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155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包含容器一和容器二,所述容器一和容器二均伸出一个管道,二者均伸出的管道为如下结构,交汇后再分开,并将该结构重复实现一次以上,最后连通入汇合总管,所述汇合总管连通入汇合容器。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自出容器一和容器二后高度逐渐降低。有益效果:微观局部操作,往复循环,不用动力,直接利用重力势能进行操作,混合效果好,成本低。
【专利说明】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混合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0003] 1.无对冲的循环结构,都是罐混合;
[0004] 2.没有充分利用重力势能;
[0005] 3.都是大量物料统一搅拌,难以微观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强大的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具 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7]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 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容器一和容器二,所述容器一 和容器二均伸出一个管道,二者均伸出的管道为如下结构,交汇后再分开,并将该结构重复 实现一次以上,最后连通入汇合总管,所述汇合总管连通入汇合容器。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 自出容器一和容器二后高度逐渐降低。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汇合总管的直径等于容器一和容器二各自 伸出的管道的直径。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汇合总管的直径大于容器一和容器二各自 伸出的管道的直径。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 位于底板上,所述底板倾斜放置。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板位于转轴上且能随着转轴转动,所述 转轴为调整电机的转轴,所述调整电机水平放置,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 的结构的构成管道均为软管。
[0014]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微观局部操 作,往复循环,不用动力,直接利用重力势能进行操作,混合效果好,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俯视不意图;
[0017] 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8] 1.容器一;2.容器二;3.对冲管道;4汇合总管;5.汇合容器;6.底板;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0020] 结合图1 ;
[0021] 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容器一和容器二,所述容器一 和容器二均伸出一个管道,二者均伸出的管道为如下结构,交汇后再分开,并将该结构重复 实现一次以上,最后连通入汇合总管4,所述汇合总管4连通入汇合容器5。本处的技术方 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管道的对冲,使得流体在管道的交汇处进行混杂,不 用外力进行搅拌即可微观局部进行混合,实现微观混合操作。循环多次,就是多次混合进行 混匀。
[0022] 作为对比,有时两种物料需要混合的时候需要时间和工具,而本专利的循环结构 能够边混合边输送出混合物料,实现边成产边出产,而现有技术是不可能实现这个效果的。 开创性地多功能合一。
[0023] 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自出容器一和容器二后高度逐渐 降低。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在于,充分利用重力势能,不用叶片搅拌 了。
[0024] 成本大大降低,省掉了电机成本和叶片的维护成本,还省掉了电机的成本,混合效 果是部分细节混合,实现微量操作和宏观操作的结合。
[0025] 所述汇合总管4的直径等于容器一和容器二各自伸出的管道的直径。本处的技术 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阻滞效果,流出速度减少,让流体在对冲的时候, 充分混合。做一个简单对比,现有技术的电力成本是存在的,而本专利的电力成本为零。
[0026] 所述汇合总管4的直径大于容器一和容器二各自伸出的管道的直径。本处的技术 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在于,不同于以上的阻滞效果,本处提供了流畅流动的基本 结构。
[0027]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2和图3 ;
[0028] 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位于底板6上,所述底板6倾斜放 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实现方式,实现倾斜 的布置。
[0029] 所述底板6位于转轴7上且能随着转轴7转动,所述转轴为调整电机的转轴,所述 调整电机水平放置,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的构成管道均为软管。 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在于,使得底板6能够转动,改变倾斜角度,因为 不同的流体的流动性不同,并且角度可以修改,也可以改变流动速度,进一步改变混合效 果。
[0030]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该种混合结构的管道是能够单独作为申报专利的对象的,因 为其是单独的可出售的对象单体。
[0031] 另外,本专利不仅仅能够配置防沉淀磷化液液,还能配置其他物料。
[00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 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容器一和容器二,所述容器一和 容器二均伸出一个管道,二者均伸出的管道为如下结构,交汇后再分开,并将该结构重复实 现一次以上,最后连通入汇合总管(4 ),所述汇合总管(4 )连通入汇合容器(5 )。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实现 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自出容器一和容器二后高度逐渐降低。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合总管 (4)的直径等于容器一和容器二各自伸出的管道的直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合总管 (4)的直径大于容器一和容器二各自伸出的管道的直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实现 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位于底板(6)上,所述底板(6)倾斜放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冲管道防沉淀磷化液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 位于转轴(7 )上且能随着转轴(7 )转动,所述转轴为调整电机的转轴,所述调整电机水平放 置,所述重复实现一次以上的交汇后再分开的结构的构成管道均为软管。
【文档编号】C23C22/73GK203878216SQ20142030410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柯美铭 申请人:西安汇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