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呈等角度分布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由多层成环状布置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立柱上还可装卸的设有多层用于承载盘条的承载装置。本用料架能够解决传统料架多层码堆造成底层盘条被压实影响盘条退火质量的问题,其结构稳固,避免了单层料架多层套装时发生倾倒的危险,且使用时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条用料架,尤其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
【背景技术】
[0002]井式退火炉主要适用于盘圆线材、带材及丝材等材料的退火热处理用,可使材料退火后少氧化无脱碳保持整洁。在操作中一般是将材料置于进出炉用料架上,再使用吊车放入炉中进行热处理,但传统的用料架在使用中存在诸如的不足,如制作材质多为铸钢或35号钢,热疲劳的耐受性较差;重量较大,在炉内耗热量较多,影响退火时的升温速度;自身表面质量差,多有毛刺、焊疤、突起等缺陷,且使用中用料架本身极易产生氧化皮,容易在放料、卸料过程中造成钢丝表面损伤,且氧化皮脱落堆积在炉内,不易清扫,在停炉间歇期间吸收大量水汽,影响退火质量;传统用料架设计思路多以盘条多层码堆出发,用料架纵向尺寸较高,容易造成处在底层的盘条被压实形成死弯,既不利于退火质量的一致性,也加大了盘条的损耗。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830107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井式炉的钢丝盘条退火料架,其具有中央承料立柱、承料立柱和圆形托盘,所述中央承料立柱通过加强筋固定在所述承料立柱上,所述中央承料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形托盘上,所述承料立柱为以中央承料立柱为中心、沿圆周均布的多根,所述承料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圆形托盘固定连接,所述承料立柱为由下向上逐渐向内倾斜的结构,所述圆形托盘为金属圆环和位于金属圆环内并与金属圆环连接的若干块扇形钢板构成的圆拱状结构,每块扇形钢板的两侧部位均具有圆弧过渡的翻边。中央承料立柱、承料立柱和圆形托盘中的圆环均采用不锈钢管料制成,且该钢丝盘条退火料架可上下多层套置。上述钢丝盘条退火料架能解决传统料架体积大,质量重,影响退火材料处理的内在和表面质量的技术问题,避免了盘条多层码时底层盘条被压实的问题,但该料架在多层套置使用时,需将承装有钢丝盘条的料架逐个放置到退火炉中,在整个放置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调整工作以使上下层料架叠放平稳,增大了工作量,且由于承装钢丝盘条后料架重量大增,套装多层时有发生倾倒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能够解决传统料架多层码堆造成底层盘条被压实影响盘条退火质量的问题,其结构稳固,避免了单层料架多层套装时发生倾倒的危险,且使用时操作简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呈等角度分布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由多层成环状布置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立柱上还可装卸的设有多层用于承载盘条的承载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立柱设置的多层承载装置,便可以将盘条分为相间隔的多层置于用料架上,由此相对于传统的码堆方式,每层盘条的数量大为减少,底层盘条的承重也大大减小,避免了被压实,影响退火质量的问题。由于各承载装置为分层安装在相同的立柱上,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固,避免了料架为单独分层再多层套装时容易发生倾倒的危险。当立柱上的承载装置装好盘条后,便可整体起吊置于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省去了单层料架逐个放置的麻烦,操作简单。
[0006]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连接板为等间距分布的多层。连接板等间距设置可使用料架的结构更加稳固,且在将承载装置设置成和连接板同一平面式,即可由连接板增加立柱上安装承载装置处的强度,也可使得各承载装置间距相同,便于标准化处理盘条。
[0007]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支撑机构和套装于所述立柱并由所述支撑机构支撑的隔板。支撑机构为承载盘条重量提供了支点,在支撑机构上在设置隔板以对盘条提供更好的支撑,防止支撑机构对盘条造成损伤。
[0008]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连在立柱上的支撑座,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当将支撑板转出来时便可用于支撑隔板,当将支撑板转回去时处于下层的隔板及盘条便可通过,由此实现了在用料架上逐层装卸承载装置和安放盘条。
[0009]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连在立柱上的安装座,以及可装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撑块。当安装座上安装有支撑块后便可支撑隔板,以放置盘条,在未安装支撑块时处于下层的隔板及盘条可顺利通过,也实现了在用料架上的逐层操作。
[0010]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隔板的外边缘具有向上的翻边。隔板外边缘设置向上的翻边,可避免放置在其上的盘条发生向一边的滑动,从而保证了用料架的平稳。
[0011]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立柱为由下向上逐渐向底座中心倾斜。将立柱设置成由下向上逐渐向底座中心倾斜,这样使得上下取放隔板及盘条更加顺利,也降低了盘条被立柱或支撑机构划伤的危险。
