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29190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包括砂轮机、砂轮、直角台板、立柱、拖板、丝杆、手柄和底板,砂轮机以固接方式设置在底板上,砂轮机的转轴上设有砂轮,底板上设有燕尾槽,拖板下平面上设有燕尾体,底板与拖板以燕尾槽轨道方式活配,拖板与丝杆以螺纹方式活配,丝杆右端设有手柄,拖板上设有立柱,立柱上平面与砂轮水平线的夹角,设为等于工件倒角之半的斜面,立柱上设有直角台板,直角台板和砂轮水平线的夹角与工件的倒角相等,直角台板的直角处设有一个半径比砂轮半径大3毫米、宽度比砂轮宽度宽1.5~2.5毫米的通槽。其效果是:方便实用,倒出的棱边均匀平直,挺括美观,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属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工序中,零件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是倒角去毛刺,由于没有一种专门的倒角机械和工具,所以传统的倒角工艺一直还是手工倒角方法,这种倒角方法落后,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倒角不均匀,质量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包括砂轮机、砂轮、直角台板、立柱、拖板、丝杆、手柄和底板,砂轮机以固接方式设置在底板上,砂轮机的转轴上设有砂轮,底板上设有燕尾槽,拖板下平面上设有燕尾体,底板与拖板以燕尾槽轨道方式活配,拖板与丝杆以螺纹方式活配,丝杆右端设有手柄,拖板上设有立柱,立柱上平面与砂轮水平线的夹角,设为等于工件倒角之半的斜面,立柱上设有直角台板,直角台板和砂轮水平线的夹角与工件的倒角相等,直角台板的直角处设有一个半径比砂轮半径大3毫米、宽度比砂轮宽度宽1.5?2.5毫米的通槽。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实用,倒出的棱边均匀平直,挺括美观,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参照附图1可知,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包括砂轮机1、砂轮2、直角台板4、立柱5、拖板6、丝杆7、手柄8和底板9,砂轮机I以固接方式设置在底板9上,砂轮机I的转轴上设有砂轮2,底板9上设有燕尾槽,拖板6下平面上设有燕尾体,底板9与拖板6以燕尾槽轨道方式活配,拖板6与丝杆7以螺纹方式活配,丝杆7右端设有手柄8,拖板6上设有立柱5,立柱5上平面与砂轮2水平线的夹角,设为等于工件3倒角之半的斜面,立柱5上设有直角台板4,直角台板4和砂轮2水平线的夹角与工件3的倒角相等,直角台板4的直角处设有一个半径比砂轮2半径大3毫米、宽度比砂轮2宽度宽1.5?2.5毫米的通槽。倒角时,先将工件3放置在直角台板4上,用来确定直角台板4与砂轮2的位置关系,操作者摇动手柄8,带着丝杆7转动,随着丝杆7的转动,与丝杆7螺纹方式活配的拖板6作左右移动,从而带着直角台板4和放置在直角台板4上的工件3作左右移动,当直角台板4与砂轮2之间的间隙为3毫米时,停止进给并将拖板6定位锁紧,启动砂轮机I,操作者手握工件3并在直角台板4上作前后拖移,这样一条倒角边就被倒角好,再进行下一条边的倒角,直至多面体零件的所有边全部倒角好为止。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面体零件倒角装置,包括砂轮机(I)、砂轮(2)、直角台板(4)、立柱(5)、拖板(6)、丝杆(7)、手柄(8)和底板(9),其特征在于:砂轮机(I)以固接方式设置在底板(9)上,砂轮机(I)的转轴上设有砂轮(2),底板(9)上设有燕尾槽,拖板(6)下平面上设有燕尾体,底板(9)与拖板(6)以燕尾槽轨道方式活配,拖板(6)与丝杆(7)以螺纹方式活配,丝杆(7)右端设有手柄(8),拖板(6)上设有立柱(5),立柱(5)上平面与砂轮(2)水平线的夹角,设为等于工件(3)倒角之半的斜面,立柱(5)上设有直角台板(4),直角台板(4)和砂轮(2)水平线的夹角与工件(3)的倒角相等,直角台板(4)的直角处设有一个半径比砂轮(2)半径大3毫米、宽度比砂轮(2)宽度宽1.5?2.5毫米的通槽。
【文档编号】B24B9/00GK203804711SQ201420171703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舒清华 申请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