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49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料切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料切割机。



背景技术:

切割机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用于切割板材、棒料等的加工设备,根据切割对象的不同,切割机的结构也不同。目前,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中所使用的棒料切割机往往只能实现半自动化加工,其在剪切棒料时,需要人工操作砂轮或刀具,虽然设备的成本较低,但是自动化程度不高;也有的棒料切割机可实现全自动加工,但是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小型企业中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全自动加工,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小型企业使用的棒料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棒料切割机,包括底座、切割机构和棒料夹紧机构,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外罩、电机、砂轮和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的外罩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驱动气缸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砂轮轴接在所述的外罩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外罩相铰接,所述的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的砂轮转动,所述的棒料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二驱动气缸、上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的安装座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设置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座上,所述的上连杆组件与所述的下连杆组件沿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的上夹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连杆组件上,所述的下夹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连杆组件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通过所述的上连杆组件和所述的下连杆组件驱动所述的上夹头和所述的下夹头实现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所述的下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所述的第一上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下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相铰接,所述的第二上连杆和所述的第二下连杆分别与所述的安装座相铰接,所述的第一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上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上夹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上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下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下夹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下连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轴向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气缸和滑块,所述的第三驱动气缸水平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沿棒料轴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导轨水平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三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设置有皮带松紧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皮带松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电机两侧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与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的电机座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定位块上水平螺接有至少两个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的端部抵在所述的电机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棒料通过棒料夹紧机构自动夹紧后,通过轴向移动驱动机构驱动棒料夹紧机构沿棒料的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砂轮对棒料进行剪切,剪切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砂轮向上抬起,其实现了棒料切割的全自动加工,还可实现棒料的定长切割,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维修方便,适合小型企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棒料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棒料切割机,包括底座1、切割机构和棒料夹紧机构,切割机构包括外罩2、电机3、砂轮4和第一驱动气缸5,外罩2的一端和第一驱动气缸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底座1上,砂轮4轴接在外罩2的另一端,第一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上端与外罩2相铰接,电机3通过皮带传动组件6带动砂轮4转动,电机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皮带松紧调节机构,皮带松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两侧的定位块11,定位块11与底座1固定连接,电机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座31,电机座31放置在底座1上,定位块11上水平螺接有多个调节螺栓12,调节螺栓12的端部抵在电机座31上,棒料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座7、第二驱动气缸8、上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上夹头9和下夹头10,安装座7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轴向移动驱动机构,轴向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气缸13和滑块14,第三驱动气缸13水平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沿棒料轴向延伸的导轨15,滑块14与导轨15水平滑动配合,第三驱动气缸13的活塞杆与滑块14固定连接,安装座7固定设置在滑块14上,第二驱动气缸8水平固定设置在安装座7上,上连杆组件与下连杆组件沿第二驱动气缸8呈上下对称设置,上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杆16和第二上连杆17,下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下连杆18和第二下连杆19,第一上连杆16的一端和第一下连杆18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驱动气缸8的活塞杆端部相铰接,第二上连杆17和第二下连杆19分别与安装座7相铰接,第一上连杆16的另一端与第二上连杆17的一端相铰接,上夹头9固定设置在第二上连杆17的另一端,第一下连杆18的另一端与第二下连杆19的一端相铰接,下夹头10固定设置在第二下连杆19的另一端,第二驱动气缸8通过上连杆组件和下连杆组件驱动上夹头9和下夹头10实现开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