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83357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的热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氢反应器是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最核心的装备,目前国际上生产该装备的原材料为临氢cr-mo钢板。该类钢板生产难度极大,国外也仅有法国阿赛洛、德国迪林根等少数厚板企业能够生产,随着设备大型化,对钢板单重及厚度规格要求越来越大,由于该类钢板要求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因此该类钢板,特别是150mm以上大厚度钢板生产难度极大,特别是大单重特厚cr-mo钢板,由于单重大无法在辊式淬火炉进行正火,因此,采用传统的热处理工艺无法满足钢板的技术要求,需要在热处理过程中对钢板的组织进行控制,以达到钢板强韧性匹配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以提高钢板的综合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采用车底炉进行加热、保温,然后采用水槽进行冷却;所述加热工序的装炉温度≤400℃,升温速度为100~120℃/h,保温温度为910~930℃,保温时间为2~2.2min/mm。

本发明所述冷却工序:钢板入水时水温≤28℃,控制冷却过程中水温≤37℃;钢板入水时间≥90分钟,返红温度≤200℃。

本发明所述钢板在车底炉中采用单层装钢方式。

本发明所述钢板厚度为160~19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解决了大单重特厚cr-mo钢板无法在辊式淬火炉进行正火加速冷却问题;处理后的钢板板厚1/2位置强度适中,强韧性匹配良好,钢板质量稳定,尤其适合特厚板的热处理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采用车底炉进行加热、保温,然后采用水槽进行冷却;各工序工艺如下所述:

(1)加热工序:钢板在车底炉进行正火热处理,装炉温度≤400℃,慢速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100~120℃/h;采用单层装钢方式,确保钢板不同位置温度加热均匀。

(2)保温工序:钢板保温温度910~930℃,保温时间为2~2.2min/mm钢板厚度,保证组织充分奥氏体化。

(3)冷却工序:钢板保温时间到后,及时利用天车采用夹具吊着钢板及时入水槽进行加速冷却,确保入水时水温≤28℃,钢板入水后开启搅拌模式,并补充新水及排放旧水,确保冷却过程中水温≤37℃,钢板入水时间≥90分钟,返红温度≤200℃。

实施例1:本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采用下述具体工艺。

所述钢板钢种12cr2mo1r,厚度为160mm,宽度2500mm。加热工序的装炉温度为400℃,升温速度为100℃/h;保温工序的保温温度为930℃,保温时间为2min/mm。冷却工序的入水水温为26℃,确保冷却过程中水温≤37℃,入水时间90分钟,返红温度200℃。

本实施例所得钢板板厚1/2位置强韧性匹配良好,力学性能如下:屈服强度435mpa,抗拉强度570mpa,钢板厚度1/2处-30℃冲击功:204j、245j、238j。

实施例2:本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采用下述具体工艺。

所述钢板钢种12cr2mo1r,钢板厚度为174mm。加热工序的装炉温度380℃,升温速度为120℃/h;保温工序的保温温度910℃,保温时间为2.2min/mm。冷却工序的入水水温27℃,确保冷却过程中水温≤34℃,入水时间95分钟,返红温度180℃。

本实施例所得钢板板厚1/2位置强韧性匹配良好,力学性能如下:屈服强度406mpa,抗拉强度554mpa,钢板厚度1/2处-30℃冲击功:214j、236j、262j。

实施例3:本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采用下述具体工艺。

所述钢板钢种12cr2mo1vr,钢板厚度为190mm。加热工序的装炉温度370℃,升温速度为110℃/h;保温工序的保温温度925℃,保温时间为2.1min/mm。冷却工序的入水水温28℃,确保冷却过程中水温≤36℃,入水时间100分钟,返红温度160℃。

本实施例所得钢板板厚1/2位置强韧性匹配良好,力学性能如下:屈服强度502mpa,抗拉强度635mpa,钢板厚度1/2处-30℃冲击功:198j、214j、243j。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单重超厚Cr‑Mo钢板的正火热处理方法,其采用车底炉进行加热、保温,然后采用水槽进行冷却;所述加热工序的装炉温度≤400℃,升温速度为100~120℃/h,保温温度为910~930℃,保温时间为2~2.2min/mm。本方法解决了大单重特厚Cr‑Mo钢板无法在辊式淬火炉进行正火加速冷却问题;处理后的钢板板厚1/2位置强度适中,强韧性匹配良好,钢板质量稳定,尤其适合特厚板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军;李杰;王甜甜;尹卫江;龙杰;瞿征;刘彦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