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铝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38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容器铝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加工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容器铝箔;本实用新型的容器铝箔,有效克服金属铝延伸率低这一问题,不易出现开裂、针孔问题,使用较为安全可靠;包括铝箔层,铝箔层由3003铝合金制成。
【专利说明】容器铝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加工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容器铝箔。

【背景技术】
[0002] 容器铝箔是一种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导热性能较好的并压延成薄片状的烫印 材料,主要应用于容器的制造以及加温材料的使用,如民航用的餐盒;现有技术的容器铝 箔,主要为一层压延的金属铝薄片,然而由于金属铝质地柔软,因而具有延伸率较低(低于 13%和15% )的问题,进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容器铝箔容易出现开裂、针孔等问题,带来较大 的使用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克服金属铝延伸率低这一问题, 不易出现开裂、针孔问题,使用较为安全可靠的容器铝箔。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容器铝箔,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为3003铝合金铝箔层。
[0005] 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层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相互贴合。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与下层之间间隔并均匀设置有粘黏斑,所述上层与下层通过 所述粘黏斑相互贴合在一起。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与下层之间沿所述铝箔层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有熔融带,所述 上层与下层通过所述熔融带相互贴合在一起。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层的长边边缘翻折为翻折边,所述翻折边翻折后与所述铝箔 层相互熔融在一起。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3003铝合金,可以使容器铝箔 实现抗拉强度:130?150MPa,伸长率:(产品厚度0.02?0.1mm)彡8.0% ;(产品厚度 0· 1mm)彡13.0%或(产品厚度(λ 1?0.2mm)彡15.0%,有效克服金属铝延伸率低这一 问题;同时由于设置了上层和下层,并通过粘黏斑的方式相互粘黏,可以在不影响铝箔厚度 的前提下,实现上层和下层的贴合,即使上层或下层中的一个出现针孔,也不会影响密闭效 果,更不会因为针孔出现开裂的问题;除此之外,熔融带可以使上层和下层间隔位置以熔融 的方式粘黏,及时出现裂缝或撕裂的情况,至熔融带的位置也会停止,翻折边则有效防止铝 箔边缘开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铝箔,包括铝箔层1,铝箔层为3003铝合 金铝箔层;铝箔层1包括上层11和下层12,上层和下层相互贴合;上层11与下层12之间 间隔并均匀设置有粘黏斑2,上层11与下层12通过粘黏斑2相互贴合在一起;上层11与 下层12之间沿铝箔层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有熔融带3,上层与下层通过熔融带相互贴合在一 起;铝箔层1的长边边缘翻折为翻折边4,翻折边4翻折后与铝箔层相互熔融在一起;采用 3003铝合金,可以使容器铝箔实现抗拉强度:130?150MPa,伸长率:(产品厚度0.02? 0· 1mm)彡8.0% ;(产品厚度0· 1mm)彡13.0%或(产品厚度0· 1?0.2mm)彡15.0%,有 效克服金属铝延伸率低这一问题;同时由于设置了上层和下层,并通过粘黏斑的方式相互 粘黏,可以在不影响铝箔厚度的前提下,实现上层和下层的贴合,即使上层或下层中的一个 出现针孔,也不会影响密闭效果,更不会因为针孔出现开裂的问题;除此之外,熔融带可以 使上层和下层间隔位置以熔融的方式粘黏,及时出现裂缝或撕裂的情况,至熔融带的位置 也会停止,翻折边则有效防止铝箔边缘开裂。
[0014] 容器铝箔(3003-H24)生产技术方案如下:
[0015]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产品化学成分确定-配料计算-备料、投料-熔炼-精 炼-铸轧-冷轧开坯-均匀化退火-冷粗轧-重卷切边-中间退火-冷精轧-拉矫切边-箔 轧-分切-成品退火-检验、包装。
[0016] 容器铝箔关键生产工序为:化学成分确定、熔炼、精炼、铸轧、均匀化退火(或中间 退火)、箔轧、成品退火等工序。各关键生产工序的技术要求如下:
[0017] 1、化学成分确定:采用企业内控标准控制3003合金成分:SiO. 05-0. 1, FeO. 6-0. 7, CuO. 05-0. 08, Mnl. 0-1. 15, MgO. 1,Ζη0· 1 ;A1 余量。
[0018] 2、熔炼:熔炼温度不超过800°C,各种固体料(铝锭、打包快、其他废料)采取合理 的降低烧损的措施,熔化后搅拌均匀,防止成分偏析,加入精炼剂在熔炼炉精炼,控制转炉 温度;
[0019] 3、精炼:按要求加入精炼剂在静置炉再次精炼,铝液静置15?20分钟,再经除气 箱除气、过滤,在流槽加入铝钛硼丝后,准备生产铸轧卷;
[0020] 4、铸轧:精炼后的铝业注入倾斜式铸轧机生产铸轧板(铸轧卷),通过控制铸轧工 艺参数(前箱温度及液位、铸轧速度等),来控制铸轧组织及铸轧板尺寸公差及表面质量。
[0021] 5、均匀化退火:经冷轧开坯轧制到4. 0厚度的冷轧卷在40吨退火炉上进行均匀化 退火;
[0022] 6、箔轧:经冷轧厂生产的厚度0. 15?0. 35mm的冷轧卷,在铝箔轧机上轧制到成品 厚度(如 〇· 〇54、0· 〇57、0· 〇68、0· 〇7、0· 1、0· 135臟等)
[0023] 7、成品退火:退火目标:抗拉强度130?150MPa,延伸率彡10. 0%、或13. 0%或 15.0% (对不同厚度采用不同延伸率标准);并且退火时,兼顾铝箔表面除油。
[0024] 对于不同厚度的容器铝箔,中间退火过程有所不同:
[0025] 1、厚度0· 07?0· 135mm的容器铝箔产品的生产:冷轧厚度4. 0mm时均退(均匀化 退火570°C X25h)、以后不再中间退火,成品退火工艺(180°C X10h+265X60h)。
[0026] 2、厚度0.036?0.068mm的容器铝箔产品的生产:冷轧厚度4.0mm时均退 (570 °C X 25h)、并冷轧厚度1. 0_时中退(520 °C X 9h+420°C X 6h),再加成品退火 (18(TC X10h+260X60h)。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容器铝箔,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为3003铝合金铝箔层,所述铝 箔层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相互贴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与下层之间间隔并均匀设置 有粘黏斑,所述上层与下层通过所述粘黏斑相互贴合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与下层之间沿所述铝箔层长 边方向间隔设置有熔融带,所述上层与下层通过所述熔融带相互贴合在一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长边边缘翻折为翻折边, 所述翻折边翻折后与所述铝箔层相互熔融在一起。
【文档编号】C22C21/00GK203888296SQ201420054037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林声赟, 南大勇, 郑建鹏 申请人:广西百色兴和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