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清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510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而旋转部分(转子)叫电枢铁心,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后产生电磁转矩进行能量转换。

现有技术中电机使用久了,其定子的内壁会附着灰尘或金属颗粒,针对定子内壁清理,工人多用锉刀或者纱布手工清理,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人工研磨存在加工误差,操作麻烦,加工效率极低;

其次,手工打磨受力不均且受力面积较大,容易造成电机定子内壁研磨不均匀;

再次,手工打磨的过程中因为纱布或锉刀本身需要一定打磨空间的角度,在操作时工人极有可能会损伤外缘漆包线,影响电机参数;

最后,因为加工空间和加工设备的限制,定子内壁上的附着灰尘或颗粒无法全部清理干净,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还会造成与定子与转子摩擦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定子清理机构,可水平调整其外缘与定子内侧壁距离的研磨轮的设置,使得研磨轮在研磨时其与定子的内侧壁相贴合,既保证了定子的内侧壁研磨时受力的均匀性,又保护了没有附着颗粒的区域不至于被错误研磨,所述传动轴和驱动电机的设置,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打磨难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定子清理机构,包括:可水平调整其外缘与定子内侧壁距离的研磨轮,所述研磨轮上还连接有带动研磨轮旋转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定子的中心轴相平行,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传动轴和/或驱动电机上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滑动结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工作台面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相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两个平行的滑轨,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下底面的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轴承座在滑块和滑轨的作用下带动研磨轮在定子内部沿设定方向水平滑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工作台面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轴承座受力脱出工作台面的前挡块和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分别位于所述滑轨的前端和后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可拆卸的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轴承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定子座,所述定子座套设在所述定子的外部,且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定子绕所述定子的中心轴转动;所述定子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定子座和轴承座使其不能相对转动的锁定控制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定子座的下方连接有可绕轴承座转动的推力轴承,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以定子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旋转凹槽,所述推力轴承可转动的连接在旋转凹槽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定子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定子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为与定子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沿周向抵压在定子的外侧边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限位台阶还包括沿周向连接在筒状结构下方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下部与推力轴承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研磨轮为千叶轮,所述千叶轮的研磨面的高度与定子内侧壁的高度相同,所述千叶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定子的直径。

有益效果:可水平调整其外缘与定子内侧壁距离的研磨轮的设置,使得研磨轮在研磨时其与定子的内侧壁相贴合,既保证了定子的内侧壁研磨时受力的均匀性,又保护了没有附着颗粒的区域不至于被错误研磨,所述传动轴和驱动电机的设置,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打磨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机定子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定子;2、定子座;3、轴承座;4、推力轴承;5、后挡块;6、前挡块;7、研磨轮;8、传动轴;91、滑轨;92、滑块;1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清理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可水平调整其外缘与定子1内侧壁距离的研磨轮7,所述研磨轮7上还连接有带动研磨轮7旋转的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与定子1的中心轴相平行,所述传动轴8上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10。所述研磨轮7可以是各种砂轮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研磨轮7用于研磨所述定子1内壁上的附着物,所述研磨轮7为轮状的模具,优选的,所述研磨轮7为千叶轮。

可水平调整其外缘与定子1内侧壁距离的研磨轮7的设置,使得研磨轮7在研磨时其与定子1的内侧壁相贴合,既保证了定子1的内侧壁研磨时受力的均匀性,又保护了没有附着颗粒的区域不至于被错误研磨,所述传动轴8和驱动电机10的设置,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打磨难度。

为了方便快捷的调整研磨轮7在定子1内部的位置,所述传动轴8上连接有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通过滑动结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所述驱动电机10安装在轴承座3的下方,轴承座3移动时,同时带动传动轴8和驱动电机10一起运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连接在轴承座3上,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轴8随着轴承座3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滑动结构可以是滑杆、齿条、推杆等结构,只要能实现轴承座3在工作台面上相对于定子1滑动均可。优选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相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两个平行的滑轨91,以及设置在轴承座3下底面的与所述滑轨91相匹配的滑块92,所述轴承座3在滑块92和滑轨91的作用下带动研磨轮7在定子1内部沿设定方向水平滑行。为了实现研磨轮7对于定子1的内侧壁分区域进行研磨,所述研磨轮7的直径小于所述定子1的直径。

为了防止轴承座3受力脱出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还设置有前挡块6和后挡块5,所述前挡块6和后挡块5分别位于所述滑轨9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挡块6、所述后挡块5以及分别位于前挡块6和后挡块5两侧的两个滑轨91围设在所述轴承座3的底部上,为了便于滑轨91和滑块92的安装,所述前挡块6和后挡块5可拆卸的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为了进一步便于定子1在研磨时针对研磨轮7逐次更换不同的研磨区域,所述轴承座3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定子座2,所述定子座2套设在所述定子1的外部,且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定子1绕所述定子1的中心轴转动;能带动定子1绕所述定子1的中心轴转动的结构有很多,可以是推杆或轴承等,优选的,所述定子座2的下方连接有可绕轴承座3转动的推力轴承4,所述轴承座3上开设有以定子1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旋转凹槽,所述推力轴承4可转动的连接在旋转凹槽中。

为了便于调整好研磨区域的定子1在研磨时不因为反作用力转动,所述定子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定子座2和轴承座3使其不能相对转动的锁定控制机构。所述锁定控制机构可以是锁扣、卡扣或卡轴等。

为了保证定子座2在带动定子1转动时定子1受力均衡,所述定子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定子1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为与定子1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筒壁沿周向抵压在定子1的外侧边缘。所述限位台阶还包括沿周向连接在筒状结构下方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下部与推力轴承4顶部固定连接。

为了增加所述研磨轮7对于定子1的内侧壁的每一个研磨区域的研磨范围,所述研磨轮7的研磨面的高度与定子1内侧壁的高度相同。所述千叶轮作为研磨轮7的优选项之一,又名千页轮、卡盘式页轮,属于涂附磨具的一种,以成百上千的纱布片粘合而成,故得名。千叶轮是以氧化铝为磨料,基材为布基经流水线制作成纱布,再由纱布层叠和全树脂粘贴而成。卡盘上下开凹槽将砂叶片固定在上下卡盘之间,砂叶片的内侧边的两端分别设置L形卡扣槽和紧固圈,紧固圈与卡扣槽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圈经胶液与卡扣槽固化粘结在一起,而成千页轮。

综上所述,可水平调整其外缘与定子1内侧壁距离的研磨轮7的设置,使得研磨轮7在研磨时其与定子1的内侧壁相贴合,既保证了定子1的内侧壁研磨时受力的均匀性,又保护了没有附着颗粒的区域不至于被错误研磨,所述传动轴8和驱动电机10的设置,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打磨难度。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