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石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5624阅读:1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压石墨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制备热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压石墨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牵引着工程材料向着复合化、高性能化、功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各行业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不断开发新材料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寻求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小型化、自动化、精密化、省能源、无污染的材料制备方法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现代粉末冶金技术由于其少切屑、无切屑及近净成形的工艺特点,在新材料的制备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低耗、节能、节材,易控制产品孔隙度,易实现金属-非金属复合,金属-高分子复合等特点使其成为制取各种高性能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和极限条件下工作材料的有效途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热压烧结由于加热加压同时进行,粉料处于热塑性状态,有助于颗粒的接触扩散、流动传质过程的进行,因而成型压力仅为冷压时的1/10;还能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从而抵制晶粒长大,得到晶粒细小、致密度高和机械性能、电学性能良好的产品。无需添加烧结助剂或成型助剂,可生产超高纯度的产品。但是,热压烧结的缺点是热压过程及设备复杂,生产控制要求严,模具材料要求高,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因此,热压烧结制备新材料,成为研究人员在前期实验阶段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前期的实验室制备新材料时,现有技术中的热压石墨模具由于工艺条件(温度、压力等)处于试验阶段,总是会出现流料而污染热压烧结炉腔,甚至烧毁热压炉;另外,热压产品从传统整体式模腔内很难取出,导致整体式模腔寿命很短,造成极大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热压石墨模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热压石墨模具,其特点是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溢料槽,底座上安装有模套,模套内对应设置有左半模环和右半模环,模套上设置有伸入左半模环和右半模环内的压头。

所述的溢料槽为半圆环槽,溢料槽沿底座上表面径向和周向分布。当压力或温度等工艺参数不合理而引起流料时,流入底座溢料槽,防止流入炉膛,保护了热压设备,如果流料严重,只是更换底座,模具维修方便,降低成本。

所述的左半模环和右半模环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模套内,左半模环和右半模环与模套的配合面设置为锥度面,热压成形后,左半模环和右半模环通过锥面配合从模套滑出,方便取出热压制品。

所述的底座一侧对应还设置有卸料垫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热压石墨模具,其热压烧结完成后,能够顺利取出热压零件,提高生产率,延长模具寿命;热压烧结过程中,出现流料时,流入底座溢料槽中,不流进热压炉膛内,由此保证了热压炉膛不被污染及烧毁,提高安全,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左半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垫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座;2.模套;3.左半模环;4.压头;5.右半模环;6.热压制品;7、溢料槽;8、卸料垫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7所示,所述的一种热压石墨模具,其特点是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溢料槽7,底座1上安装有模套2,模套2内对应设置有左半模环3和右半模环5,模套2上设置有伸入左半模环3和右半模环5内的压头4。

所述的溢料槽7为半圆环槽,溢料槽7沿底座1上表面径向和周向分布。当压力或温度等工艺参数不合理而引起流料时,流入底座溢料槽,防止流入炉膛,保护了热压设备,如果流料严重,只是更换底座,模具维修方便,降低成本。

所述的左半模环3和右半模环5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模套2内,左半模环3和右半模环5与模套2的配合面设置为锥度面,热压成形后,左半模环3和右半模环5通过锥面配合从模套滑出,方便取出热压制品。

所述的底座1一侧对应还设置有卸料垫环8。

所述的一种热压石墨模具,其实施合模时,首先把左半模环3、右半模环5放入模套2中,一起放置在底座1上,将混合好的粉料加入模腔中,用压头4压实,然后整付模具放入热压炉膛中,按照实验工艺参数,进行加热-保压-冷却等工序,待热压制品6成形后,打开炉膛,取出整付模具。开模时,首先去掉底座1,再把模体放在卸料垫环8上,慢慢压下压头4,使左半模环3、右半模环5沿锥面从模套2中滑出,取出热压制品6。依次重复进行下一个产品制备。如果发生轻微流料,可以简单清理一下溢料槽内流料,底座继续使用,如果发生严重流料,料槽被填满,又不好修复时,可以再换新的底座,继续生产。如果发生轻微粘模,可以简单清理,半模环继续使用,但如果模腔破损严重,就可以换掉半模环,模具继续使用。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