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抛光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08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抛光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金属抛光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金属抛光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生产厂家进行金属抛光工艺时免不了使用酸性溶液,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金属两酸抛光技术,所需抛光槽包括两酸主槽和水洗槽,两酸主槽内盛有以磷酸和硫酸为主要成份的槽液。金属抛光时,将待抛光工件移入不断加热的两酸主槽,其表面与硫酸发生强烈的酸性浸蚀反应,金属表面一层薄层被溶解除去,从而达到抛光效果。

使用过后的酸性溶液一般采用酸碱中和法处理后排出。酸碱中和法成本低,常用的碱性药剂是石灰、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或白云石剂,但选择碱性药剂时,不仅需要考虑其本身的溶解性、反应速度、成本、二次污染、使用方便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它本身中和产物的性状、数量及处理费用等因素,不利于金属生产厂家长远发展。

另外,在金属两酸抛光技术过程中,金属在温度较高的两酸主槽槽液中发生强烈酸性侵蚀反应,该反应实质为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进一步提高金属温度。而金属在两酸主槽抛光并移出后,其表面粘有较多槽液,需进行槽液滴流以清理表面的槽液,但金属的滴流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表面流痕等不良现象,因此金属需快速移入水洗槽冷却并去除槽液。可是滴流时间过短,金属表面依然粘有较多槽液,槽液被带入水洗槽后,会造成两酸主槽内的槽液逐渐减少,而水洗槽内水的酸性不断增强,影响水洗槽的金属水洗效果。因此,在连续生产中,需不断向两酸主槽补充酸液,水洗槽则需不断更换槽中的淡水,从而增加槽液的生产成本并浪费较多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抛光后的酸溶液循环利用、大大节约酸溶液和净水资源的金属抛光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抛光的金属移入混有一定比例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槽液且槽液温度保持在95℃~105℃的主槽中抛光,抛光完毕后,金属转移至副槽;

(2)金属在混有一定比例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槽液且槽液温度在35℃~45℃的副槽中降温,金属在副槽槽液中浸泡降温完毕后,金属移出副槽槽液并在副槽上方滴漏,使大部分粘在金属表面的溶液返回主槽和副槽;

(3)副槽滴漏后的金属移进装有净水的回收槽中稀释其表面的溶液,稀释后,金属移出净水并在回收槽上方滴漏;

(4)回收槽中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溶液进行一系列回收处理,处理后达标的溶液回用至主槽和副槽;

(5)滴漏完毕后的金属放入水洗槽中洗涤。

进一步地,步骤(3)中当回收槽溶液浓度达到1.6g/L,溶液抽至反应釜进行蒸发,当蒸发使溶液浓度达到1.8g/L,溶液抽至冷却槽冷却,溶液温度降至30℃-40℃并让铝离子沉淀后,抽取冷却槽上方的槽液返回主槽和副槽使用。

进一步地,回收槽包括第一回收槽、第二回收槽以及第三回收槽,金属均在三个回收槽中进行稀释和滴漏工序,过程按序经过第一回收槽、第二回收槽以及第三回收槽,第一回收槽槽液达到回收浓度抽走后,第二回收槽槽液抽往第一回收槽,第三回收槽槽液抽往第二回收槽,被抽走槽液的第三回收槽加上相应的净水。

进一步地,出现在回收槽槽底的铝离子沉淀物清理掉不能抽走。

进一步地,槽液在反应釜中搅拌,温度控制在135℃~1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在主槽抛光后增加副槽降温工艺,对温度较高并粘有主槽槽液的金属进行迅速降温,有效缓解金属表面强烈的氧化反应;当金属通过副槽而使温度降至相对较低的范围后,移至副槽上方进行滴漏,使大部分粘在金属表面的槽液回用至主槽和副槽,之后金属进入装有净水的回收槽中稀释并在回收槽上方滴漏,进一步除掉粘在金属表面的槽液,然后在反应釜和冷却槽的配合下加快把溶液回收至主槽和副槽,使含有磷酸和硫酸的槽液重复利用,防止主槽槽液被直接带入水洗槽内浪费,同时也因金属带进水洗槽中槽液的量减少,减少了水洗槽中净水的使用量,大大节约了净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金属抛光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回收槽溶液的回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属抛光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抛光的金属移入混有一定比例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槽液且槽液温度保持在100℃的主槽中抛光,抛光完毕后,金属转移至副槽;

(2)金属在混有一定比例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槽液且槽液温度在40℃的副槽中降温,金属在副槽槽液中浸泡降温完毕后,金属移出副槽槽液并在副槽上方滴漏,使大部分粘在金属表面的溶液返回主槽和副槽;

(3)副槽滴漏后的金属按序均在装有净水的第一、二、三回收槽中稀释粘在其表面的槽液,并在该三个回收槽上方滴漏,当第一回收槽中溶液密度达到1.6kg/L,溶液抽至反应釜,而第一回收槽槽底的铝离子沉淀物清理掉不能抽走,同时,第二回收槽槽液抽往第一回收槽,第三回收槽槽液抽往第二回收槽,被抽走槽液的第三回收槽加上相应的净水;到达反应釜的溶液在反应釜中搅拌,加快蒸发速度,槽液的温度控制在130℃,当蒸发使溶液浓度达到1.8kg/L,溶液抽至冷却槽冷却,溶液温度降至30℃-40℃并让铝离子沉淀后,抽取冷却槽上方的槽液返回主槽和副槽使用;

(4)滴漏完毕后的金属表面粘有的槽液,其含量小于等于5%,金属放入水洗槽中洗涤。

本实施例在主槽抛光后增加副槽降温工艺,对温度较高并粘有主槽槽液的金属进行迅速降温,有效缓解金属表面强烈的氧化反应;当金属通过副槽而使温度降至相对较低的范围后,移至副槽上方进行滴漏,使大部分粘在金属表面的槽液回用至主槽和副槽,途经装有净水的第一、二、三回收槽时,粘在金属表面的槽液在三个回收槽中不断被稀释,少部分的溶液也流回该三个回收槽中,在反应釜和冷却槽的配合下加快把溶液回收至主槽和副槽,使含有磷酸和硫酸的槽液重复利用,防止主槽槽液被直接带入水洗槽内浪费,绿色无污染,达到环保的标准;同时也因金属带进水洗槽中槽液的量减少,减少了水洗槽中净水的使用量,大大节约了净水资源。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