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16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的热处理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的热处理工艺,能降低金属硬度和脆性,增强塑性和韧性,均匀材料组织和成分。铜丝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织网、电缆,铜刷等的金属丝,则需要经过退火来提高其柔软度和韧性,但因铜丝形态的特殊性,不像其他金属一样方便操作,其退火设备也相应有别于其他金属的退火设备,现有的铜丝退火设备大多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占用空间大,退火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退火效果好的铜丝退火装置,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退火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分为两层,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集线装置,集线装置后端、在所述机架的上层依次设有高温炉、冷却水槽、吸水棉、A引导轮和烘干炉,在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设有B引导轮,所述B引导轮的下方设有C引导轮,所述C引导轮的前端一侧设有引线孔和收线滚筒,所述收线滚筒连接到电机,所述C引导轮、引线孔、收线滚筒和电均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下层。所述高温炉是双层电加热高温炉,加热温度为350°。本实用新型的有 益效果是高温炉采用双层电加热,使得加热炉升温时间短,并且铜丝在两层之间,受热均匀;冷却水槽中加入抗氧化剂,使得铜丝在热处理的同时也进行了抗氧化处理,简化了铜丝的加工工艺;整个装置分为上下两层,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高温炉,2-集线装置,3-冷却水槽,4-吸水棉,5-A引导轮,6_烘干炉,7_B引导轮,8-C引导轮,9-引线孔,10-收线滚筒,11-电机,12-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退火装置,包括机架12,所述机架12分为两层,所述机架12的一端设有集线装置2,在所述机架12的上层依次设有高温炉1、冷却水槽3,吸水棉4,A引导轮5,烘干炉6,在所述机架12的另一端设有B引导轮7,所述B引导轮7的下方设有C引导轮8,所述C引导轮8的一侧设有引线孔9和收线滚筒10,所述收线滚筒10连接到电机11,所述C引导轮8、引线孔9、收线滚筒10和电机11均安装在所述机架12的下层,所述高温炉I是双层电加热高温炉,加热温度为35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首先铜丝通过集线装置2送入高温炉1,经高温炉I加热一段时间后,送入冷却水槽3冷却及抗氧化处理,出来的铜丝经吸水棉4吸去水分后,经A引导轮5进入烘干炉6进一步烘干去除水分,之后经过B引导轮7、C引导轮8将铜丝引到机架12下层,在经过引线孔9这段距离的散热后,由电机11带动收线滚筒10将铜丝收集成卷。`
权利要求1.一种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分为两层,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集线装置,在所述机架的上层依次设有高温炉、冷却水槽、吸水棉、A引导轮和烘干炉,在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设有B引导轮,所述B引导轮的下方设有C引导轮,所述C引导轮的一侧设有引线孔和收线滚筒,所述收线滚筒连接到电机,所述C引导轮、引线孔、收线滚筒和电均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是双层电加热高温炉,力口热温度为3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退火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分为两层,机架的一端设有集线装置,在机架的上层依次设有高温炉、冷却水槽、吸水棉、A引导轮和烘干炉,在机架的另一端设有B引导轮,B引导轮的下方设有C引导轮,C引导轮的一侧设有引线孔和收线滚筒,收线滚筒连接到电机,C引导轮、引线孔、收线滚筒和电机均安装在机架的下层;高温炉是双层电加热高温炉,加热温度为350°;冷却水槽的水中含有1%的抗氧化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温炉采用双层电加热,加热时间短,受热均匀;冷却水槽中加入抗氧化剂,使得铜丝在热处理的同时也进行了抗氧化处理;整个装置分为上下两层,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文档编号C21D9/52GK202865263SQ2012204401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杨自强, 田春连, 曹彩云 申请人:芜湖顺成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