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炉布料溜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具体属于高炉布料溜槽,确切地为悬挂式衬板的高炉布料溜槽。
背景技术:
高炉无料钟式炉顶装料设备中布料溜槽是关键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炉料分布 到炉膛的各个位置。布料溜槽的工作位置是在高炉炉腔内的顶部,高炉各批次的炉料按照相应的频率源源不断地从料流调节阀经过约8m高的落差冲向布料溜槽从而分布到炉膛的各个位置。目前,溜槽整体结构主要由壳体、衬板两大部分组成。其在生产运行中,布料溜槽经常发生失效现象,从而需要及时更换,以满足生产之需要。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溜槽失效原因主要是由于被烧损和磨损所致,其主要是衬板被磨损所为。这是因为高炉溜槽在靠近悬挂端(俗称鹅头部)的衬板在炉料不断冲刷下磨损相当快,严重时会被击穿,造成高炉被迫停产休风,直接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目前,虽有将高炉布料溜槽衬板采取分段结构形式的。其主要考虑保护衬板及衬板更换的简单性,对于壳体受冲击而已导致受损,影响其壳体使用周期的问题未予以考虑。如壳体受损,则不仅要停炉检修,严重时还要更换壳体,是生产成本大幅増加,且高炉生产效率进ー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物料击落区储存炉料不仅能大幅減少,能加速炉料向溜槽中后部堆积,以减缓炉料对击落区的冲击,仅需更换部分衬板,而且能进ー步提高衬板使用周期,而且能有效保护溜槽壳体,并使壳体的使用周期延长的高炉布料溜槽。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ー种高炉布料溜槽,主要由悬挂端、壳体、衬板一、衬板ニ、衬板ー及衬板ニ上分別设有的积料齿组成,其在干在衬板一与壳体之间设有支柱,通过支柱在衬板一与壳体之间形成缓冲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下端连接有保护板,保护板与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物料击落区储存炉料不仅能大幅減少,能加速炉料向溜槽中后部堆积,减缓炉料对击落区的冲击,衬板使用周期提高在一年以上,仅更换部分衬板,而且能有效保护溜槽壳体,使壳体的使用周期延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悬挂端,2—外壳,3—衬板一,4一衬板ニ,5—积料齿,6—支柱,7—缓冲空腔,8一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种高炉布料溜槽,主要由悬挂端I、壳体2、衬板ー 3、衬板ニ 4、衬板ー 3及衬板ニ 4上分别设有的积料齿5组成。其在衬板ー 3与壳体2之间设有支柱6,支柱6可与衬板一 3整体加工而成,也可以采用焊接连接;通过支柱6在衬板ー 3与壳体2之间形成缓冲空腔7。为了进一歩保护壳体2,在支柱6的下端焊接有保护板8,保护板8与壳体2采用 焊接连接。其工作状态及方式不变,同样只是当衬板ー 3被磨损而失效需进行更换吋,只将衬板ー 3更换即可。
权利要求1.ー种高炉布料溜槽,主要由悬挂端、壳体、衬板一、衬板ニ、衬板ー及衬板ニ上分别设有的积料齿组成,其特征在干在衬板一与壳体之间设有支柱,通过支柱在衬板一与壳体之间形成缓冲空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高炉布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下端连接有保护板,保护板与壳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式衬板的高炉布料溜槽。一种高炉布料溜槽主要由悬挂端、壳体、衬板一、衬板二、衬板一及衬板二上分别设有的积料齿组成。其在衬板一与壳体之间设有支柱,通过支柱在衬板一与壳体之间形成缓冲空腔。本实用新型在物料击落区储存炉料不仅能大幅减少,能加速炉料向溜槽中后部堆积,减缓炉料对击落区的冲击,衬板使用周期提高在一年以上,仅更换部分衬板,而且能有效保护溜槽壳体,使壳体的使用周期延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21B7/00GK202595162SQ2012202390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钟毅, 严开勇, 鲁新义, 周火青, 蒋群泽, 韩道旺, 李亦峰, 司海波, 刘洋, 汪荣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