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没辊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572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没辊轴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热镀锌机组上的稳定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强度高、耐磨、转动顺畅的沉没辊轴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带钢热镀锌机组基本都采用沉没辊装置,其主要是由设置在锌液中的沉没辊、稳定辊及其组件组成;沉没辊因沉没在450-480℃的熔融锌液中而受到浸泡和腐蚀,同时带钢以35-180m/min的运行速度带动沉没辊、稳定辊旋转;实际使用时,由于沉没辊、稳定辊是在带钢作用下,被动旋转,而且不能安装摩擦系数较小的滚动轴承,只能使用滑动轴承,因此对轴套的要求更高,不但强度要求高,而且不能出现与滑动轴承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耐磨、转动顺畅的沉没辊轴套,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没辊轴套,包括轴套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本体外圆上设置有圆弧凸台;所述的圆弧凸台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的圆弧凸台的中间部位形成最高凸面;所述的最高凸面向两侧逐渐变小与轴套本体端部相交;所述的最高凸面设置在凹槽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圆弧凸台表面光洁度为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为圆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为三角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为梯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为两段螺旋形结构,对称设置在圆弧凸台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螺距为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最高凸面形成的外径A是轴套本体内孔直径B的1.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沉没辊轴套,与传统结构相比:轴套本体上设置有圆弧凸台;所述的圆弧凸台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的圆弧凸台的中间部位形成最高凸面;所述的最高凸面向两侧逐渐变小与轴套本体端部相交;所述的最高凸面设置在凹槽之间;实际使用时,首先最高凸面与滑动轴承之间进行滑动摩擦,由于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摩擦阻力较小,当最高凸面发生磨损时,圆弧凸台的弧形结构,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最高凸面,此时再配合凹槽的作用,始终与滑动轴承之间保持相对较小的接触面积;使得沉没辊被动旋转顺畅,无卡阻现象,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轴套本体、2.圆弧凸台、3.凹槽、4.最高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一种沉没辊轴套,包括轴套本体1;所述的轴套本体1外圆上设置有圆弧凸台2;所述的圆弧凸台2表面光洁度为0.8,光洁度高,减少了摩擦阻力;所述的圆弧凸台2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3;所述的圆弧凸台2的中间部位形成最高凸面4;所述的最高凸面4向两侧逐渐变小与轴套本体1端部相交;所述的最高凸面4设置在凹槽3之间;所述的最高凸面4形成的外径A是轴套本体1内孔直径B的1.3倍;实际使用时,首先最高凸面4与滑动轴承之间进行滑动摩擦,由于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摩擦阻力较小,当最高凸面4发生磨损时,圆弧凸台2的弧形结构,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最高凸面4,此时再配合凹槽3的作用,始终与滑动轴承之间保持相对较小的接触面积;使得沉没辊被动旋转顺畅,无卡阻现象,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在图2中,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凹槽3为圆弧形结构,凹槽3与圆弧凸台2配合,使得沉没辊被动旋转顺畅,无卡阻现象,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在图3中,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凹槽3为三角形结构;凹槽3与圆弧凸台2配合,使得沉没辊被动旋转顺畅,无卡阻现象,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在图4中,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凹槽3为梯形结构;凹槽3与圆弧凸台2配合,使得沉没辊被动旋转顺畅,无卡阻现象,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在图5中,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凹槽3为两段螺旋形结构,对称设置在圆弧凸台2两侧;所述的凹槽3螺距为20;凹槽3与圆弧凸台2配合,使得沉没辊被动旋转顺畅,无卡阻现象,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在实际使用时,沉没辊轴套使用材质的硬度应小于滑动轴承,防止最高凸面4局部摩穿滑动轴承。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