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散塔防结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38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冬季北方放散塔顶端的检修平台结冰的装置,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炉含水烟气经og湿法除尘后通过放散塔排放,当排放烟气中co的浓度超过标定值时,利用常明火炬点燃co,以防止有毒气体扩散。在我国北方,由于冬季天气十分寒冷,放散塔排出的水雾在空气中遇冷后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地滴落在放散塔顶端的检修平台上。长此以往,放散塔检修平台下容易形成冰柱。气温稍有回升,冰柱就会整体掉落,有可能伤及设备和人员,因此如何有效防止放散塔结冰掉落就成为有关技术人员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放散塔防结冰装置,在不影响放散塔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消除事故隐患。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放散塔防结冰装置,构成中包括散热器、膨胀罐、凝水板、上升管、下降管和由常明火炬加热的受热管,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放散塔容易结冰的部位,所述受热管和膨胀罐均固定在散热器上方,受热管的下端与接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受热管流出的热水通过上升管流入膨胀罐,所述下降管的上端与膨胀罐连接,下端接散热器的进水口,所述凝水板倾斜固定在放散塔的上方,凝水板的下端与膨胀罐的罐口相对应。

上述放散塔防结冰装置,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放散塔的检修平台上。

上述放散塔防结冰装置,所述受热管位于常明火炬的上方并倾斜放置。

本发明将凝水板上的凝结水收集后引入散热器,由散热器对易结冰的部位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放散塔易结冰部位的温度,从而有效防止了冰柱的形成,彻底消除了冰柱掉落造成的事故隐患,保证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易于维护、不需要消耗额外能源和不影响原有设备正常工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1、常明火炬;2、受热管;3、上升管;4、膨胀罐;5、散热器;6、凝水板;7、放散塔;8、下降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发明主要包括受热管2、上升管3、膨胀罐4、散热器5、凝水板6和下降管7。受热管2上端与上升管3的一端相连接,上升管3的另一端插入膨胀罐4内部,膨胀罐4上部的罐口与大气连通,膨胀罐4底部与下降管8的上端相接,下降管8的下端与散热器5的进水口相连接,散热器5的出水口与受热管2的下端相连接。凝水板6倾斜固定于放散塔7上方,其下端位于膨胀罐4的罐口上方。

图中显示,利用常明火炬1加热受热管2,受热管2里的水通过上升管3进入到膨胀罐4,放散塔7里的含水烟气受到凝水板6阻挡,冷凝后的水滴沿倾斜的凝水板6下降并滴入膨胀罐4。膨胀罐4将收集到的凝结水储存,装满后溢出来的水落在放散塔7周围自然蒸发。膨胀罐4内部的水通过下降管8流到散热器5,散热器5盘放在放散塔7检修平台的易结冰处,散热器5持续散热,有效地预防结冰现象的发生。流入散热器5里的热水散热降温后,在连通管和密度差的作用下进入受热管2,形成循环。

本发明首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管道连接是否良好,确保管内无杂物,各部件之间连接牢固。首次使用时,先将膨胀罐4内加满水,受热管2、上升管3、散热器5和下降管7内也充满水,点燃常明火炬1,放散塔防结冰装置内部的水即可进行自然循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放散塔防结冰装置,构成中包括散热器、膨胀罐、凝水板、上升管、下降管和由常明火炬加热的受热管,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放散塔容易结冰的部位,所述受热管和膨胀罐均固定在散热器上方,受热管的下端与接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受热管流出的热水通过上升管流入膨胀罐,所述下降管的上端与膨胀罐连接,下端接散热器的进水口,所述凝水板倾斜固定在放散塔的上方,凝水板的下端与膨胀罐的罐口相对应。本发明将凝水板上的凝结水收集后引入散热器,由散热器对易结冰的部位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放散塔易结冰部位的温度,从而有效防止了冰柱的形成,彻底消除了冰柱掉落造成的事故隐患,保证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龙;金利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4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