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棒防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塞棒防脱装置,其包括:塞棒,用于控制中间罐水口启闭;螺杆,下端旋入所述塞棒上端;横梁,第一端部设有呈U形的开口,所述螺杆的上部竖直地嵌入所述开口中;紧固件组,设于所述螺杆上端,用于将所述螺杆固定于所述横梁的第一端部;其中,还包括:斜垫,呈环形,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端,下表面为一倾斜面;所述横梁第一端部上表面设有斜面,且所述斜面向所述横梁的第二端部倾斜,所述斜垫的下表面紧贴于所述横梁第一端部的所述斜面上以使所述斜垫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态,所述紧固件组紧邻所述斜垫的上表面设置。本实用新型可克服横梁下挠后塞棒轻易滑向横梁开口的问题。
【专利说明】塞棒防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间罐塞棒启闭机构的塞棒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冶金连铸领域,中间罐(tundish)为用于接受钢水包的钢水并分配到每个结晶器中去的连铸轧钢设备。它同时具有稳压、贮存以及中间罐冶金作用。
[0003]专利号为200420058760.X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中间罐塞棒启闭机构,其通过控制塞棒的上下运动,实现中间罐的开闭水口及调节钢水流量。其控制方式为既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基本由手动操纵杆、旋转箱、壳体、直线轴承、防扭转机构、升降杆、横梁、塞棒组成。手动操纵杆安装在旋转箱上,通过连杆机构控制升降杆上下往复运动;同时,手动操纵杆可以随同旋转箱一起任意360度旋转;壳体两端有固定和移动支座,可以与数字电动缸或者液压缸等动力源的耳轴连接,实现塞棒启闭机构自动控制;直线轴承实现升降杆的精确导向,保证钢水流量稳定,从而实现结晶器的恒液位;防扭转机构阻止塞棒的旋转;升降杆与横梁固定,另一侧固定塞棒,塞棒直接插入中间罐水口。该中间罐塞棒启闭机构结构紧凑、动作可靠、控制精度高。结晶器液位稳定,可以大幅提高铸坯质量,更可以适应某些可铸性差的钢种。
[0004]但是,该中间罐塞棒启闭机构未解决塞棒横梁上安装塞棒时塞棒经过中间罐烘烤后以及耐受生产高温后的横梁变形、锁紧螺母易松等问题。
[0005]另外,连铸生产中塞棒启闭机构中横梁烧损后易下弯曲变形,又因为塞棒启闭机构的横梁均为U形开口以便于塞棒安装与调整,但同时也因为此处在高温烘烤时变形易下弯曲,普通的蝶簧使用一次后就失效,塞棒螺丝烧损后变得联接不紧,钢水的浮力大,塞棒的比重小,塞棒此时极易向U形开口处滑移,造成塞棒失控,连铸浇钢时易酿成溢钢事故。
[0006]由上可见,目前的塞棒易发生塞棒横梁热变形、螺母松动、塞棒螺杆不易横向固定与锁紧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塞棒防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横梁易下弯曲、螺杆不易横向固定与锁紧等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塞棒防脱装置,其包括:塞棒,用于控制中间罐水口启闭;螺杆,下端旋入所述塞棒上端;横梁,第一端部设有呈U形的开口,所述螺杆的上部竖直地嵌入所述开口中;紧固件组,设于所述螺杆上端,用于将所述螺杆固定于所述横梁的第一端部;其中,还包括:斜垫,呈环形,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端,下表面为一倾斜面;所述横梁第一端部上表面设有斜面,且所述斜面向所述横梁的第二端部倾斜,所述斜垫的下表面紧贴于所述横梁第一端部的所述斜面上以使所述斜垫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态,所述紧固件组紧邻所述斜垫的上表面设置。[0009]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所述斜面的斜度为1:15。
[0010]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所述紧固件组包括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端且上下依次排列的螺母、碟簧和平垫。
[0011 ] 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所述螺杆的下端面设有深孔,所述深孔沿着所述螺杆的轴向延伸。
[0012]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所述深孔的直径为8_、长度为所述螺杆的1/3。
[0013]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还包括:卡罩,罩设于所述紧固件组和螺杆上方,且所述卡罩的下边缘设于所述斜面上,所述螺杆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卡罩。
[0014]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还包括:连杆,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卡罩的侧壁;插销,竖直地插入所述横梁的第二端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插销。
[0015]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还包括:圆环,套设于所述插销上;所述插销呈7字形,且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插销的竖直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圆环的侧面。
[0016]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还包括:螺柱,一端连接于所述圆环的侧面,另一端旋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端面以使所述插销承受预紧的拉力。
[0017]优选地,在所述塞棒防脱装置中,所述紧固件组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8]由上分析,本实用新型基于横梁受热后易下挠的特点,将横梁第一端部设计为上翘的斜面,横梁在受热变形后就成为与水平面基本一致的平面,借此,可克服横梁下挠后塞棒轻易滑向横梁开口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如其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螺杆1、紧固件组、斜垫5、横梁6、塞棒7、卡罩8、连杆9、插销11、支座12。优选地,紧固件组包括螺母2、碟簧3、平垫4。
