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675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该装备涉及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产业、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轻质的铝合金薄壁复杂型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其形状是壁厚二毫米的箱体,内腔无斜度,箱体外侧设有较厚的安装脚与等距离的通体散热片,其产品要求是针孔度小于三级,抗拉强度大于270MPa,表面粗糙度Ra要求小于3.2;目前使用的该类产品由于规格多批量少,是把铝合金块经加工中心加线切割方式制成,不但加工成本过高,制成周期也太长;如采用热加工方式的金属模压铸,针孔度、抗拉强度又满足不了该产品的要求;如采用砂型加涂料或金属模加涂料低压加压铸造,表观质量又达不到该产品要求;如采用石膏模、或熔模进行低压加压的精密铸造,不但模具费用高,其加工周期与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品要求,使用本申请的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生产,制作成本低。

本申请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包括模具机构、模具固定机构、保温机构、加温机构、温控机构、排气机构、冷却机构;

所述模具机构设置有外模3,外模3中设置有芯模6与芯边模10,芯模6与芯边模10的外角设置有芯角模8,所述芯模6与芯边模10中设置有芯中模11;所述外模3、芯模6、芯角模8、芯边模10、芯中模1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模9与下模20;所述外模3、芯模6、芯角模8、芯边模10、芯中模11的 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柱7;所述上模9与下模20中分别设置有与定位柱7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下模20中设置有升液口13与流道12;为便于芯模脱模,所述芯中模11的四个侧面、芯角模8两侧面设置有钭度;所述外模3与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之间设置有型腔5;所述下模20中的升液口13、流道11与型腔5相通;

所述模具固定机构,包括在压模板1与外模3中设置有定位螺钉17,在上模9与下模2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顶压板14与下托板19;所述下托板19中设置有与升液口13相对应的升液管定位孔;所述顶压板14上设置有顶板框15;所述模具固定机构设置于低压加压铸造机中;

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在模具机构与压模板1之间、模具机构与顶压板14、下托板19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

所述加温机构,包括在侧模板1、外模3、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芯中模11、上模9、下模20、顶压板14中设置有电加热管孔4;

所述温控机构,在侧模板1、外模3、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芯中模11、上模9、下模20、顶压板14中设置有热电偶孔21;

所述排气机构,在上模9、顶压板14的型腔5的位置上设置有排气孔22,排气孔22上设置有抽气管23;

所述冷却机构,在侧模板1中分别设置有冷却道进口24与冷却道出口25,在外模3中设置有冷却道18。

所述侧模板为金属材质。

所述保温层采用多晶棉纸。

所述模具机构采用石墨材质。

所述侧模板、顶压板中所设置的加热孔孔径大于石墨模具中的加热孔孔 径。

本申请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采用石墨材料制成模具,不但使用时无需涂料,还提高了产品的制作精度,不但使制作工序简化,又提高了制品的表观质量;采用设置于模具机构外壁的多晶棉纸对石墨模具进行保温,有效提高了模具的加温温度与加温速度,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便于流道中的铝液对刚凝结的制品进行加压,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密度与机械性能;采用设置于上模板、顶压板上的排气机构与抽气装置连接,使充型时型腔产生负压,有效减少制品中的气孔与针孔,满足该产品的航空级指标;采用设置于外模中的冷却道对外模完成制品后进行冷却,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使本企业生产的该类产品更具市场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中,包括侧模板1、保温层2、外模3、电加热管孔4、型腔5、芯模6、定位柱7、芯角模8、上模9、芯边模10、芯中模11、流道12、升液口13、顶压板14、顶板框15、定位螺钉17、冷却道18、下托板19、下模20、热电偶孔21、排气孔22、抽气管23、冷却道进口24、冷却道出口25等。

如图1所示,本申请是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

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一种薄壁箱体的精密铸造装备,包括模具机构、模具固定机构、保温机构、加温机构、温控机构、排气机构、冷却机构;

所述模具机构包括外模3、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芯中模11、上模9、下模20、定位柱7、定位孔;所述外模3设置于低压加压铸造机中的压模 板1中;所述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芯中模11设置于外模3中;所述上模9与下模20分别设置于外模3、芯模6、芯角模8、芯边模10、芯中模11的上端与下端,所述定位柱7分别设置于外模3、芯模6、芯角模8、芯边模10、芯中模11的上下端;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于与定位柱7相对应的上模9与下模20中;所述型腔5设置于外模3与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之间;所述升液口13、流道11设置于下模20中;所述升液口13、流道11与型腔5相通;为便于芯模脱模,所述芯中模11的四个侧面、芯角模8两侧面设置有钭度;

所述模具固定机构,包括压模板1、定位螺钉17、顶压板14与下托板19,所述定位螺钉17设置于压模板1与外模3中,顶压板14与下托板19设置于压模板1中;所述与升液口13相对应的升液管定位孔设置于下托板19中;所述顶板框15设置于顶压板14上;所述模具固定机构设置于低压加压铸造机中;

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层2设置于模具机构与压模板1、模具机构与顶压板14、下托板19之间;

所述加温机构,包括侧模板1、外模3、下模20的电加热管孔4设置横向;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芯中模11、上模板9、顶压板14的电加热管孔纵向设置;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热电偶孔21设置于侧模板1、外模3、芯模6、芯边模10、芯角模8、芯中模11、上模9、下模20、顶压板14中;

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孔22设置于上模9、顶压板14的型腔5的位置上方,排气孔22与抽气管23连接;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道18设置于外模3中,侧模板1中的冷却道进口24与冷却道出口25与冷却道18惯通。

所述侧模板为金属材质。

所述保温层采用多晶棉纸。

所述模具机构采用石墨材质。

所述侧模板、顶压板中所设置的加热孔孔径大于石墨模具中的加热孔孔径。

使用时,待模具机构加热到温后对型腔进行充型、抽气、加压、冷却、退去四周的外模、升起顶压板、取出芯中模、脱掉芯模芯边模芯角模芯中模、脱掉下模、切割掉浇口;使用时无需涂料,提高了产品的制作精度,不但使制作工序简化,又提高了制品的表观质量;采用设置于模具机构外壁的多晶棉纸对石墨模具进行保温,有效提高了模具的加温温度与加温速度,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便于流道中的铝液对刚凝结的制品进行加压,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密度与机械性能;采用设置于上模板、顶压板上的排气机构与抽气装置连接,使充型时型腔产生负压,有效减少制品中的气孔与针孔,满足该产品的航空级指标;采用设置于外模中的冷却道对外模完成制品后进行冷却,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使本企业生产的该类产品更具市场优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