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PECVD石墨舟工艺点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过程中,硅片进行其表面镀膜工序时,需要将未镀膜的硅片插入PECVD真空镀膜设备的载片器上,目前,载片器通常采用如图8所示的石墨舟,具体操作过程是:将硅片插入石墨舟并通过石墨舟工艺点定位于其上,然后,将载有硅片的石墨舟放置在PECVD真空镀膜设备中,采用PECVD工艺对硅片进行镀膜。
现有的石墨舟工艺点主要由卡块和用于安装在石墨舟片安装孔中的柱体形安装部组成,卡块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安装部两端面上,卡块是自外向内渐缩的圆柱体,其端面与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面,卡块的根部与安装部的端面之间分别形成用于卡合硅片的卡槽。现有的石墨舟在使用到30run(次)时,会出现边缘发白现象,且到后期愈发严重,且在做MUL和NY工艺时,工艺点会烧焦,尤其是做MUL工艺时,工艺点烧焦加重,烧焦比例一度超过30%。因此在日常生产中,管式PECVD石墨舟维修及维护较为频繁,石墨舟长的工艺点较多,若仅靠人工拆卸,人工工作量非常大,拆卸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管式PECVD石墨舟维修及维护较为频繁,石墨舟长的工艺点较多,若仅靠人工拆卸,人工工作量非常大,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管式PECVD石墨舟工艺点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PECVD石墨舟工艺点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舟输送装置、工艺点推出装置和工艺点收纳装置,所述工艺点推出装置设置在所述石墨舟输送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工艺点收纳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石墨舟输送装置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舟输送装置包括石墨舟固定夹具和驱动石墨舟固定夹具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石墨舟固定夹具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上。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固定石墨舟,所述石墨舟固定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有直角开口,两个所述安装块对称设置,所述底板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钉,所述底板上开有若干与石墨舟上的工艺孔相对应的工艺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点推出装置包括导向装置和推出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推出装置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和驱动导向板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导向板上开有若干导向孔,若干所述导向孔与石墨舟上的工艺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推出装置包括推板和驱动推板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推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石墨舟上的工艺孔相对应的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导向孔同轴心。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所述移动装置为丝杆驱动装置,包括丝杆,丝杆转动装置、具有滑槽的导轨和滑块,所述丝杆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内。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升降装置为推动缸。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便于拆卸后的工艺点的收集,所述工艺点收纳装置为收纳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石墨舟固定夹具和驱动石墨舟固定夹具移动的移动装置,在石墨舟固定夹具上安装固定好装有工艺点的石墨舟后,使用移动装置将固定好的石墨舟移动到导向板的正下方,导向板通过升降装置下移到与石墨舟上工艺点的上表面接触,最后通过工艺点推出装置将工艺点推出石墨舟的工艺孔,全部工序均通过机器自动完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拆卸效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舟输送装置与导向装置的三维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舟固定夹具与石墨舟的三维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舟固定夹具的三维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板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板的三维示意图;
图8是石墨舟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安装块,3.直角开口,4.螺钉,5.工艺通孔,6.导向板,7.导向孔,8.收纳箱,9.推板,10.推杆,11.丝杆,12.导轨,13.电机,14.升降气缸,15.底座,16.支架,17.横梁,18.石墨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管式PECVD石墨舟工艺点拆卸装置,包括底座15,底座15上设有两条平行导轨12,丝杆11转动安装在底座15上,丝杆11通过电机13驱动转动,丝杆11上传动安装滑块,滑块上固定安装底板1,如图3所示。两个底板1间隔安装,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上开有直角开口3,两个所述安装块2对称设置,所述底板1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钉4,所述底板1上开有若干与石墨舟18上的工艺孔相对应的工艺通孔5,如图5所示。
底座15上底板1所在导轨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支架16,支架16上固定安装升降气缸14,升降气缸14的伸出端固定安装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上开有若干导向孔7,如图6所示,若干所述导向孔7与石墨舟18上的工艺孔相对应,底座15上导向孔7相对的位置处开有落料通孔,落料通孔与工艺通孔5也一一相对,落料通孔的半径大于工艺通孔5的半径,容纳箱8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5的下方,与落料通孔相对应。
所述底座15上通过支架16固定安装一条横梁17,横梁17上固定安装升降气缸14,升降气缸14的伸出端与如图7所示的推板9固定连接,推板9位于导向板6的正上方,所述推板9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石墨舟18上的工艺孔相对应的推杆10,所述推杆10与所述导向孔7同轴心。
工作过程:
1、在石墨舟安装固定夹具的底板1上固定安装装有工艺点的石墨舟18,如图4所示,安装好的石墨舟18上的工艺点与底板1上的工艺通孔5一一对应。
2、启动石墨舟输送装置中的电机13,电机13转动,带动丝杆11转动,丝杆11转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底板1向导向板6移动,待底板1移动到导向板6的正下方,石墨舟18上的工艺点与导向板6中的导向孔7一一对应时,关闭电机13,由于一根丝杆11上安装有两个底板1,两个底板1间隔设置,在一个底板1位于导向板6正下方时,另一个底板1远离导向板6,方便在底板1上安装石墨舟18。
3、启动驱动导向板6升降的升降气缸14,升降气缸14伸出端伸出,带动导向板6向导向板6正下方的底板1移动,待导向板6的下表面与石墨舟18中工艺点的上表面接触时,关闭升降气缸14。
4、启动驱动推板9升降的升降气缸14,升降气缸14伸出端伸出,带动推板9向导向板6靠近,推杆10伸入导向孔7内,推动石墨舟18工艺孔中的工艺点向下运动,待工艺点脱离石墨舟18上的工艺孔后,升降气缸14收缩,带动推板9远离导向板6,升降气缸14复位后,关闭升降气缸14。
5、工艺点脱离石墨舟18上的工艺孔后,进入底板1上的工艺通孔5内,再通过底座15上的落料通孔,最终进入容纳箱8,待容纳箱8内装满工艺点后,拆下容纳箱8,更换容纳箱8。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