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斜边玻璃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446阅读:10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斜边玻璃磨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边加工的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磨斜边玻璃磨边机。



背景技术:

玻璃在加工过程中,为了适用于各种具体的使用环境,要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形状形式的玻璃,但在切割过程中玻璃边缘会产生毛细、粗糙、尖锐边等情况,既影响美观也容易划伤使用者,因此根据需要玻璃要进行磨边处理,尤其很多需要进行磨斜边处理,单次加工小批量的玻璃一般是采用将玻璃固定在工作台上,人工进行打磨,这样可以完成磨边的工作,但是工作效率较低,精度差;而使用磨边机打磨,目前传统的玻璃磨边机采用立式链条传送方式,玻璃夹持力度不够,使得磨边的精度不高,冷却系统简单,水不能循环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斜边玻璃磨边机,采用同步带夹持水平传送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磨边的精度,循环水冷却系统,节约用水,极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斜边玻璃磨边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中间部位设有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内侧设有磨削系统,在工作平台台面上设有夹持传送系统,所述夹持传送系统固定在机架上,在工作平台两侧设有承接机构,在磨轮旁边设有喷头,喷头与设在机架上的冷却机构连通,在机架上设有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磨削系统是沿待加工玻璃行进方向依次固定在机架上的平磨机构、斜磨机构、去痕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平磨机构水平固定,所述斜磨机构、去痕机构和抛光机构与工作台呈一定夹角固定,所述平磨机构和斜磨机构都是由电机和平头磨轮构成,所述去痕机构包括电机和去痕磨轮,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电机和抛光磨轮,在电机底部设有电机固定座,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与机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设有能使电机前后滑动调节磨削力度的磨削力度调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持传送系统包括上层夹持传送构件、与上层夹持传送构件配合的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层夹持传送构件及动力装置,在上层夹持传送构件上设有能使上层夹持传送构件上下滑动以夹持不同厚度玻璃的夹持厚度调节构件,所述夹持厚度调节构件固定在机架上,上下层夹持传送构件通过一侧的转轴与固定在一侧机架上的动力装置的输出轴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双出轴涡轮减速机,所述电机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双出轴涡轮减速机连接,所述双出轴涡轮减速机的两输出轴与一侧夹持传送构件的转轴双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调节装置上设有能显示夹持厚度的示数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承接机构是设置在工作品台两侧的平行承托杆,在工作品台内测的承托杆固定在机架上,工作品台外测的承托杆通过设在承托杆上的连接杆与设在机架上的套筒套接,在工作品台外测的承托杆上设有支撑杆,在支撑杆底部设有滚轮;在所述承托杆上表面设有若干滑轮,承托杆上表面与夹持传送机构中的玻璃下表面在同一水品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与工作台连接的排水槽、水泵以及与排水槽连通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放置在机架上,所述水泵固定在机架上并分别与喷头和储水箱连通,在磨轮上方设有冷却水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系统是固定在机架上的控制箱,在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开关、与控制开关相对应的指示灯以及与电机相对应的电流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机架上设有平磨机构、斜磨机构、去痕机构和抛光机构,玻璃平磨、斜磨、去痕、抛光一次性完成即可达到镜面效果,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电机打磨力度可调,避免了磨轮长时间使用损耗后使打磨力度降低而造成加工效果差,因而避免了二次打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夹持传送系统的动力机构采用双出轴涡轮减速机,能使皮带同步夹持水平传送,使磨边的精度大幅度提高;设有夹持厚度调节构件,可以对不同厚度的玻璃都有合适加持力,保证了玻璃在传送加工中的平稳,从而进一步提高玻璃的加工精度;承托杆上的连接杆与设在机架上的套筒套接,使承托面宽度可调,能应对承托不同宽度的玻璃;冷却系统采用循环水机构,是冷却水能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控制系统过加装了对应电机的电流表,能够通过观察电流示数判断打磨力度,便于打磨力度的调节。

