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以及具有该栅格的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040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以及具有该栅格的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顶设备上料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以及具有该栅格的料斗。



背景技术:

随着炼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大大小小的高炉均采用无料钟炉顶上料系统,它能将炉料布到料面上任何一点,无论使用什么炉料(球团矿、烧结矿、矿石、焦炭、溶剂等),无料钟炉顶都能准确地布出任何要求的料型。但出现在生产现场传统的受料斗下料的网状格板极易损坏,导致维修率极高,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卡料现象频发,从而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生产,造成生产的不连续性。所以对于此先进的上料系统,仍有许多难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高炉上料过程中,经常出现较长的钢筋、角铁等杂物伴随着高炉原料一同进入炉顶受料斗内,而炉顶此类杂物无法通过上料系统料流阀时,会造成阀门无法关闭到位,上料系统被迫中断的情况。以上情况一旦发生,就不能进行正常上料工作,进而造成高炉非计划停台的休风。因此,保障高炉上料系统的安全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过滤高炉原料内的较大杂物,传统的手段是在下料口内布置网状格板,为了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通常采用较厚钢板立式焊接拼装而成。但是在炼铁高炉连续生产的特殊工况下,即使采用30mm厚、300mm宽的钢板制作上述网格,其使用寿命也仅仅只有十天左右。在高炉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由于高炉连续不间断上料,并无足够检修时间来及时处理这一问题,此时,高炉上料系统设备就会面临很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研究出一种既能保证高炉安全、稳定上料,又能延长使用寿命的新型结构的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对高炉的稳定、连续生产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炉顶设备受料斗网状格板寿命短、维修强度高以及炉顶设备被物料中杂物卡住无法动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以及具有该栅格的料斗,可以有效过滤物料中的杂物,且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梁和多个相互平行的连接竖梁,相邻横梁之间通过连接竖梁固定连接,横梁和连接竖梁相互垂直,横梁的上表面沿横向方向和连接竖梁的上表面沿竖向方向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壁的内表面、外表面以及上表面均上包覆有耐磨堆焊层。本实用新型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由于在格栅上设置了凹槽,上料使用过程中,槽内会堆积碎料,当物料由上往下冲击格栅时,物料冲刷的部位将由格栅本体转移至料槽内堆积的物料,由此可以保护格栅本体免于物料磨损,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凹槽结构部分,可以接触到物料的部位采用耐磨材料堆焊,进一步巩固料槽的耐磨强度。

由于顶设备受料斗头部宽度为1900,所述横梁的长度L1为1900mm-2400mm,连接竖梁的长度L2为300-400mm,横梁和连接竖梁的宽度均为130-150mm。

上料闸大小为DN650,可顺利通过直径400以内大小物体,因此格栅间距需小于400;槽上料仓闸门与给料机、振动筛之间间隙为300,进入料斗内最大物料小于300,因此格栅间距大于300。所述横梁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相邻横梁之间至少有两个连接竖梁,相邻横梁之间的相邻连接竖梁的间距为300-400mm,连接竖梁前后对齐排列。综上考虑设备安全性及物料顺利通过性,设计格栅网格间距为350。

所述耐磨堆焊层采用锰铬合金的耐磨堆焊层。由于料槽与物料之间仅仅存在细微摩擦,耐磨材料选用常用的锰铬合金即可满足要求。

一种料斗,具有料斗本体,料斗本体的加料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料斗格栅的外形尺寸,所述料斗格栅安装在料斗本体的加料口上。

所述料斗格栅焊接在料斗本体的加料口上。

所述料斗本体上靠近加料口的相对的两端开设有插孔,料斗格栅架设在料斗本体的加料口上,料斗格栅的两端分别伸出料斗本体两端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以及具有该栅格的料斗,由于在格栅上设置了凹槽,上料使用过程中,槽内会堆积碎料,当物料由上往下冲击格栅时,物料冲刷的部位将由格栅本体转移至料槽内堆积的物料,由此可以保护格栅本体免于物料磨损,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凹槽结构部分,可以接触到物料的部位采用耐磨材料堆焊,进一步巩固料槽的耐磨强度。安装时将制作好的格栅备件整体安装,两端伸出并固定于料斗外壳,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经过现场使用,确定使用寿命可长达一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炉顶设备受料斗网状格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中:1、横梁,2、连接竖梁,3、凹槽,4、耐磨堆焊层,5、料斗本体,6、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一种高炉炉顶设备受料斗格栅,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横梁1和六个相互平行的连接竖梁2,相邻横梁1之间通过三个连接竖梁2固定连接,横梁1和连接竖梁2相互垂直,横梁1的上表面沿横向方向和连接竖梁2的上表面沿竖向方向均设置有凹槽3,凹槽3的两侧壁的内表面、外表面以及上表面均上包覆有耐磨堆焊层4。即横梁1和连接竖梁2的结构均为在凹字形的钢板6上堆焊了耐磨层。耐磨堆焊层4采用锰铬合金的耐磨堆焊层。

横梁1的长度L1为1900mm-2400mm,炉顶设备受料斗头部宽度为1900mm,格栅两端预留出安装长度各2000mm,故整体最佳长度L1为1900+2*200=2300mm。连接竖梁2的长度L2为300-400mm,横梁1和连接竖梁2的宽度L3均为130-150mm。

相邻横梁1之间的相邻连接竖梁2的间距为300-400mm,其上料闸大小为DN650,可顺利通过直径400mm以内大小物体,因此格栅间距需小于400mm;槽上料仓闸门与给料机、振动筛之间间隙为300mm,进入料斗内最大物料小于300mm,因此相邻连接竖梁2间距大于300mm。综上考虑设备安全性及物料顺利通过性,设计相邻连接竖梁2间距为350mm。为了能形成网格状,连接竖梁2前后对齐排列。

一种料斗,具有料斗本体5,料斗本体5的加料口的尺寸小于所述料斗格栅的外形尺寸,料斗格栅安装在料斗本体5的加料口上。料斗本体5上靠近加料口的相对的两端开设有插孔,料斗格栅架设在料斗本体5的加料口上,料斗格栅的两端分别伸出料斗本体5两端的插孔。

炉顶设备上方下料点至下料斗高度为1.5m,上料速度为2m/s,

即:h=1.5m g=9.8m/s2

横向距离S=V*t=0.55*2=1.1m。

综上所述,安装格栅时,需保证格栅中心线与物料落料起点水平距离1.1米即可。注:因各厂上料设备型号规格有所不同,其物料落料点及速度有所不同,设计格栅时可按实际情况调整各部位尺寸。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