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磨抛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025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石材打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磨抛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石材制品的美观除了造型和颜色之外,还反映在产品的光泽度上。石材制品的表面光泽度主要由磨削和抛光两道工艺决定,是整个石材制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时间最长、加工成本最高的工艺部分。

建筑上常用的板状和条状石材制品,如地砖、墙砖及线条等,均属于系列化规格化产品,而且生产批量较大,基本采用全自动连续石材磨机和定厚抛光机进行加工,实现了规格化板材或线条的流水线生产。针对块状石材制品,如墓碑石等高档次工艺石材,一般都是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大都属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很难形成流水线式的作业;同时,其对表面光泽度的要求通常高于90度,而且需要对至少五个表面进行磨抛加工。目前国内对于这类异型石材制品的表面磨抛仍以手工为主,采用摇臂式手扶磨机等设备进行加工,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磨抛压力难于控制,容易产生磨抛不均匀,表面加工精度、平整度差,严重影响石材制品的质量。

近年来,为适应中小石材加工企业的需求,国内外石材机械企业相继开发出桥式单头磨机、桥式多头磨机、全自动门型研磨机等自动化加工设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需要人工进行数控编程;一次加工过程中只能完成单件石材、或多件材质及规格相同的石材的磨抛加工,因此效率较低、成本高、难以形成批量。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为块状异型石材多规格、多工件自动化磨抛加工的设备,也未见相关专利产品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磨抛工艺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磨抛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磨抛装置由一个底架、两个端架、一个大梁以及若干个磨头组成;底架部装连接两个滚筒,通过滚筒旋转带动输送带输送板料,左右端架固定在底架左右两端,端架中间部分与大梁通过线性滑轨配合,伺服电机驱动传动轴使得大梁在端架上面前后移动,磨头组件固定在大梁上面,它采用数控技术从而实现对大理石板材连续的自动磨抛,磨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上胶粉,上胶粉工位对左端架中的空夹具进行上胶粉,其中左端架中的上胶粉工位与右端架中的进料工位用转动装置连接;

b、磨抛处理,大梁在端架上面前后移动,使其依次经由磨削工位、第一抛光工位及第二抛光工位并在磨轮、抛轮及抛盘上进行磨抛;

c、转接,转接配合工位将石材从左端架中夹持有石材的夹具转接至右端架中的空夹具上,其中右端架中的空夹具是经由右端架中上胶粉工位进行上胶粉处理;

d、刷胶粉,其中左端架中的刷胶粉工位与右端架中的上胶粉工位用转动装置连接,用于对经由转接配合工位转接过后的空夹具进行刷胶粉,右端架中的刷胶粉工位设于转接配合工位与磨削工位之间的位置处,用于对经由转接配合工位转接过后的夹持有珠坯的夹具进行刷胶粉。

进一步的,所述磨头多达24个。

进一步的,所述大梁上设有三点式浮动压力自动调节机构,可实现对超薄板的自动磨抛。

进一步的,端架和大梁通过直线滑轨来配合。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它采用数控技术从而实现对大理石板材连续的自动磨抛,其磨抛质量好且生产效率高、是如今石材业技术升级换代的主要装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精度磨抛工艺及装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高精度磨抛工艺及装置,磨抛装置由一个底架、两个端架、一个大梁以及若干个磨头组成;底架部装连接两个滚筒,通过滚筒旋转带动输送带输送板料,左右端架固定在底架左右两端,端架中间部分与大梁通过线性滑轨配合,伺服电机驱动传动轴使得大梁在端架上面前后移动,磨头组件固定在大梁上面,它采用数控技术从而实现对大理石板材连续的自动磨抛,磨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上胶粉,上胶粉工位对左端架中的空夹具进行上胶粉,其中左端架中的上胶粉工位与右端架中的进料工位用转动装置连接;

b、磨抛处理,大梁在端架上面前后移动,使其依次经由磨削工位、第一抛光工位及第二抛光工位并在磨轮、抛轮及抛盘上进行磨抛;

c、转接,转接配合工位将石材从左端架中夹持有石材的夹具转接至右端架中的空夹具上,其中右端架中的空夹具是经由右端架中上胶粉工位进行上胶粉处理;

d、刷胶粉,其中左端架中的刷胶粉工位与右端架中的上胶粉工位用转动装置连接,用于对经由转接配合工位转接过后的空夹具进行刷胶粉,右端架中的刷胶粉工位设于转接配合工位与磨削工位之间的位置处,用于对经由转接配合工位转接过后的夹持有珠坯的夹具进行刷胶粉。

磨头多达24个。

大梁上设有三点式浮动压力自动调节机构,可实现对超薄板的自动磨抛。

端架和大梁通过直线滑轨来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