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的上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37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的上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的上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机器人夹持工件进行打磨作业,对夹取要求较高的工况下,一般都是由人工直接对机器人上下料,造成人机交互工作,易产生安全隐患,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并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的上下料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的上下料设备,包括机器人和上下料机,机器人安装在机器人底座上,所述的上下料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上部设置有至少三层上料平台,上料平台上设置有多个料盘,上料平台在动力机械作用下,可以面向机械人的一侧运动,上料平台背向机械人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的上料平台具有两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安装有放置平台,放置平台在平台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在支撑机构上滑动。

所述的上下料机上设置有操作机械人和上下料机的控制面板,上下料机顶部设置有安全警示灯。

所述的上下料机的底部设置有散热装置和气源过滤装置。

所述的上料平台上设置有工件识别机构和上料完好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换料速度快,换料精准、巧妙,节约了 人工操作是时间和强度。实现了打磨的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2-上下料机、3-机器人底座3、21-上料平台、22-安全防护装置、23-机架,24-控制面板,25-料盘、26-安全警示灯、27-气源过滤装置、28-散热装置、29-电气控制柜、210-放置平台,211-平台动力机构、212-支撑机构、213-上料完好识别装置、214-工件识别机构、215-平台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器人1和上下料机2,机器人1安装在机器人底座3上,所述的上下料机2包括机架23,机架23的底部设置有电气控制柜29,电气控制柜29上部设置有至少三层上料平台21,上料平台21上设置有多个料盘25,上料平台21在动力机械作用下,可以面向机械人1的一侧运动,上料平台21背向机械人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22,所述的上料平台21具有两个支撑机构212,支撑机构212上安装有放置平台210,放置平台210在平台动力机构211的作用下在支撑机构212上滑动。

所述的上下料机2上设置有操作机械人1和上下料机2的控制面板24,上下料机2顶部设置有安全警示灯26。

所述的上下料机2的底部设置有散热装置28和气源过滤装置27。

所述的上料平台21上设置有工件识别机构214和上料完好识别装置213。

在实际应用中,上下料机2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为机器人1自动上下 料,下部分为电气控制柜29。人工将一批工件放入上下料机2的料盘25中,给予相应上下料机2进行单层备料,由平台动力机构211将上料平台21推入上料位,机器人依次自动取料,作业完机器人1将放料入料盘25,上料平台21退回,人工换料,三层上料平台21实现交替作业,而工件识别机构214和上料完好识别装置213可以识别工作是否取出和放入,以使机械人1不会取出空料。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