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缸盖的浇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829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缸盖的浇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CB125的发动机的汽缸盖的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是发动机的心脏,常见的摩托车采用的发动机为二冲程发动机,二冲程的发动机大体由活塞、气缸和汽缸盖组成,在发动机运转时汽缸盖能封闭汽缸上部构成燃烧室,并为凸轮轴、摇臂轴和进排气管作支撑;此过程中发动机会将空气吸到汽缸内部,火花塞把可燃混合气体点燃,带动活塞做功,废气从排气管排出,在此过程中汽缸盖不但要承受4MPa以上的高压、2000℃以上的高温作用,而且还要散发一部分发动机的热量,以免发动机产生过热,所以汽缸盖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为了使它适应工作需要,对汽缸盖的材料及制作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

CB125的发动机就是一款经典的2冲程发动机,发动机上具有汽缸盖,如图1所示,该汽缸盖的安装面可被分为四条安装边,成型腔的下边为第一安装边,第一安装边上从左至右的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成型腔的右侧边为第二安装边,第二安装边上从下到上的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成型腔的上边为第三安装边,第三安装边上从右至左的设有第五安装孔和第六安装孔,成型腔的左侧边为第三安装边;成型腔的上下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个观察孔,成型腔的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轴承腔,且两个观察孔沿轴承腔的轴线对称,上有较多的孔和薄壁,为了获得复杂的孔和薄壁,该汽缸盖的制造方式多采用铝水浇注的方式,将铝水从浇注口处注入到成型腔中,让铝水冷却形成汽缸盖的形状,采用现有技术浇注时,薄壁处的铝水容易快速冷却,使铝水的流动缓慢,铝水难以快速的贯穿整个浇注模具,进而导致完成后的汽缸盖强度和精度都不够,所以需要对整个浇注模具的浇道进行特别的设计,增加模具内铝水的流动性,使铝水能够分布杂浇注模具的各个角落,加工后的汽缸盖具有高强度和高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缸盖的浇注机构,以对汽缸盖进行高精度高强度加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缸盖的浇注机构,包括浇道单元和集渣单元;所述浇道单元包括主浇道和与主浇道连通的第一浇注单元和第二浇注单元,所述第一浇注单元与第一安装边连接,第二浇注单元与第二安装边连接,所述第二浇注单元与第二安装边的连接处位于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之间;所述集渣单元为集渣包,所述集渣包与第四安装边连接。

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将铝水从浇注口处倒入,铝水从主浇道进入到第一浇注单元和第二浇注单元中,进而铝水充入成型腔内,此时第一浇注单元内的铝水流动到成型腔的中部,聚集在成型腔中部的铝水的温度和流动性会有所降低,此时第二浇注单元中的铝水从成型腔的右侧面进入到成型腔内,此第二浇注单元内的铝水和第一浇注单元内流出的铝水融合,使成型腔中部的铝水升温,增加铝水的流动性;与此同时,铝水将整个成型腔进行冲刷,铝水将成型腔中的杂质冲刷进集渣包中,进而减少成型后的汽缸盖中的杂质;同时铝水将整个成型腔充满,整个汽缸盖成型。

基础方案的优点:1、第二浇注单元位于第二安装边上,第二浇注单元注入的铝水能与第一浇注单元的铝水融合,保持成型腔内的铝水的流动性,促进汽缸盖的均匀成型;同时由于汽缸盖的结构复杂,侧面进入的铝水能更均匀的让汽缸盖的右侧面成型,且让成型后的汽缸盖右侧部分的精度和强度都更高;2、成型腔的左侧上设有集渣包,能对成型腔中的杂质进行收集,避免成型后的汽缸盖中残留有杂质,提高汽缸盖的精度。

