量,并将本体的温度降低。即便在极大的温度急变中承受水流冲淋的部位受损、开裂,也仅仅是底盖报废,不影响本体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整体模具(坩埚)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加工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I是石墨模具,2是托盘,3是底盖,31是螺纹结构;图中箭头代表冷却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所述石墨模具I用于金刚石钻头成型的烧结炉中,所述石墨模具I还包括底盖3,在所述石墨模具I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底盖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底盖3可以通过螺纹结构31连接在凹槽内。如图2所示,所述石墨模具I的下部还设有托盘2,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托盘2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底盖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盖3的顶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面接触,所述底盖3的侧面与所述凹槽的侧面面接触。如图3-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对模具的损伤很大,导致石墨模具I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1.石墨模具冷却结构,所述石墨模具用于金刚石钻头成型的烧结炉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还包括底盖,在所述石墨模具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墨模具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的下部还设有托盘,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托盘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石墨模具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顶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面接触,所述底盖的侧面与所述凹槽的侧面面接触。
专利摘要石墨模具冷却结构。涉及对加工金刚石钻头烧结用的石墨模具冷却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石墨模具本体的使用寿命的石墨模具冷却结构。所述石墨模具用于金刚石钻头成型的烧结炉中,所述石墨模具还包括底盖,在所述石墨模具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在石墨模具的底部设置了可拆卸的底盖,该底盖直接承受冷却水流的冲淋,然后利用面接触吸收本体的热量,并将本体的温度降低。即便在极大的温度急变中承受水流冲淋的部位受损、开裂,也仅仅是底盖报废,不影响本体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整体模具(坩埚)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2F3/10GK202506841SQ2012201739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杨向金, 罗静文 申请人:扬州景悦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