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定心的磨床主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981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定心的磨床主轴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自动定心的磨床主轴头。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内圆磨削设备加工套环等类工件时,由于工件的外圆直径常常有较大变化,需要不断更换主轴卡盘上的三个夹爪的顶丝,且对薄型套环的夹持需更高的技术要求。存在定位稳定性差、技术要求复杂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定心的磨床主轴头,以实现方便快捷自动定位夹紧工件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磁盘经铁磁芯装在主轴的前端,电磁线圈固定在箱体上,主轴通过电动机带动磁盘、铁磁芯转动,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把工件吸附在磁盘上。

所述电动机通过多楔带轮一经传动带、多楔带轮二与主轴连接,多楔带轮一、多楔带轮二经多楔带传动。

所述主轴经轴承一、轴承二装在套筒内;轴承一、轴承二之间设有内隔套、外隔套一,轴承一、轴承二的内圈通过内隔套定位,用锁紧螺母锁紧,轴承一、轴承二的外圈通过外隔套一、外隔套二、端盖、电磁线圈定位,电磁线圈与主轴之间设有密封圈二,端盖固定在箱体上,端盖与内隔套之间设有密封圈一;轴承一、轴承二之间通过内隔套、外隔套一、外隔套二整轴承游隙;外隔套一、外隔套二之间设有弹簧,弹簧推动外隔套一、外隔套二,实现轴承一、轴承二的外圈定压预紧;套筒的外圆固定在箱体的内圆内,箱体与减速箱体连接。

所述主轴的出口端装有压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机床箱体内所设的套筒式工件主轴,当被加工工件需要定位装夹时,人工只需将工件放入磁盘中,即可实现自动定位夹紧的目的。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采用套筒式结构和电磁吸盘技术,在磨床主轴上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定位夹紧,操作简单,可靠性高,能有效用于环类、薄套、套圈工件的磨削加工,质量稳定,大大缩短了机加工中的辅助用时,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磁盘1经铁磁芯2装在主轴9的前端,电磁线圈4固定在箱体5上,主轴9通过电动机12带动磁盘1、铁磁芯2转动,电磁线圈4通电,产生磁场把工件吸附在磁盘1上。不需要更换主轴9卡盘夹爪的顶丝,只需通过主轴9的转动,带动磁盘1转动,使其处于可自动定心的状态,即可进行被加工工件23的定位夹紧,提高了磨床主轴头的柔性。

所述电动机12通过多楔带轮一15经传动带13、多楔带轮二16与主轴9连接,多楔带轮一15、多楔带轮二16经多楔带13传动。

所述主轴9经轴承一6、轴承二11装在套筒7内;轴承一6、轴承二11之间设有内隔套17、外隔套一8、外隔套二19,轴承一6、轴承二11的内圈通过内隔套17定位,用锁紧螺母锁紧,轴承一6、轴承二11的外圈通过外隔套一8、外隔套二19、端盖20、电磁线圈4定位,电磁线圈4与主轴9之间设有密封圈二22,端盖20固定在箱体5上,端盖20与内隔套17之间设有密封圈一21;轴承一6、轴承二11之间通过内隔套17、外隔套一8、外隔套二19调整轴承游隙;外隔套一8、外隔套二19之间设有弹簧10,弹簧10推动外隔套一8、外隔套二19,实现轴承一6、轴承二11的外圈定压预紧;套筒7的外圆固定在箱体5的内圆内,箱体5与减速箱体18连接;主轴9的出口端装有压盘3,可用于磨床主轴头防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