综上所述,方案中的第二浇注单元能有效提高整个成型腔中铝水分布的均匀性,还能维持成型腔内铝水的温度,让铝水高的流动性,促进汽缸盖的成型,进而提高汽缸盖浇注制造的精度,此过程中集渣包还能减少成型的汽缸盖内的杂质,进而提高汽缸盖的强度。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浇注单元由第一浇道、第二浇道和第三浇道组成,所述第一浇道、第二浇道和第三浇道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与第一安装边连接,且第一安装边与第二浇道和第三浇道的连接处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上述设置,通过上面的设置,第一浇道、第二浇道和第三浇道分别与汽缸盖的厚壁部分相对,使汽缸盖的厚壁部分被铝水完全充满,增加汽缸盖厚壁处的强度和精度。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渣包设置在轴承腔的轴线和第六安装孔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浇注单元和第二浇注单元内流动的铝水会将杂质推送至整个成型腔的左上角,所以设置在成型腔的左上侧的集渣包能有效收集成型腔内的杂质。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浇道呈Y型,所述第二浇注单元由第四浇道组成,所述主浇道的左侧上端与第一浇道和第二浇道连通,所述主浇道的右侧上端与第三浇道和第四浇道连通。通过上述设置,Y型的主浇道的上端两个分支上分别连通两个浇道,主浇道能提前对铝水进行分流,使流入四个浇道内的铝水的量保持稳定,实现均匀浇注。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浇道和第三浇道的横截面积均小于第二浇道的横截面积。通过上述设置,汽缸盖的中部的壁厚最厚,此时第二浇道横截面积最大,同时铝水的流量也最大,壁厚与铝水的流量相适应,使汽缸盖的中部能顺利成型,且精度和强度都会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CB125汽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缸盖的浇注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成型腔10、第一安装孔101、第二安装孔102、第三安装孔103、第四安装孔104、第五安装孔105、第六安装孔106、第一浇道201、第二浇道202、第三浇道203、第四浇道30、第一安装边401、第二安装边402、第三安装边403、第四安装边404、第一观察孔50、第二观察孔60、浇注口70、主浇道80、集渣包9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缸盖的浇注机构,包括浇注模具机构内设有成型腔10、浇道单元和集渣单元。

成型腔10的下端设有第一观察孔50,成型腔10的上端设有第二观察孔60,第一观察孔50与第二观察孔60沿轴承腔的轴线对称设置,成型腔10的第一安装边40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成型腔10的第二安装边402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三安装孔103和第四安装孔104,成型腔10的第三安装边403上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五安装孔105和第六安装孔106。

浇道单元包括浇注口、Y型主浇道80、第一浇道201、第二浇道202、第三浇道203和第四浇道30,第一浇道201和第二浇道202的下端与主浇道80的左上端连通,第三浇道203和第四浇道30的下端与主浇道80的右上端连通,主浇道80的下端与浇注口70连通,第一浇道201、第二浇道202和第三浇道203从左至右依次与第一安装边401连接,第二浇道202和第三浇道203与第一安装边40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之间;第四浇道30的上端与第二安装边402连接,且第四浇道30与第二安装边402连接处位于第三安装孔103和第四安装孔104之间;各个浇道的布置能让铝水均匀的分布在成型腔10内,使成型后的汽缸盖强度和精度提高。

集渣单元为集渣包90,集渣包90设置在第四安装边上,集渣包90布置在轴承腔的轴线和第六安装孔106之间,集渣包90的设置都能有效的收集成型腔10内的杂质,使成型后的汽缸盖内没有杂质,提高了汽缸盖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操作时,将铝水从浇注口70处倒入,铝水分别从第一浇道201、第二浇道202、第三浇道203和第四浇道30充入成型腔10内,此时第一浇道201、第二浇道202和第三浇道203内的铝水分别流动到成型腔10的左中右三个部分中,聚集在成型腔10中的铝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流动性也降低,同时第四浇道30中的铝水从成型腔10的侧面进入到成型腔10内,第四浇道30内的铝水与成型腔10内的铝水混合,成型腔10内流出的铝水升温,增加铝水整体的流动性;与此同时,铝水将整个成型腔10进行冲刷,铝水将成型腔10中的杂质冲刷进左上侧的集渣包90中,减少成型的汽缸盖中的杂质;然后铝水流动至成型腔10的第三安装边403处,此时铝水将整个成型腔10充满,整个汽缸盖成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