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55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研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研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对圆柱体工件端面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时,通常采用研磨的方式对其进行精加工处理,一般的,将圆柱体工件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再通过磨床对其待加工端面进行研磨加工;但是,传统的夹持装置不能对圆柱体工件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研磨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装夹,影响待加工端面的加工效率和成型精度,同时也存在整个圆柱体工件被打飞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稳定可靠地对圆柱体工件进行固定的研磨夹持装置。

一种研磨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圆柱体工件,包括夹持体、和安装在所述夹持体上用于紧固或松开所述圆柱体工件的紧固件;所述夹持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及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并用于容置所述圆柱体工件的限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限位孔连通;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并伸入所述限位孔中用于抵顶所述圆柱体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体设置有所述限位孔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形避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的内壁面包括与所述圆柱体接触的两个相交的工作面、与所述工作面相对的顶面、以及对称设置并位于所述工作面和所述顶面之间的两个连接面,所述两个连接面均与所述顶面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交的所述工作面均为平面并形成一夹角A,其中60°≤A≤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为圆弧面或台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与所述圆柱体工件表面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对应的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且其中一个开口位于所述顶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顶面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圆柱体工件表面损伤的第二软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体为硬质合金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的外形呈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夹持装置,由于夹持体上设置有限位孔,夹持体上还安装有紧固件,在研磨加工过程中,圆柱体工件放置在限位孔中,通过紧固件的紧固作用,夹持体能对圆柱体工件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圆柱体工件不会产生晃动或滑动,可以很方便的对其端面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不会出现二次装夹的现象,在保证研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某一视角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视角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限位孔的横截面轮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同时参阅图1至图4,一种研磨夹持装置10,主要用于夹持圆柱体工件300,以配合磨床对圆柱体工件300的端面进行研磨精加工。其包括夹持体100和紧固件200,紧固件200安装在夹持体100上,紧固件200用于紧固或松开圆柱体工件300;夹持体100上设置有安装孔120和限位孔110,安装孔120与限位孔110连通,紧固件200与安装孔120相配合,研磨时,圆柱体工件300放置在限位孔110中,同时通过紧固件200对圆柱体工件300形成稳定可靠的紧固作用,有效防止圆柱体工件300产生晃动或滑动,确保研磨质量和加工效率。研磨加工完毕后,通过紧固件200解除对圆柱体工件300的紧固,可以很方便的将其从限位孔110中进行卸料处理。

夹持体10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20与限位孔110,例如限位孔110的数量为五个甚至更多,限位孔110与安装孔120一一对应,因此,夹持体100上可以同时夹持多个圆柱体工件300进行研磨,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限位孔110的内壁面包括两个工作面111、一个顶面112和两个连接面113,工作面111、顶面112和连接面113均为平面。两个工作面111相交形成一锐角或直角的V字型结构,顶面112与工作面111相对设置,连接面113位于工作面111和顶面112之间,两个连接面113相互平行并与顶面112垂直,连接面113与工作面111相交并形成一钝角,限位孔110的横截面可以看成由一个矩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构成。两个工作面111与圆柱体工件300的表面直接接触,换言之,圆柱体工件300卡夹在两个工作面111之间,由于两工作面111相交形成横截面尺寸上大下小的V字型结构,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限位孔110可以对放置其中不同大小的圆柱体工件300均形成有效的卡夹作用,提高了夹持装置10对不同圆柱体工件300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两工作面111相交形成的夹角A,在一定的圆柱体工件300尺寸的适用范围之内,夹角A取值太小会引起工作面111的长度拉长,进而导致限位孔110和夹持件的整体尺寸变大,夹角A取值太大则不利于对圆柱体工件300形成可靠的卡夹作用,因此,A的取值范围设定为60°≤A≤90°,例如70°或90°。

参阅图4,可以理解,工作面111除了设置为平面之外,还可以设置为曲面,例如圆弧面,抛物面等,两个曲面相交同样可以形成横截面尺寸上大下小的类V型结构,也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圆柱体工件300,当然,工作面111还可以设置为带有若干级台阶的台阶面。

具体的,安装孔120为螺纹孔,紧固件200为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同一个限位孔110所对应的安装孔120的数量为一个,安装孔120的其中一个开口位于顶面112的中心位置处,安装孔120的中心线与顶面112垂直设置,当圆柱体工件300卡夹在两工作面111中时,拧紧螺栓,使螺栓的一端与圆柱体工件300表面相抵接,进一步拧紧螺栓,使螺栓与圆柱体工件300之间形成一定的预紧力,即抵接力,这样,两工作面111限制了圆柱体工件300在水平面内的移动,螺栓限制了圆柱体工件300在竖直平面内的移动和转动,限位孔110和螺栓对圆柱体工件300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当然,同一个限位孔110所对应的安装孔1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安装孔120倾斜并对称设置,两个安装孔120的中心线相交,此时,一个限位孔110对应两个螺栓,两个螺栓配合限位孔110的工作面111同样可以对圆柱体工件300进行紧固。

进一步的,螺栓与圆柱体工件300表面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垫片,第一软垫片可以增强螺栓与圆柱体工件300表面的摩擦力,防止研磨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以进一步增强紧固效果,同时,在预紧的过程中,螺栓不会对圆柱体工件300的表面构成损伤。同样的,两工作面111上设置有第二软垫片,第二软垫片也具有防滑和防损伤的作用。

夹持体100可以采用硬质合金制作,夹持体100硬度较高且容易耐磨,不会在紧固和研磨过程中出现刮痕,夹持体100的外形呈柱形结构,例如长方体结构。

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的,夹持体100设置有限位孔11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形避位槽130,当圆柱体工件300为等截面直杆时,由于其粗细均匀一致,夹持体100可以不设置凹形避位槽130。但对于变截面直杆的圆柱体工件300,由于其粗细大小不一致,呈现一端大而另一端小的阶梯状,大的一端为凸台310,如果圆柱体工件300的长度和限位孔110的长度比较接近,且凸台310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孔110的横截面尺寸,由于凸台310与限位孔110的干涉作用,则圆柱体工件300上的待加工端面将隐藏在限位孔110内,而不能从限位孔110的开口端伸出,导致磨床不能对待加工端面进行研磨加工,因此,凹形避位槽130可以在不影响夹持体100总体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减少限位孔110的长度,确保夹持装置10也能适用对带有凸台310且长度较短的圆柱体工件300的夹持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