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17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连铸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包机构上水口风冷冷
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连铸中包机构上,浇注时中包机构上水口一直处在高温环境下,上水口长时间受钢水侵蚀及开机,或中包堵流后重新烧氧引流的氧化,经常出现因中包上水口侵蚀严重,导致中包中途夹钢、发红、穿钢等事故。影响连铸机的正常生产,也限制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中包机构上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与上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主管道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内通有冷却气体。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至少2个开孔,所述开孔等距分布。进一步的,前述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所述金属软管端部安装有快速接头。进一步的,前述的 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气体为氩气或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其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在钢水浇注时,向此通道内吹入氩气或压缩空气,能够对钢水起到氩封保护和对机构进行冷却,防止机构烧坏出现漏钢。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结构,在使用时快速接入氩气或压缩空气,方便快捷,适用性强,且效果显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结构如图所示,包括中包机构上导板1,其中,该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2,该进气通道一端与上水口 3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主管道4相连接,主管道采用不锈钢无缝管,更加耐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出现腐蚀情况,同时主管道上设有四个开孔5,均为采用G1/8的螺纹孔,且呈等距分布。各开孔上均接有金属软管6,该金属软管内通有冷却气体,该冷却气体根据浇注钢种不同,选择氩气或压缩空气。金属软管的端部安装有快速接头7,安装时直接接上,快捷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在钢水浇注时,向此通道内吹入氩气或压缩空气,能够对钢水起到氩封保护和对机构进行冷却,防止机构烧坏出现漏钢。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结构,在使用时快速接入氩气或压缩空气,方便快捷,适用性强,且效果显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 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中包机构上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与上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主管道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内通有冷却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至少2个开孔,所述开孔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端部安装有快速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为氩气或压缩空气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包机构上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中包机构上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与上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主管道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内通有冷却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包机构上导板一侧设有进气通道,在钢水浇注时,向此通道内吹入氩气或压缩空气,能够对钢水起到氩封保护和对机构进行冷却,防止机构烧坏出现漏钢。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结构,在使用时快速接入氩气或压缩空气,方便快捷,适用性强,且效果显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D41/60GK203091736SQ2012206607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查全雨 申请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