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分离式气雾化制粉用保温坩埚,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气体雾化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粉末,特别是球形金属粉末的制备。在气体雾化制粉过程中,熔融的金属液需先后流经中间包内保温坩埚锅体和导流管,再经雾化喷嘴雾化。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495240 U与CN 203992414 U均设置有保温坩埚,并在坩埚底部设置有导流管。因金属液润湿与表面张力作用的存在,在气体雾化制粉完成后,保温坩埚锅体底部以及导流管内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金属液的残留,特别是导流管内的残留金属液凝固后下次雾化制粉时通常无法再熔,必须予以更换,以避免下次雾化制粉时发生堵包。然而,保温坩埚锅体同导流管通常使用螺纹相互连接,保温坩埚锅体底部残留的金属液凝固后,因为物理或化学的粘附作用,会把保温坩埚锅体同导流管粘连在一起,使得导流管难以取下,或者取下后造成保温坩埚锅体底部显著破环,影响再次使用,而保温坩埚作为气体雾化制粉设备的关键部件,整体频繁更换,将会显著提升气体雾化制粉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底部分离式气体雾化制粉用保温坩埚,解决气体雾化制粉后保温坩埚锅体同导流管因凝固金属液粘结不易分离的问题,提高保温坩埚锅体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该保温坩埚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部分离式气雾化制粉用保温坩埚,包括坩埚体、隔液漏斗和导流管,所述隔液漏斗设置坩埚体底部,隔液漏斗同坩埚体底部紧密贴合,坩埚体与隔液漏斗通过导流管固定。
坩埚体与隔液漏斗通过导流管固定的方式为螺纹连接。
坩埚体、隔液漏斗与导流管的材质可选用石墨以及氧化铝、氧化锆高熔点陶瓷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坩埚体、隔液漏斗和导流管可拆分,在气体雾化制粉完成后,可将隔液漏斗同坩埚体以及导流管粘结处打磨掉,隔液漏斗与导流管可直接取下更换。
(2)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导流管时,不会明显损坏坩埚体,提高了坩埚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气体雾化制粉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部分离式气雾化制粉用保温坩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坩埚体,2为隔液漏斗,3为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底部分离式气雾化制粉用保温坩埚,如图1所示,包括坩埚体1、隔液漏斗2和导流管3。所述坩埚体1和导流管3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所述坩埚体1紧贴底部设置有一个隔液漏斗2,隔液漏斗2下表面同坩埚体1底部紧密贴合,上表面同坩埚体1底部重新组合成漏斗状,所述隔液漏斗2和导流管3也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
坩埚体1、隔液漏斗2与导流管3的材质可选用石墨以及氧化铝、氧化锆等高熔点陶瓷材料。
在气体雾化制粉完成后,将隔液漏斗2同导流管3粘结处打磨掉,导流管3直接拧下,之后将坩埚体1与隔液漏斗2接合部位上方表面一薄层金属打磨掉,隔液漏斗取下予以更换,最后坩埚体底部不会受到明显破坏,可以继续使用,提高了坩埚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气体雾化制粉的成本。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保温坩埚制作所选材质为优质石墨,气体雾化所用金属为7075铝合金(Si:≤0.40%,Fe:≤0.50%,1.2%≤Cu≤2.0%,Mn:≤0.30%,2.1%≤Mg≤2.9%,0.18%≤Cr≤0.28%,5.1%≤Zn≤6.1%,Ti:≤0.20%;余量为Al;质量百分比)。在气体雾化制备7075铝合金粉完成后,将隔液漏斗2同导流管3粘结处打磨掉,导流管3直接拧下,之后将坩埚体1与隔液漏斗2接合部位上方表面一薄层金属打磨掉,隔液漏斗2取下予以更换,最后坩埚体1底部不会受到明显破坏,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因铝合金低熔点,且不同石墨反应的特点,坩埚体1的重复使用寿命可达10次以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保温坩埚制作所选材质为高纯氧化锆,气体雾化所用金属为304不锈钢(C:≤0.08%,Mn:≤2.00%,P:≤0.045%,S:≤0.030%,Si:≤1.00%,18.0%≤Cr≤20.0%,8.0%≤Ni≤11.0%;余量为Fe;质量百分比)。在气体雾化制备304不锈钢粉完成后,将隔液漏斗2同导流管3粘结处打磨掉,导流管3直接拧下,之后将坩埚体1与隔液漏斗2接合部位上方表面一薄层金属打磨掉,隔液漏斗2取下予以更换,最后坩埚体1底部不会受到明显破坏,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因不锈钢具有高熔点,且陶瓷材料经多次热胀冷缩易碎裂的特点,坩埚体1的重复使用寿命仍可达5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