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22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尤其是涉及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中型规格砂轮(外径300-500毫米,厚度10-100毫米的陶瓷砂轮、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设备,如摆臂式三工位成型机,将投料刮料、压制成型、脱模取坯分为三个工位自动完成,该设备虽然提高了砂轮成型工作效率,但由于成型后的砂轮较厚,与模环及芯棒间均有较大的摩擦力,使得脱模时必须从上方压住芯棒;同时由于搅料刮料时砂轮模具旋转,因此造成砂轮模具停止位置不确定,使得脱模顶杆无法准确顶住模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顶式脱模,并能适应多种外径、内径和厚度砂轮成型的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包括模环,设置在所述模环内的芯棒,套装在所述芯棒上的模具底板;在模环底部固连有模具联接板,所述模具联接板由环板、中心圆板、连接在所述环板和中心圆板之间的至少两条连接板条构成;在所述环板、中心圆板、连接板条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模具底板垫块,所述模具底板垫块的厚度大于模具联接板的厚度并与模具底板相固连;环板、中心圆板分别与对应的模环、芯棒相固连。在所述模环外周面设置有模具定位销。所述连接板条为三条,所述环板、中心圆板、三条连接板条围成的区域为三个扇形区域,设置在每个扇形区域内的模具底板垫块为扇形结构。所述芯棒为上开口圆筒结构,在其上开口处螺接有芯棒盖板。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对模具内的物料双面加压,提高了砂轮坯体厚度方向的密度均匀性。同时,下顶式脱模也提高砂轮坯体脱模的工作效率,达到适应多种内、外径和厚度砂轮成型目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仰视图。图3是图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包括模环I,设置在所述模环I内的芯棒2,套装在所述芯棒2上的模具底板3 ;在模环I底部固连有模具联接板,所述模具联接板由与模环I下口沿形状相应的环板4、中心圆板5、连接在所述环板4和中心圆板5之间的三条连接板条6构成;在所述环板4、中心圆板5、三条连接板条6所围成的三个扇形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一块扇形结构的模具底板垫块7,所述模具底板垫块7的厚度大于模具联接板的厚度并与模具底板3相固连;环板4、中心圆板5分别与对应的模环I、芯棒2相固连,为提高模具定位准确性,在模环I外周面中部设置有模具定位销
8。为节省材料,将芯棒2设置成上开口圆筒结构,在其上开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芯棒盖板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模环I底部固连有模具联接板,并将模具联接板的环板4、中心圆板5分别与对应的模环I、芯棒2相固连,而将模具底板垫块7与模具底板3相固连;这样,在砂轮成型后脱模时,即可通过液压脱模装置将砂轮从模具下方直接顶出而不用从上方压住芯棒2。 将模具底板垫块7的厚度设置成大于模具联接板的厚度并与模具底板3相固连;这样,当模具处于压制位时,通过多工位成型机的模环浮动装置顶住模具联接板使模环I和芯棒2同时浮动,实现对模具内的物料双面加压,提高了砂轮坯体厚度方向的密度均匀性。在模环I外周面中部设置的模具定位销8,解决了由于搅料刮料时模具旋转、其停止位置不确定使脱模顶杆无法准确顶住模具底板3的不足。保证了脱模顶杆准确顶住模具底板3而不与模具联接板发生干涉。
权利要求1.一种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包括模环(1),设置在所述模环(I)内的芯棒(2),套装在所述芯棒(2)上的模具底板(3);其特征在于在模环(I)底部固连有模具联接板,所述模具联接板由环板(4)、中心圆板(5)、连接在所述环板(4)和中心圆板(5)之间的至少两条连接板 条(6)构成;在所述环板(4)、中心圆板(5)、连接板条(6)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模具底板垫块(7),所述模具底板垫块(7)的厚度大于模具联接板的厚度并与模具底板(3)相固连;环板(4)、中心圆板(5)分别与对应的模环(I)、芯棒(2)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环(I)外周面设置有模具定位销(8)。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条(6)为三条,所述环板(4)、中心圆板(5)、三条连接板条(6)围成的区域为三个扇形区域,设置在每个扇形区域内的模具底板垫块(7)为扇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2 )为上开口圆筒结构,在其上开口处螺接有芯棒盖板(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轮回转式多工位成型机砂轮模具,包括模环,设置在所述模环内的芯棒,套装在所述芯棒上的模具底板;在模环底部固连有模具联接板,所述模具联接板由环板、中心圆板、连接在所述环板和中心圆板之间的至少两条连接板条构成;在所述环板、中心圆板、连接板条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模具底板垫块,所述模具底板垫块的厚度大于模具联接板的厚度并与模具底板相固连;环板、中心圆板分别与对应的模环、芯棒相固连。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对模具内的物料双面加压,提高了砂轮坯体厚度方向的密度均匀性。同时,下顶式脱模也提高砂轮坯体脱模的工作效率,达到适应多种内、外径和厚度砂轮成型目的。
文档编号B24D18/00GK202668377SQ2012202984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赵迎春, 吴为, 杨兴无, 王亚军, 刘钰炜, 蔡瑞忠, 楚建华, 王军英 申请人:郑州市弘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