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设置于高炉的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包括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其中,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并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所述第三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三气动球阀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手动球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稳压装置,便于控制喷吹罐的罐内压力。
【专利说明】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的煤粉喷吹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代高炉煤粉喷吹系统一般为并罐式(并列式喷吹罐)与主管加分配器喷吹式,所喷吹的煤种为爆炸性烟煤或以烟煤为基础的混合煤。喷吹系统作为高炉炼铁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由煤粉仓的煤粉入口装入煤粉,最终由高炉风口的煤粉喷枪喷出,从而满足高炉炼铁的需要。
[0003]喷吹系统一般由煤粉仓、喷吹罐、混合器、增压器、分配器、煤粉输送主管和喷吹支管以及相关阀门等组成。
[0004]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喷吹系统的一部分。在等待向高炉中喷人煤粉期间,喷吹罐内充入定量的流化氮气,该流化氮气进入后,喷吹罐将会产生瞬时压力波动,这会对喷吹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缓解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喷吹罐与煤粉仓(图中未示出)之间设置稳压装置。如图中所示,该稳压装置包括第一管路I以及第二管路3,二者呈并联关系,第二管路3的内径小于第一管路I的内径,第一管路I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2,第二管路3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4,第一气动球阀2以及第二气动球阀4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设定开启压力,以便在等待喷吹期间,第一气动球阀2或第二气动球阀4(主要是第二气动球阀)处于开启状态,喷吹罐内的气体可以泄压到煤粉仓。
[0005]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稳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6](I)第二气动球阀动作频繁,磨损严重、泄露、卡阻严重,进而导致该类阀门寿命不长,而当该阀门损坏时,则容易影响高炉炼铁的稳定性;
[0007](2)第二气动球阀的口径较大,在其开启的瞬间,容易造成喷吹罐内压力波动,影响煤粉喷吹。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其能够便于控制高炉喷吹罐的压力。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设置于高炉的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包括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其中,该稳压装置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并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所述第三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三气动球阀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手动球阀。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管路内设置有压力平衡板,所述压力平衡板上开设有节流孔。
[0011]优选地,所述压力平衡板为SUS303不锈钢板。
[0012]优选地,所述节流孔为沉孔,其靠近所述喷吹罐一侧孔径大于靠近所述煤粉仓一侧孔径,所述沉孔内设置有衬垫。
[0013]优选地,所述衬垫为陶瓷衬垫。
[0014]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增设第三管路,该第三管路的内径小于第二管路的内径,在该第三管路上设置第三气动球阀,该第三气动球阀可以与现有稳压装置的控制单元相连,以便通过控制单元设置该第三气动球阀的开闭连锁。在第三气动球阀的两端均设置手动球阀,可以当第三气动球阀由于频繁开启与关闭而损坏时,关闭该第三气动球阀,以便检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喷吹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中压力平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安装有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设置于高炉的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以便当喷吹罐等待向高炉喷吹煤粉期间控制喷吹罐的罐内压力,即当喷吹罐内压力过高时,通过该稳压装置将其释放到煤粉仓中。
[002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包括第一管路I以及与第一管路I并联的第二管路3,二者的一个并联端部与喷吹罐(图中未标示)连通,另一个并联端部与煤粉仓(图中未标示)连通。第二管路3的内径小于第一管路I的内径,第一管路I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2,第二管路3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4,当然,还可以在第一管路I以及第二管路3上设置其他的手动阀门。其中,该稳压装置还包括第三管路5,第三管路5的内径小于第二管路3的内径,第三管路5与第一管路I以及第二管路3并联,第三管路5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8,第三管路5上位于第三气动球阀8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手动球阀6。该第三气动球阀8可以接入现有的稳压装置的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控制单元对其开启压力进行设定,同时,将该第三气动球阀8的工作状态返回至控制单元。当喷吹罐等待向高炉内喷吹煤粉时,该第三气动球阀8打开,减小罐内的压力波动;当喷吹罐开始向高炉内喷吹煤粉时,该第三气动球阀8关闭。
[0022]在第三气动球阀8的两端均设置手动球阀6,可以便于对该第三气动球阀8进行检修、更换,此时,可以采用第二气动球阀4调节喷吹罐的罐内压力。
[0023]参见图4并结合图3,为便于控制第三管路5的排气流量,第三管路5内设置有压力平衡板7,压力平衡板7上开设有节流孔(图中未标示)。
[0024]由于压力平衡板7要经过高速煤粉气流的冲刷,故其应该具备较高的耐磨性。作为优选,压力平衡板7为SUS303不锈钢板,其直径可以选择为10?12mm,厚度可以选择为20mm左右。
[0025]前述的节流孔为沉孔,其靠近喷吹罐一侧孔径大于靠近煤粉仓一侧孔径,如图中所示,该沉孔内设置有衬垫9,该衬垫9的形状与该沉孔的形状相匹配,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将二者连接。作为优选方式,衬垫9为陶瓷衬垫,其使用寿命高。
[0026]本实用新型的稳压装置,可以大大减少第二气动球阀4的动作次数,保证第二气动球阀4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够便于维持喷吹罐的罐内压力。
[00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设置于高炉的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包括第一管路以及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并联,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所述第三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三气动球阀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手动球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内设置有压力平衡板,所述压力平衡板上开设有节流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板为SUS303不锈钢板。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为沉孔,其靠近所述喷吹罐一侧孔径大于靠近所述煤粉仓一侧孔径,所述沉孔内设置有衬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并列式喷吹罐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为陶瓷衬垫。
【文档编号】C21B7/00GK203976823SQ20142034637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任玉军, 李龙, 孙桂山, 张洪元, 樊坤, 张建军, 刘兆康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