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330883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具体步骤是:(1)当低压铸造充满第一个模具之后,转移已充满的第一个模具,将未充满的第二个模具带到充型位置,进行第二个模具充型;(2)在对未充满的模具的充型过程中,对已充满且凝固的模具进行开合模,以此重复(1)、(2)步骤。本发明能有效提高低压铸造生产效率,将铸件冷凝、模具开合过程转移,实现生产工艺的时间优化,进一步促进低压铸造的应用范围。
【专利说明】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低压铸造工作效率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低压铸造中,通过控制电炉2金属液表面压力,通过升液管3“自下而上”浇注到模具I中,待到模具I内金属液冷却之后,开模取件,进行下一个铸件生产,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0003]由于金属液凝固过程比较慢,低压铸造单件生产周期较长(一般约为flOmin/件),在面对大批量的低压铸造生产时,其铸造生产连续性、效率等明显受到影响。
[0004]此外,在连铸生产中,为实现浇钢与生产工艺相配合,回转台6可将装满钢水的钢包5回转到浇钢位置,自上而下,实现钢水连续供给,其典型结构如图2所示。
[0005]对于连铸生产,自上而下浇注符合生产工艺的需要,但是在低压铸造中,自上而下浇注违背低压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其缺点主要有:
(1)充型速度不可控,不能避免金属液的冲击;
(2)无异于传统的重力铸造手段,很难达到低压铸造铸件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用于提高低压铸造生产效率,将铸件冷凝、模具开合过程转移,实现生产工艺的时间优化。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具体步骤是:(1)当低压铸造充满第一个模具之后,转移已充满的第一个模具,将未充满的第二个模具带到充型位置,进行第二个模具充型,(2)在对未充满的模具的充型过程中,对已充满且凝固的模具进行开合模,依次重复(I )、( 2)步骤。
[0008]在第一步骤开始前,将未充型的第一、二模具放置在回转装置的回转平面上进行装配,装配完毕后,回转装置将第一模具回转到待充型位置,回转装置下降,浇口与升液管连接,可控开关机构打开,开始第一步骤对第一模具进行充型;充型结束后,可控开关机构关闭,回转装置上升,浇口与升液管脱离连接,之后回转装置回转,将未充型第二模具带到待充型位置。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I)能有效提高低压铸造生产效率,将铸件冷凝、模具开合过程转移,实现生产工艺的时间优化。
[0010](2)进一步促进低压铸造的应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低压铸机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包回转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的回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回转装置的回转平面俯视图;
图5是浇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3]本发明鉴于充型到模具里的金属液凝固以及开合模具需要一段时间,可采用转移的思想实现效率的提高。当充满第一个模具之后,转移已充满模具、未充满模具带到充型位置,进行第二个模具充型。在未充满的模具的充型过程中,可对已充满且凝固的模具进行开合模,节约时间,提高铸造生产效率。
[0014]在本发明中,充型结束后的模具内基本上是液态金属,保证转移过程中金属液不泄露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仅描述一种理论上的防漏装置,细节上,还需要进
一步完善。
[0015]如图3、4所示,回转装置I主要包括回转台、回转臂等沿弧面动作的装置,也可利用直线往复升降装置(例如传送带、传送链等)实现模具转移。回转装置I可回转、升降,回转平面10上有多个模具(第一模具7、第二模具8、第三模具9等);图5中,通过一个可控开关装置6实现充型过程中,浇口 5开通、充型结束后,浇口 5关闭。
[0016]在该方法中,当第一模具7充满后,通过回转的手段将已充满模具带走、未充满的第二模具8停靠待充型位置,为有效转移金属液凝固以及开合模具所需时间对整体生产的效率影响,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I)初始阶段,回转平面上模具均未充型,各模具装配完毕。
[0017](2)回转装置I将第一模具7回转到待充型位置,回转装置I下降,浇口 5与升液管3有效连接,可控开关装置6打开,开始充型。
[0018](3)充型结束后,可控开关装置6关闭,回转装置I上升,浇口 5与升液管3脱离连接,之后回转,将未充型的第二模具8带到待充型位置,重复(2)、(3)动作。
[0019]本发明利用转移模具的方法,实现已充型和未充型模具转换,进而“转移”铸件冷凝、模具开合时间。
[0020]可控开关装置6必须是可控的,保证充型前打开、充型结束后闭合,且闭合后的模具不发生金属液泄漏。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1)当低压铸造充满第一个模具之后,转移已充满的第一个模具,将未充满的第二个模具带到充型位置,进行第二个模具充型,(2)在对未充满的模具的充型过程中,对已充满且凝固的模具进行开合模,(3)重复(I)、(2)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模具转移提高低压铸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步骤开始前,首将未充型的第一、二模具放置在回转装置的回转平面上进行装配,装配完毕后,回转装置将第一模具回转到待充型位置,回转装置下降,浇口与升液管连接,可控开关机构打开,开始第一步骤对第一模具进行充型;充型结束后,可控开关机构关闭,回转装置上升,浇口与升液管脱离连接,之后回转装置回转,将未充型第二模具带到待充型位置。
【文档编号】B22D18/04GK103722152SQ20141000025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胡鹏, 胡春燕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