总之,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化操作加工,工作效率高,不需要工人打磨,采用同步带夹持水平传送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磨边的精度,循环水冷却系统,节约用水,极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力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传送构件的转轴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双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传送系统的夹持厚度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磨斜边玻璃磨边机包括机架2,在所述机架2中间部位设有工作平台8,在工作平台8内侧设有磨削系统,在工作平台8台面上设有夹持传送系统,所述夹持传送系统固定在机架2上,在工作平台8两侧设有承接机构,在磨轮旁边设有喷头,喷头与设在机架2上的冷却机构24连通,在机架2上设有控制系统1。

所述磨削系统包括电机和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磨轮,沿待加工玻璃行进方向在机架上依次固定有平磨机构18、斜磨机构14、去痕机构16和抛光机构17,所述平磨机构18水平固定,所述斜磨机构14、去痕机构16和抛光机构17与工作台呈45度夹角固定,所述平磨机构18和斜磨机构14都是由电机和平头磨轮构成,所述去痕机构16包括电机和去痕磨轮,所述抛光机构17包括电机和抛光磨轮,在电机底部设有电机固定座26,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26与机架2连接。

在所述电机固定座26上设有能使电机前后滑动调节磨削力度的磨削力度调节机构,在电机固定座上设置梯形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梯形板27,梯形板27连接有固定板29并且与固定板29是一体的,在滑槽侧面设有固定螺栓25,在调节好电机时能拧紧固定电机,在梯形板上设有丝杠28,丝杠28连接有转轮30,可以通过调节丝杠28使电机前后滑动。

所述夹持传送系统包括上层夹持传送构件20、与上层夹持传送构件20配合的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层夹持传送构件21及动力装置4,夹持传送构件是一段夹持横梁,在夹持横梁两端套接有转轴5,转轴5上套有皮带;上层夹持传送构件20上设有能使上层夹持传送构件上下滑动以夹持不同厚度玻璃的夹持厚度调节构件3,所述夹持厚度调节构件3是固定在夹持横梁两端的手摇同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另一侧连接机架2,在所述调节装置上设有能显示夹持厚度的示数表15;上下层夹持传送构件通过一侧的转轴5与固定在一侧机架1上的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铰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双出轴涡轮减速机23,所述电机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双出轴涡轮减速机23连接,所述双出轴涡轮减速机的两输出轴31与一侧夹持传送构件的转轴5双铰接。

所述承接机构是设置在工作品台两侧的平行承托杆6、7,在工作品台内测的承托杆6固定在机架上,工作品台外测的承托杆7通过设在承托杆上的连接杆10与设在机架上的套筒套接,在工作品台外测的承托杆上设有支撑杆9,在支撑杆9底部设有滚轮;在所述承托杆6、7上表面设有若干滑轮,承托杆6、7上表面与夹持传送机构中的玻璃下表面在同一水品面上,在玻璃进口处,设有玻璃挡杆19,在玻璃挡杆19外侧设有若干竖排的滑轮,玻璃挡杆19可以在玻璃进入时对玻璃进行定位。

所述冷却机构24包括与工作台连接的排水槽22、与排水槽22连通的储水箱以及水泵,所述储水箱放置在机架2上,所述水泵固定在机架2上并分别与喷头和储水箱连通,在磨轮上方设有冷却水挡板,防止冷却水溅射出来造成水资源浪费。

所述控制系统2是固定在机架2顶上的控制箱,在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开关13、与控制开关相对应的指示灯12以及与电机相对应的电流表1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旋动控制箱上的旋钮,依次打开传送系统、4个磨轮电机和冷却水泵,待玻璃磨边机的各系统都启动起来后将待加工玻璃从右侧平放到承托杆上往前推动玻璃,使玻璃的待加工边接触到玻璃挡杆,玻璃在皮带的带动下缓缓向左传送进入夹持传送机构中,然后放手,玻璃在夹持传送系统的平稳传送中自动进入磨削系统处,由平磨机构进行平磨,斜磨机构进行斜磨,再由去痕机构磨去纹路,最后由抛光机构进行打磨抛光,在打磨过程中磨轮旁边的喷头一直喷出冷却水进行冷却,加工完毕后由夹持传送系统传送出去,进入左侧的承托杆上,然后将加工完毕的玻璃取下即完成了玻璃的磨斜边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