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联轴节的模具。
背景技术:
联轴节,又名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起衔接作用。目前使用的汽车发动联轴节由主动连接部和从动连接部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连接部与主动轴固定联接,从动连接部与从动轴固定联接,主动连接部外形轮廓为方形,从动连接部外形轮廓为圆柱状,在主动连接部内设方形内沉孔,在保证联轴节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方形内沉孔的边与主动连接部方形轮廓边成45°±1°角,且必须严格保证。现有的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包括中模、上冲、下一冲、下二冲和芯棒,主动连接部外形轮廓由中模成型,从动连接部由下一冲与下二冲形成的腔成型,方形内沉孔和中孔由台阶芯棒成型。但是由于下二冲与下一冲配合处均为圆形,且必须有0.003-0.005mm配合间隙,安装模具时,下二冲和下一冲会发生相对转动,方形内沉孔的边与主动连接部方形轮廓边成45°±1°角就很难保证,造成联轴节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结构简单、实用,保证方形内沉孔的边与主动连接部方形轮廓边成45°±1°角,提高联轴节的合格率。
一种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包括下一冲和下二冲,其特点是所述下一冲沿内孔壁开设至少一导槽。导槽向下延伸至下一冲的下端面,导槽的长度为内孔长度的1/3-1/2;所述下二冲沿圆周面开设至少一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定位销,工作时定位销置于导槽内且实现定向移动,主动连接部外形轮廓由中模成型,从动连接部由下一冲与下二冲形成的腔成型,方形内沉孔和中孔由台阶芯棒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销为圆柱体,其固定端面呈圆弧面,圆弧半径与所述下一冲的内孔半径相一致,伸出端面呈半球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销的伸出端长度为所述导槽深度的1/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槽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或U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当在下二冲上安装一定位销,在下一冲对应位置开一导槽,定位销与导槽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03-0.005mm,确保下一冲在下二冲内只做轴向运动而不发生径向转动,从而保证了角度偏差,而且每一批次的产品角度一致性都能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方形联轴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方形联轴节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的配合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没有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
请结合参考图3,下面就通过给出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包括上冲1、中模2、下一冲3、下二冲4和芯棒5,所述下一冲沿内孔壁开设至少一导槽31。导槽向下延伸至下一冲3的下端面,导槽31的长度为内孔长度的1/3-1/2;所述下二冲4沿圆周面开设至少一通孔41,通孔中安装有定位销6,工作时定位销置于导槽内且实现定向移动,中模用于装填金属粉料,且实现联轴节7主动连接部外形轮廓成型,从动连接部由下一冲与下二冲形成的腔成型,方形内沉孔和中孔由台阶芯棒成型,上冲向下施加一个压力于粉料,形成主动连接部的上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6为圆柱体,其固定端面呈圆弧面,圆弧半径与所述下一冲3的内孔半径相一致,伸出端面呈半球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6的伸出端长度为所述导槽31深度的1/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槽31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或U形。
以上仅以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形联轴节粉末冶金模具,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