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115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去除工件毛刺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机。



背景技术:

梯形活塞环在加工梯面时,梯面和开口面的棱边上产生毛刺,该毛刺在开口面上,影响开口间隙,不符合产品要求。由于活塞环自由开口较小,去毛刺比较费事。现有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的做法是:将整杆活塞环放在Ⅱ形架上,将活塞环开口对齐,先手工用砂条在开口面上来回摩擦,再手工用铜质毛刷沿开口面来回刷动;若是双梯面活塞环,则将上述动作重复,致使一杆双梯面活塞环去除梯面开口毛刺耗时约5分钟。其存在的问题有:1、手工操作时,员工将目视活塞环开口,弯腰进行操作;员工长时间进行去除梯面开口毛刺的操作,存在职业病风险;2、频繁将砂条摩擦、毛刷刷动,员工劳动强度较大;3、去除梯面开口毛刺耗时较长、效率低下;4、由于手工操作,活塞环开口面与砂条或毛刷接触时受力不够均匀,存在毛刺去不干净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机,其结构简单合理,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次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机,包括机架、背板,背板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磨削机构,背板上设有送料机构和接料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悬臂、第二送料悬臂、尾端支架、传动导轨和导向装置,第一送料悬臂和第二送料悬臂均设于背板上,第一送料悬臂另一端设有尾端支架,第二送料悬臂另一端设有导向装置,背板上还设有传动导轨,传动导轨上设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上设置有推料板,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凸块、导向斜面和磨削空间;

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悬臂、第二接料悬臂和倒T杆,第一接料悬臂和第二连接悬臂一端与背板固定连接,第一接料悬臂和第二接料悬臂另一端连接有倒T杆,倒T杆设有滑动斜面;

所述磨削机构包括,支撑座和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通过支撑座设置于机架上,微型电机上设有用于磨削活塞环毛刺的百叶轮。

进一步地,微型电机和支撑座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百叶轮位置的调节滑台。

进一步地,调节滑台和微型电机之间还设有斜垫。

进一步地,倒T杆上还设有导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活塞环自身弹力,采用单侧导向、单侧柔性百叶轮摩擦去除毛刺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去除梯面开口毛刺,改变了现有人工手动去除毛刺的操作方式,实现了去除梯面开口毛刺的自动化,降低了因手工操作受力不均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它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动化加工,具有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次品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向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倒T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向视角示意图。

图1至图6中,1机架、2背板、3安装支架、4第一送料悬臂、5第二送料悬臂、6尾端支架、7传动导轨、8导向装置、9推料气缸、10推料板、11第一接料悬臂、12第二接料悬臂、13倒T杆、14滑动斜面、15支撑座、16微型电机、17百叶轮、18导向凸块、19导向斜面、20磨削空间、21调节滑台、22斜垫、24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自动去除活塞环梯面开口毛刺机,包括机架1、背板2,背板2通过安装支架3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磨削机构,背板2上设有送料机构和接料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悬臂4、第二送料悬臂5、尾端支架6、传动导轨7和导向装置8,第一送料悬臂4和第二送料悬臂5均设于背板2上,第一送料悬臂4另一端设有尾端支架6,第二送料悬臂5另一端设有导向装置8,背板2上还设有传动导轨7,传动导轨7上设有推料气缸9,推料气缸9上设置有推料板10,所述导向装置8包括导向凸块18、导向斜面19和磨削空间20;

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悬臂11、第二接料悬臂12和倒T杆13,第一接料悬臂11和第二连接悬臂一端与背板2固定连接,第一接料悬臂11和第二接料悬臂12另一端连接有倒T杆13,倒T杆13设有滑动斜面14;

所述磨削机构包括,支撑座15和微型电机16,微型电机16通过支撑座15设置于机架1上,微型电机16上设有用于磨削活塞环毛刺的百叶轮17。

装载整杆活塞环的方杆两端分别放置于导向装置8和尾端支架6,所述活塞环倒挂在方杆上且开口端朝上,启动设备后,通过推料气缸9带动推料板10将方杆上的活塞环推送至导向装置8,活塞环开口端的一侧通过导向凸块18进行导向,活塞环开口端的另一侧通过导向斜面19伸至磨削空间20,设置于磨削空间20内的百叶轮17对活塞环开口端的另一侧进行瞬间磨削,去除开口面上梯面加工导致的毛刺;由于气缸的持续前进,活塞环被逐个送入导向装置利用磨削机构对活塞环进行磨削,达到整杆去除梯面开口毛刺的效果;活塞环在毛刺去除后进入自由落体状态,落在倒T杆13上通过倒T杆13斜面滑动至底部,整杆磨削完毕后操作者将接料机构上的活塞环整杆取下。利用活塞环自身弹力,采用单侧导向、单侧柔性百叶轮17摩擦去除毛刺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去除梯面开口毛刺,改变了现有人工手动去除毛刺的操作方式,实现了去除梯面开口毛刺的自动化。

微型电机16和支撑座15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百叶轮17位置的调节滑台21,调节滑台21和微型电机16之间还设有斜垫22,调节滑台21使设备能适应不同的活塞环,斜垫22减少了电机与调节滑台21之间的振动,提高了寿命。倒T杆13上还设有导向块24,导向块24用于放置方杆,方便操作者在磨削完毕后拿取活塞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