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568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制品除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金属制品在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其中,管状金属制品被用到生活和工业的方方面面,实用频率高,管状金属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其内壁进行除锈,然后才能刷油漆,这样才会使油漆稳定。

现有技术中,在对管状金属制品内壁进行除锈时,通常需要人工将套设有砂纸的除锈杆在管状金属制品内壁不断旋转,通过砂纸与管状金属制品内壁不断摩擦从而将管状金属制品内壁上的锈去掉,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除锈过程繁琐,造成管状金属制品的除锈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简单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呈长条形的滑槽;

设于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的底座;

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电机;

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可拆卸连接的除锈杆;

套设于所述除锈杆外周面的砂纸;以及

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除锈杆相对设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贯穿有与所述除锈杆正对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座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栓,金属制品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金属制品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螺栓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凸块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底部还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沿所述滑槽底部滚动。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三个,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一所述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滑槽一侧并沿所述滑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可拆卸连接的除锈杆、套设于所述除锈杆外周面的砂纸、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除锈杆相对设置的固定座,通过将管状金属制品固定于固定座上,并通过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除锈杆旋转,从而带动除锈杆上的砂纸不断与管状金属制品内壁摩擦,所述砂纸不断将管状金属制品内壁的锈刮落,取代了人工除锈的繁琐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除锈过程简单,从而使管状金属制品的除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除锈杆和砂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除锈杆和砂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包括支撑座1、设于所述支撑座1上的底座2、固定于所述底座2上的旋转电机3、与所述旋转电机3连接的除锈杆4、套设于所述除锈杆4外周面的砂纸5、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并与所述除锈杆4相对设置的固定座6。

请结合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呈长条形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沿所述支撑座1的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底座2设于所述滑槽11并可沿所述滑槽11滑动。所述底座2沿所述滑槽11滑动可带动所述旋转电机3以及除锈杆4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2的底部固定有凸块 21,所述凸块21设于所述滑槽11内并可沿所述滑槽11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凸块21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块21的底部还固定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可沿所述滑槽11底部滚动,使减少所述底座2 滑动的摩擦力。

所述旋转电机3固定于所述底座2上并可与所述底座2一起滑动。

所述除锈杆4与所述旋转电机3输出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锈杆4直接套设于所述旋转电机3输出轴上,且所述除锈杆4 可从所述旋转电机3输出轴直接取下来,以方便更换不同直径大小的所述除锈杆4,从而方便对不同内径大小的管状金属制品进行除锈。当然,所述除锈杆4也可以通过螺钉与所述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形成可拆卸连接。

所述砂纸5套设于所述除锈杆4外周面,所述砂纸5由所述除锈杆4带动旋转并与管状金属制品的内壁进行摩擦,从而将管状金属制品的内壁进行清除。

请结合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座6上贯穿有与所述除锈杆4正对设置的安装孔61,所述固定座6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61连通的螺纹孔(未标号),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栓63,金属制品插设于所述安装孔61内,且金属制品的外表面与所述调节螺栓63相抵接。在对管状金属制品进行除锈时,将管状金属制品插设于所述安装孔61内并旋紧所述调节螺栓63,使所述调节螺栓63与管状金属制品的外壁抵接,从而将管状金属制品固定在所述固定座6上,方便除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三个,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一所述调节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座6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上。

请结合参照图2、图4以及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座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滑槽11一侧并沿所述滑槽1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为两列,每个所述滑槽 11的一侧设有一列所述定位孔12。所述底座2上设有通孔23,所述通孔23内设有定位销7,所述定位销7穿过所述通孔23并插设于所述定位孔12内。在将所述底座2向所述固定座6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所述定位销7穿过所述通孔23并插入所述定位孔12内,从而将所述底座2固定在所述支撑座1上,防止在除锈过程中旋转电机 3相对所述支撑座1发生相对位移,从而防止除锈杆4在除锈过程中脱离管状金属制品,进而使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的除锈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在对管状金属制品内壁进行除锈时,将管状金属制品插设于所述安装孔61 内,并旋紧所述调节螺栓63,将管状金属制品固定在所述固定座6 上,向所述固定座6所在方向滑动所述底座2,所述底座2带动所述旋转电机3上的所述除锈杆4移动,直到将除锈杆4插入管状金属制品内,将所述定位销7穿过通孔23并插入所述定位孔12内,然后开启所述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带动所述除锈杆4旋转,从而带动除锈杆4上的砂纸5不断与管状金属制品内壁摩擦,所述砂纸5不断将管状金属制品内壁的锈刮落,除锈完成后,关闭所述旋转电机3 并将所述底座2拉回初始位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金属制品内壁除锈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可拆卸连接的除锈杆、套设于所述除锈杆外周面的砂纸、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除锈杆相对设置的固定座,通过将管状金属制品固定于固定座上,并通过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除锈杆旋转,从而带动除锈杆上的砂纸不断与管状金属制品内壁摩擦,所述砂纸不断将管状金属制品内壁的锈刮落,取代了人工除锈的繁琐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除锈过程简单,从而使管状金属制品的除锈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