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物料造块装置,属于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作为非高炉炼铁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以流程简单和经济性好等优越性得到普遍关注。该工艺将含铁原料与煤粉或其它含碳物质、粘结剂混匀后制成含碳球团并干燥,不经过焙烧直接把球团铺在转底炉上。
目前国内外转底炉处常用的造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造球机造球:这种造块方法,技术成熟,产量大,但对粘性差,尤其是对添加煤粉的混合料而言成球效果差,强度低;二、压球机压块:该种造块方法对粘性差的物料也有较好的成球效果,对轻质物料则需要增加预压螺旋,但由于物料密度小,此时成球效果仍不佳。
随着转底炉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造块方法已不能满足转底炉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造块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物料造块装置,压球机上方设置有预压螺旋和缓冲仓,缓冲仓具有一定的高度,在缓冲仓中物料的料柱压力和预压螺旋的双重作用下,压球机成球效果更佳,更适合用于轻质物料的造块。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质物料造块装置,包括缓冲仓、压球机、内胶带机和外胶带机,所述缓冲仓下方设有预压螺旋,预压螺旋与压球机连接,压球机压制的球团通过内胶带机运输到外胶带机上。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仓内设有料位检测仪,用来检测缓冲仓中的料位,信号反馈给给料机,以保证缓冲仓中物料始终充满。
作为优选,所述内胶带机下方安装有支腿,支腿下方安装有滚轮,在地面上安装有轨道,滚轮沿轨道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上安装有车档,以限制内胶带机在轨道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预压螺旋为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压球机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轻质物料造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为高压造块,对粘性差的物料,仍有较好的成球效果;
2、压球机上方设置有预压螺旋和缓冲仓,缓冲仓具有一定的高度,在缓冲仓中物料的料柱压力和预压螺旋的双重作用下,压球机成球效果更佳,更适合用于轻质物料的造块;
3、压球机下方内胶带机处的空间较大,内胶带机下方装有滚轮,并放置在轨道上,更有利于内胶带机的检修和压球机出料口下方的积料清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质物料造块装置,包括缓冲仓3、压球机1、内胶带机4和外胶带机8,所述缓冲仓3下方设有预压螺旋2,预压螺旋2与压球机1连接,压球机1压制的球团通过内胶带机4运输到外胶带机8上,所述缓冲仓3内设有料位检测仪,用来检测缓冲仓3中的料位,信号反馈给给料机,以保证缓冲仓3中物料始终充满。所述内胶带机4下方安装有支腿,支腿下方安装有滚轮5,在地面上安装有轨道6,滚轮5沿轨道6移动,所述轨道6上安装有车档7,以限制内胶带机4在轨道6上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压螺旋2为螺杆,所述螺杆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压球机1上。预压螺旋2也可以为双螺杆结构,双螺杆的旋向相同,有利于物料在进入压球机1中时更加紧密,而且有利于下落。
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造块装置在使用时,粉状物料通过给料机给入到缓冲仓3中,缓冲仓3中设置有料位检测仪,用来检测缓冲仓中的料位,信号反馈给给料机,以保证缓冲仓中物料始终充满;在缓冲仓中物料的料柱压力和预压螺旋的双重作用下,物料进入到压球机1中进行压块,产品通过压球机1的出料口落到压球机内胶带机4上,并通过外运胶带机8外运。该装置在停产检修时,由于内胶带机4支腿下方装有滚轮5,并放置在轨道6上,易于拖出进行检修;压球机1下方内胶带机4处空间较大,在内胶带机4拖出时,可对压球机1出料口下方的积料进行清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