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箱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80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箱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箱壳体,包括齿箱壳体铸件和砂芯,所述砂芯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而成,在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的对应位置设有半圆球形的1/2个冒口窝,所述砂芯的芯头圆柱面上设有横浇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齿箱壳体利用两个分体砂芯配合再与砂型一起形成冒口和横浇道,解决齿箱壳体铸件缩孔、疏松和冷隔问题;减少铸件打磨,保证铸件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齿箱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箱壳体,属于齿轮箱壳体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齿轮箱在电机中的应用很广泛,在风力发电机组当中就经常用到,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通常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所要求的转速,必须通过齿轮箱齿轮副的增速作用来实现,故也将齿轮箱称之为增速箱。
[0003]其次齿轮箱还有如下的作用:
[0004]1、加速减速,就是常说的变速齿轮箱。
[0005]2、改变传动方向,例如我们用两个扇形齿轮可以将力垂直传递到另一个转动轴。
[0006]3、改变转动力矩:同等功率条件下,速度转的越快的齿轮,轴所受的力矩越小,反之越大。
[0007]4、离合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分开两个原本啮合的齿轮,达到把发动机与负载分开的目的,比如刹车离合器等。
[0008]5、分配动力:例如我们可以用一台发动机,通过齿轮箱主轴带动多个从轴,从而实现一台发动机带动多个负载的功能。
[0009]33E齿箱壳体是齿轮箱的一种,其产品外观、内在质量要求高,铸件不得渗漏。采用粘土砂工艺产品的成品率及外观质量差,消失模生产铸件外观质量好,但碳渣缺陷较多,容易缩孔,且生产周期长,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故采用铁模覆砂工艺。采用铁模覆砂工艺所得产品的外观良好,内在质量更优,产品成品率98%以上,满足产品外观和质量的要求。但是,铁模覆砂工艺制造33E齿箱壳体,其壳体的壁厚只有9mm,且因为铁型的原因,铸件冷却快,利用铸铁的自补缩不能完全解决铸件的缩孔、疏松以及冷隔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箱壳体,解决铸件缩孔、疏松和冷隔的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齿箱壳体,包括齿箱壳体铸件和砂芯,所述砂芯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而成,在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半圆球形的1/2个冒口窝,所述砂芯的芯头圆柱面上设有横浇道的底面。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形成冒口,实现将冒口设置的铸件的最闻处。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左砂芯和右砂芯的拼接间隙为〈0.3_。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上分体砂芯和上分体砂芯的拼接间隙为0.25mm。
[0015]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靠近横浇道的区域设有石棉绳。[0016]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靠近冒口的区域设有石棉绳。
[0017]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石棉绳的直径为3_5m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齿箱壳体利用两个砂芯配合及砂型形成冒口和横浇道,将冒口设置的铸件的最高处,利于补缩和建立静压力,同时保证浇口在加工面上,解决齿箱壳体铸件缩孔和冷隔问题;减少铸件打磨,保证铸件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是剖面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
[0022]图4是齿箱壳体铸件和砂芯装配后形成浇道和冒口的空腔示意图。
[0023]图中:齿箱壳体铸件-1,砂芯-2,冒口 -3,横浇道-4,石棉绳-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0026]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齿箱壳体包括齿箱壳体铸件I和砂芯2,所述砂芯2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而成,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的拼接处具有〈0.3mm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的拼接间隙为0.25mm。在上分体砂芯和上分体砂芯的对应位置设有半圆球形的1/2个冒口窝,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形成冒口 3,实现将冒口设置的铸件的最高处。所述砂芯2的芯头圆柱面上设有横浇道4的底面;靠近横浇道4的区域设有直径为3-5_石棉绳5,另外,在靠近冒口的区域设有直径为3-5_石棉绳5,防止铸件跑火和产生批缝。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0028]将上、下两个分体砂芯拼接起来,拼接预留间隙0.25mm,在两个砂芯上各做出冒口的一半,待两个砂芯拼接起来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冒口。然后在砂芯芯头的圆柱面作出横浇道的底面。拼接并安放好砂芯后,上分体砂芯形成横浇道及冒口的部分,横浇道及冒口周边要放置直径3-5_的石棉绳。
[0029]利用砂芯和铸件配合形成横浇道及冒口,解决冒口设置的困难,保证了产品的成品率。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齿箱壳体,包括齿箱壳体铸件(I)和砂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2)主要由相对设置的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而成,在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半圆球形的1/2个冒口窝,所述砂芯(2)的芯头圆柱面上设有横浇道(4)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箱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拼接形成冒口(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体砂芯和下分体砂芯的拼接间隙为0.2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箱壳体,其特征在于:靠近横浇道(4)的区域设有石棉绳(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箱壳体,其特征在于:靠近冒口(3)的区域设有石棉绳(5)。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中任一所述的齿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绳(5)的直径为3-5mm。
【文档编号】B22C9/02GK203664601SQ20132076876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余文武, 刘余松, 李勇 申请人:成都成工工程机械井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