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6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板(10)、一对第一侧板(1)以及一对第二侧板(30),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侧板(1)沿第一方向(L1)彼此间隔地固定设置在所述芯板(10)上,并且所述一对第二侧板(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L1)垂直的第二方向(L2)设置在所述芯板(10)上,

其中,所述一对第二侧板(30)构造成可彼此相互靠近或远离地在所述芯板(10)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二侧板(30)中的一个侧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侧板(14)、中侧板(17)以及下侧板(19),

其中,所述上侧板(14)、所述中侧板(17)以及所述下侧板(19)构造成彼此独立地沿所述第二方向(L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板(10)上设置有开模丝杠支座(22),开模丝杠(24)延伸穿过所述开模丝杠支座(22)并连接至所述下侧板(19),且所述开模丝杠(24)的自由端设置有手轮(23),

其中,所述开模丝杠(24)与所述开模丝杠支座(22)螺纹连接,并构造成在所述开模丝杠支座(22)中双向旋转以带动所述下侧板(19)在所述芯板(10)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侧滚轮导轨架(32)和上侧滚轮导轨架(16),

其中,所述中侧滚轮导轨架(32)一端连接至所述一对第一侧板(1)另一端通过支架连接至所述芯板(10),所述上侧滚轮导轨架(16)一端连接至所述一对第一侧板(1)另一端通过支架连接至所述中侧滚轮导轨架(32),

其中,所述上侧板(14)和所述中侧板(17)构造成通过滚轮(15)分别在所述上侧滚轮导轨架(16)和所述中侧滚轮导轨架(32)上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侧板(1)上设置有顶模钢垫(25),并且所述上侧板(14)和所述中侧板(17)分别安装有上侧丝杠顶杆和中侧丝杠顶杆(27),

其中,所述上侧丝杠顶杆和所述中侧丝杠顶杆(27)构造成分别转动抵压所述顶模钢垫(25),以使所述上侧板(14)和所述中侧板(17)分别向外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板(14)的两端和所述中侧板(1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上侧丝杠顶杆(27)和所述中侧丝杠顶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模丝杠支座(6)以及导向轴支座(7),

其中,导向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向轴支座(7)另一端穿过所述一对第二侧板(30)中的另一个侧板并连接至所述一对第一侧板(1),第二开模丝杠(5)一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开模丝杠支座(6)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另一个侧板,

其中,所述第二开模丝杠(5)与所述第二开模丝杠支座(6)螺纹连接,并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开模丝杠支座(6)中双向旋转以带动所述另一个侧板于所述芯板(10)上并沿所述导向轴在所述第二方向(L2)上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板(19)以及所述另一个侧板构造成通过滑块在所述芯板(10)上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模丝杠(5)的所述一端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开模丝杠支座(6)外露的第二手轮(4),并且所述上侧丝杠顶杆和所述中侧丝杠顶杆(27)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手柄(28)。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滚轮导轨架(16)和所述中侧滚轮导轨架(32)上还分别设置有对所述上侧板(14)和所述中侧板(17)的滚轮进行限位的止动钩(2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