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立式冷却装置(1),包括立式冷却筒(2),立式冷却筒(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立式冷却筒(2)的底部设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立式冷却筒(2)的外围设有冷却套(3),冷却套(3)和立式冷却筒(2)之间设有空隙或间隙(301),其中筒体的高度为6-2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3)为水冷套或风冷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套的上部设有水冷套上部进水口(302),水冷套的下部设有水冷套下部出水口(303),或
所述水冷套的下部设有水冷套下部进水口(304),水冷套的上部设有水冷套上部出水口(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套的上部设有风冷套上部进风口(306),风冷套的下部设有风冷套下部出风口(307),或
所述风冷套的下部设有风冷套下部进风口(308),风冷套的上部设有风冷套上部出风口(309)。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立式冷却筒(2)的下部设有冷却风进风口(6),立式冷却筒(2)的上部设有冷却风出风口(7)。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间隙(301)内设有肋片(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间隙(301)内设有肋片(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8)设置在立式冷却筒(2)的外壁,或者,肋片(8)设置在冷却套(3)的内壁上;肋片(8)为螺旋肋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8)设置在立式冷却筒(2)的外壁,或者,肋片(8)设置在冷却套(3)的内壁上;肋片(8)为螺旋肋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4或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冷却筒(2)内的上部,在进料口(4)下部设有散料装置(9)。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冷却筒(2)内的上部,在进料口(4)下部设有散料装置(9);散料装置(9)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上设有通气孔(901)。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冷却筒(2)内的上部,在进料口(4)下部设有散料装置(9);散料装置(9)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上设有通气孔(90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散料装置(9)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上设有通气孔(901)。
14.根据权利要求1-4、7-9或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设有卸料阀(10)。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设有卸料阀(10);卸料阀(10)为双层卸料阀;出料口(5)下方设有输料机(11)。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设有卸料阀(10);卸料阀(10)为双层卸料阀;出料口(5)下方设有输料机(11)。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上方设有卸料阀(10);卸料阀(10)为双层卸料阀;出料口(5)下方设有输料机(11)。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阀(10)为双层卸料阀;出料口(5)下方设有输料机(11)。
19.根据权利要求5、7、11或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进风口(6)的数量为1-20个,和/或
所述立式冷却筒(2)还包括进风装置(12),进风装置(12)通过进风支管(1201)与冷却风进风口(6)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进风口(6)的数量为2-10个,和/或
进风装置(12)为环形布管式进风装置。
21.一种DRI用立式水-风复合冷却装置,它采用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