[0012]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料架多层码堆造成底层盘条被压实影响盘条退火质量的问题,结构稳固,避免了单层料架多层套装时发生倾倒的危险,取放盘条顺利,操作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隔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带翻边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二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实施例三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立柱;3、连接板;4、支撑机构;5、隔板;51、通孔;52、翻边;6、起吊槽;7、第一支撑座;8、第一支撑板;9、第一转动轴;10、固定槽;11、安装座;12、支撑块;13、螺栓;14、第二支撑座;15、第二支撑板;16、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002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如图1所示,其包括呈圆环形的底座1,在底座I上等角度的固连有多根立柱2,本实施例中为三根,且三根立柱2均为由下向上逐渐向底座I中心倾斜一定的角度。在立柱2之间设置有多层成环状布置的连接板3,以将立柱2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各层连接板3为等间距布置,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为三层。在每根立柱2的外侧,位于下方两层的连接板3与立柱2的连接处还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4,每一层的三个支撑机构4上还设置有隔板5,由支撑机构4及隔板5构成了对盘条进行支撑的承载装置。在最上方的那层连接板3上还设置有起吊槽6,以用于连接吊绳对用料架进行起吊操作。
[0023]支撑机构4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在立柱2的外侧靠近两边的连接板3处设置的第一支撑座7,在第一支撑座7上使用第一转动轴9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8绕第一转动轴9转动到远离连接板3的位置时为转出来的状态,此时可用于对隔板5进行支撑,当第一支撑板8绕第一转动轴9转动到靠近连接板3的位置时为转回去的状态,此时可用于下层隔板5及盘条的通过。为了使第一支撑板8转出来对隔板5进行支撑时保持位置稳定,在第一支撑板8的上端部还设置有固定槽10,由此可使用一个凹字形的扣件置于固定槽10中,以将两边的第一支撑板8固定住。
[0024]隔板5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也为圆环形,位于其中间的通孔51的尺寸可使隔板5通过设有支撑机构4的立柱2而套装在其上,以构成对盘条进行支撑的承载装置。当然为了防止盘条放置到隔板5上后发生滑动,隔板5的结构也可如图4所示,在隔板5的外边缘上设有向上翻起的翻边52,翻边52可对放置于隔板5上的盘条进行周向固定,以保证盘条放置的稳定。
[0025]使用时,先将各支撑机构4上的支撑板转回去,将最下层的盘条放置到底座I上,然后将第一层的支撑机构4的支撑板转出来,再将第一层的隔板5放置到第一层的支撑机构4上构成第一层承载装置,这样就可在这一层承载装置上放置一层盘条。然后再将第二层的支撑机构4及隔板5安置好,就可放置另一层盘条。盘条放置好后,将吊绳在起吊槽6中固定好,便可将放置好盘条的用料架移进退火炉中进行退火作业。
[0026]实施例二
[002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具有和实施例一中的用料架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机构4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为设置在立柱2外侧上的第二支撑座14,第二支撑座14为侧面及顶面开口的腔体,在其内由第二转动轴16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5绕第二转动轴16向下转动时为转出来的状态,当第二支撑板15向下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受到第二支撑座14底部的支撑而固定于水平位置,此时便可用于对隔板5进行支撑。当第二支撑板15绕第二转动轴16向上转动到靠近立柱2的位置时为转回去的状态,此时可用于下层隔板5及盘条的通过。
[0028]实施例三
[002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具有和实施例一中的用料架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机构4的结构如图6所示,此时在立柱2的外侧靠近两边的连接板3处对称设置有两块安装座11,支撑块12可通过两个螺栓13安装到安装座11上。当支撑块12安装到安装座11上后便可用于对隔板5进行支撑,卸下支撑块12后,可使下层的隔板5及盘条通过。
【权利要求】
1.一种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呈等角度分布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由多层成环状布置的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上还可装卸的设有多层用于承载盘条的承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等间距分布的多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支撑机构和套装于所述立柱并由所述支撑机构支撑的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连在立柱上的支撑座,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连在立柱上的安装座,以及可装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撑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外边缘具有向上的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井式退火炉盘条退火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由下向上逐渐向底座中心倾斜。
【文档编号】C21D1/26GK203602680SQ20132077739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赵辉建, 王然, 何宁 申请人: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