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边辊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46415发布日期:2019-02-22 2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边辊,包括辊身、上辊颈和下辊颈,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与下辊颈的化学成分一致,其中辊身与下辊颈的化学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

C 2.8~3.6%、Si 0.6~2.0%、Mn 0.3~0.7%、Cr 0.3~1.0%、Ni 1.0~3.0%、Mo 0.2~0.7%、Re 0.05~0.1%、Mg ≥0.04%、P ≤0.04、S ≤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辊颈的化学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

C 2.8~3.6%、Si 1.3~2.0%、Mn 0.3~1.0%、Cr 0.1~0.6%、Ni 0.2~1.2%、Re 0.1%、P ≤0.04、S ≤0.04,其余的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边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工艺步骤:

a)造型:采用复合砂箱的方式,辊身采用金属型砂箱,上辊颈、下辊颈采用石英砂粘土造型,其中上辊颈的造型过程中在指定的位置放置两个枝子,用于标识一次停流位置和二次停流位置;

b)熔炼:在中频炉中进行冶炼,辊身、上辊颈、下辊颈的材质均为球墨铸铁;

辊身与下辊颈的冶炼工艺为:冶炼温度为1440~1540℃,出炉前往铁水中加入孕育剂、球化剂和变质剂,对铁水进行孕育处理、球化处理以及变质处理;

上辊颈的冶炼工艺为:冶炼温度为1450~1550℃,出炉前在铁水中加入孕育剂和球化剂,对铁水进行孕育处理和球化处理;

c)浇注,采用底注式浇注,且上辊颈铁水分两次浇注,当辊身铁水熔炼完毕后,在1270℃~1350℃时将辊身铁水从漏斗浇入型腔,同时出炉上辊颈第一炉铁水,当辊身铁水浇注至第一个枝子的位置时,停止浇注辊身铁水,立即从冒口浇入上辊颈第一炉铁水,其浇注温度为1430℃-1480℃;当浇注到第二个枝子时,停止浇注,使用木棍将渣子捅散,并将渣子舀出,采用发热剂进行发热,每隔5分钟发热一次,10到15分钟后浇注上辊颈第二炉铁水,温度为1400℃~1450℃,待浇注结束后,覆盖蛭石粉进行保温;

d)开箱及热处理:常温冷却至200~320℃开箱,待铸件冷却室温后进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边辊,其特征在于:辊身与下辊颈的化学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

C 2.9~3.1%、Si 0.6~1.0%、Mn 0.3~0.45%、Cr 0.3~0.5%、Ni 1.0~1.5%、Mo 0.2~0.4%、Re 0.05~0.06%、Mg ≥0.04%、P ≤0.04、S ≤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辊颈的化学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

C 3.0~3.5%、Si 1.4~1.8%、Mn 0.4~0.8 %、Cr 0.2~0.4%、Ni 0.3~1.0%、Re 0.1%、P ≤0.04、S ≤0.04,其余的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第一枝子的高度为:上辊颈砂箱高度与上辊颈净高度之差;第二枝子的高度为:上辊颈砂箱高度减去上辊颈净高度和加工余量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辊身和下辊颈铁水中加入的孕育剂为75硅铁,添加量为铁水总量的0.4~1.0%,球化剂为镍镁合金,添加量为铁水总量的0.6~1.0%,变质剂为稀土,添加量为铁水总量的0.2~0.4%;

上辊颈铁水中加入的孕育剂为75硅铁,添加量为铁水总量的0.4~1.0%,球化剂稀土镁硅铁合金,添加量为铁水总量的1.0~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万能轧机的球墨铸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热处理工艺为:以20~3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0-550℃保温3~4h后炉冷至室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