[0022]其中,塞棒7用于在冶金工序中插入中间罐水口,以控制中间罐水口启闭。螺杆I下端旋入塞棒7上端,以驱动塞棒7移动。横梁6的第一端部设有呈U形的开口 60,横梁6的第二端部固定于支座12上。螺杆I的上部竖直地嵌入开口 60中。包括螺母2、碟簧3、平垫4的紧固件组则设于螺杆I上端,用于将螺杆I固定于横梁6第一端部的开口 60中。为了避免横梁6受热易下弯曲导致螺杆I从开口 60脱落的问题,本优选实施例的横梁6第一端部上表面设有斜面61,且斜面61向横梁6的第二端部倾斜。斜垫5呈环形,套设于螺杆I上端并位于紧固件组下方,斜垫5下表面为一倾斜面以与斜面61配合。斜垫5的下表面紧贴于横梁6第一端部的斜面61上,以使斜垫5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态,紧固件组的平垫4紧邻斜垫5的上表面设置。
[0023]优选地,斜面61的斜度为1:15。当然,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和生产需要,修改斜面61的斜度。
[0024]在本优选实施例的紧固件组中,螺母2、碟簧3、平垫4上下依次套设于螺杆I上端。更优选地,螺母2、碟簧3等选用不锈钢材质。螺杆I优选用高Cr不锈钢制成。
[0025]如图1,螺杆I的下端面设有深孔10,深孔10沿着螺杆I的轴向延伸。更优选地,深孔10的直径为8mm、长度为螺杆I的1/3。设置深孔10的目的在于,在生产过程中,螺杆I下部若有浸入的钢水从螺杆I根部渗入,则可以尽可能使螺杆I内外膨胀差异较小,减少螺杆I的变形。
[0026]为了进一步避免螺杆I从开口 60脱落,本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卡罩8,卡罩8类似于倒置的碗状结构,罩设于紧固件组和螺杆I上方,且卡罩8的下边缘设于斜面61上,螺杆I的上端延伸出卡罩8。更优选地,卡罩8为不锈钢材质。另外,卡罩8还可以减少中间罐烘烤时对螺杆I处的烧损,减少螺杆I和横梁6的变形,从而更好地避免螺杆I滑向开口 60所导致的塞棒7失控,进而避免发生连铸浇钢时溢钢、漏钢的生产事故。
[0027]更优选地,为了稳定卡罩8,本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连杆9和插销11。连杆9第一端连接于卡罩8的侧壁,例如连杆9的第一端类似于螺栓形状,连杆9穿过卡罩8的侧壁之后,大端紧贴于卡罩8侧壁的内表面。插销11竖直地插入横梁6的第二端部,连杆9的第二端连接于插销11,二者之间的连接型式多样。例如,通过一圆环91连接。圆环91套设于插销11上;插销11呈7字形,其竖直部下段插入横梁6中,上段裸露于横梁6上方,圆环91套设于插销11的竖直部上段,连杆9的第二端连接于圆环91的侧面。
[0028]为了便于调节圆环91和连杆9第二端的连接关系,本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螺柱92,其一端连接于圆环91的侧面,另一端旋入连杆9的第二端端面,调节螺柱92旋入连杆9的长度,可以拉紧圆环91,进而使插销11承受预紧的拉力。该预紧拉力可以防止螺杆I松动后滑向U型开口 60处,避免塞棒7失控后造成连铸浇钢时的溢钢事故。
[0029]综上,本实用新型采取多项新的设计,例如,由于横梁受热后易下挠,其上翘的斜面在热变形后就成为与水平面基本一致的平面,这样可克服横梁下挠后,塞棒轻易滑向U形开口的现象。蝶簧、横梁和卡罩等用不锈钢制作,耐烧损,可以减少热变形。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螺杆的横向固定,防止塞棒脱落,提高生产安全。
[0030]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
含o
【权利要求】
1.一种塞棒防脱装置,包括: 塞棒,用于控制中间罐水口启闭; 螺杆,下端旋入所述塞棒上端; 横梁,第一端部设有呈U形的开口,所述螺杆的上部竖直地嵌入所述开口中; 紧固件组,设于所述螺杆上端,用于将所述螺杆固定于所述横梁的第一端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斜垫,呈环形,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端,下表面为一倾斜面; 所述横梁第一端部上表面设有斜面,且所述斜面向所述横梁的第二端部倾斜,所述斜垫的下表面紧贴于所述横梁第一端部的所述斜面上以使所述斜垫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态,所述紧固件组紧邻所述斜垫的上表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斜度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组包括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端且上下依次排列的螺母、碟簧和平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下端面设有深孔,所述深孔沿着所述螺杆的轴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的直径为8mm、长度为所述螺杆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罩,罩设于所述紧固件组和螺杆上方,且所述卡罩的下边缘设于所述斜面上,所述螺杆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卡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杆,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卡罩的侧壁; 插销,竖直地插入所述横梁的第二端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插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圆环,套设于所述插销上;所述插销呈7字形,且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插销的竖直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圆环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柱,一端连接于所述圆环的侧面,另一端旋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端面以使所述插销承受预紧的拉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组均为不锈钢材质。
【文档编号】B22D41/20GK203459678SQ20132058951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文汉云, 苏春阳, 刘子龙, 潘明旭, 王品, 谭毅 申请人: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