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75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腔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腔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铝合金铸件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对于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模多腔设计不仅能节约模具材料,而且提高了铸件出品率,对于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都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多腔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本实用新型由模脚、定模、动模、底板、抽芯油缸、一组抽芯、推板、顶芯板、A顶杆和多组B顶杆组成,底板安装在模脚上,定模和动模分别安装在模脚上,且定模底部与底板相连,定模上设有浇口杯,抽芯油缸安装在通过支座安装在底板上,一组抽芯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抽芯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定模和动模上分别开有分流式烧道、一组球形冒口、一组型腔和一组抽芯孔,球形冒口与型腔通过冒口径相连,抽芯的中心线与抽芯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推板安装在脚模上,位于底板下方,顶芯板安装在推板上,A顶杆和多组B顶杆分别安装在顶芯板上,定模和底板上分别开有顶杆安装孔,A顶杆和B顶杆分别位于顶杆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I、分流式的浇道减缓了金属液对模具型腔的冲击,避免了因气体卷入而导致铸件皮下孔洞缺陷;2、由于球形冒口与其它冒口相比表面积最小,散热面积小,保温性好,因此它的补缩效果最好;3、与传统的圆柱形冒口相比,这种分流式球形冒口消耗的金属液最少有利于节约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模脚I、定模2、动模3、底板2-1、抽芯油缸4、一组抽芯5、推板6、顶芯板7、A顶杆8-1和多组B顶杆8-2组成,底板2_1安装在模脚I上,定模2和动模3分别安装在模脚I上,且定模2底部与底板2-1相连,定模2上设有浇口杯2-2,抽芯油缸4安装在通过支座安装在底板2-1上,一组抽芯5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抽芯油缸4的活塞杆一端,定模2和动模3上分别开有分流式烧道10、一组球形冒口 11、一组型腔12和一组抽芯孔,球形冒口 11与型腔12通过冒口径13相连,抽芯5的中心线与抽芯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推板6安装在脚模I上,位于底板2-1下方,顶芯板7安装在推板6上,A顶杆8-1和多组B顶杆8-2分别安装在顶芯板7上,定模2和底板2_1上分别开有顶杆安装孔,A顶杆8-1和B顶杆8-2分别位于顶杆安装孔内。 工作方式使用时先将本模具安装在铸机上,浇注开始时金属液倒入浇口杯2-2中,模具在倾转过程中金属液通过分流式浇道10进入一组球形冒口 11及一组型腔12中,当模具倾转至90度时合金开始凝固,球形冒口 11正好处在铸件的正上方对铸件进行补缩,这时由于重力作用冒口的补缩能力最强,当凝固结束后模具复位,动模3和抽芯5分别在铸机上的油缸和抽芯油缸4作用下打开,A顶杆8-1、B顶杆8-2顶杆在推板6作用下上升铸件与模具分离。
权利要求1. 一种多腔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模脚(I)、定模(2)、动模(3)、底板(2-1)、抽芯油缸(4)、一组抽芯(5)、推板(6)、顶芯板(7)、A顶杆(8-1)和多组B顶杆(8-2)组成,底板(2-1)安装在模脚(I)上,定模(2 )和动模(3 )分别安装在模脚(I)上,且定模(2 )底部与底板(2-1)相连,定模(2)上设有浇口杯(2-2),抽芯油缸(4)安装在通过支座安装在底板(2-1)上,一组抽芯(5)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抽芯油缸(4)的活塞杆一端,定模(2)和动模(3)上分别开有分流式浇道(10)、一组球形冒口(11)、一组型腔(12)和一组抽芯孔,球形冒口(11)与型腔(12)通过冒口径(13)相连,抽芯(5)的中心线与抽芯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推板(6)安装在脚模(I)上,位于底板(2-1)下方,顶芯板(7)安装在推板(6)上,A顶杆(8-1)和多组B顶杆(8-2)分别安装在顶芯板(7)上,定模(2)和底板(2-1)上分别开有顶杆安装孔,A顶杆(8-1)和B顶杆(8-2)分别位于顶杆安装孔内。
专利摘要一种多腔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它由模脚(1)、定模(2)、动模(3)、底板(2-1)、抽芯油缸(4)、一组抽芯(5)、推板(6)、顶芯板(7)、A顶杆(8-1)和多组B顶杆(8-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分流式的浇道减缓了金属液对模具型腔的冲击,避免了因气体卷入而导致铸件皮下孔洞缺陷;2.由于球形冒口与其它冒口相比表面积最小,散热面积小,保温性好,因此它的补缩效果最好;3.与传统的圆柱形冒口相比,这种分流式球形冒口消耗的金属液最少,有利于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22C9/06GK202804087SQ2012205230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4日
发明者殷作水 申请人:荆门航特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