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728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研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研磨机在操作过程中灰尘较大,施工环境恶劣,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现有的研磨机手柄均为固定的结构,不能根据操作者的身高进行调节,这增加了施工的劳动强度,现有的磨盘磨损后,可能造成,磨盘只能一侧与地面接触,导致整个设备抖动,直接更换磨盘损耗较大。且现有的磨头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研磨机,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还设有吸尘装置,所述的吸尘装置中,过滤筒内设有滤网,风机与滤网的内部连通,过滤筒内壁与滤网外壁之间设有间隙,过滤筒与研磨装置的外罩连通。

其进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滤网,包括第一锥形滤网和盘形固定座,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大锥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盘形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锥形滤网侧面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盘形固定座中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内套接有第二锥形滤网,该第二锥形滤网外表面均与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内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二锥形滤网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过滤孔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小锥台内表面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锥形滤网小锥台上对应所述连接槽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穿设有锁定销,该锁定销前端部与所述连接槽螺纹配合,后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且该旋钮可挡止在所述第二锥形滤网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大锥端设有环形固定套,所述盘形固定座边上从外向里依次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空隙可容置所述环形固定套,且该环形固定套与所述第二固定环螺纹配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在车架上的吸尘装置,能够在干式研磨的施工过程中,实时将灰尘吸入到过滤筒内,并经滤网过滤后排出,实现无尘施工,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中,一种研磨机,包括车架10,车架10 上设有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研磨装置7,在车架10 上还设有吸尘装置,所述的吸尘装置中,过滤筒4 内设有滤网9,风机3 与滤网9 的内部连通,过滤筒4 内壁与滤网9 外壁之间设有间隙,过滤筒4 与研磨装置7 的外罩连通。由此结构,在进行干式研磨施工的同时,吸尘装置将灰尘过滤,从降低施工环境中的扬尘,保护操作者身体健康。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滤网,包括第一锥形滤网和盘形固定座,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大锥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盘形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锥形滤网侧面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盘形固定座中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内套接有第二锥形滤网,该第二锥形滤网外表面均与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内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二锥形滤网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过滤孔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小锥台内表面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锥形滤网小锥台上对应所述连接槽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穿设有锁定销,该锁定销前端部与所述连接槽螺纹配合,后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且该旋钮可挡止在所述第二锥形滤网的内表面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锥形滤网大锥端设有环形固定套,所述盘形固定座边上从外向里依次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空隙可容置所述环形固定套,且该环形固定套与所述第二固定环螺纹配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