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6846发布日期:2018-06-19 20:4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目前,在模具加工生产时根据模具不同的要求会对模具进行开孔或者开槽,开槽之后会使槽内会留有毛边或者毛刺,如果不对其进行打磨在使用时会与相配的机器不适配,并且在投入工作时还会出现卡停等影响模具使用的状况,对于一些槽深度较大或是具有多个凹槽的模具来说,打磨效率较低,现提出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通过将打磨装置活动安装在横向行走座和纵向行走架上,一次定位能够对模具上的多个凹槽依次进行打磨加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便于更换的模块化的打磨砂块,便于定向更换模块,使砂块利用率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包括机架、纵向行走架、横向行走座、打磨驱动电机和打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夹块,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对称设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向行走架活动安装在纵向导轨上,所述纵向行走架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架,所述横向支撑架上设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行走座活动安装在横向导轨上,所述横向行走座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打磨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打磨装置相连,所述打磨装置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开设有若干个纵向燕尾槽,所述纵向燕尾槽上分别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开设有横向燕尾槽,所述横向燕尾槽上安装有打磨砂块组件,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连接机构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定位嵌槽、内螺纹锁定腔和安装插槽,所述固定机构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固定机构的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纵向燕尾槽,所述纵向燕尾槽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嵌槽,所述固定机构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锁定腔,所述内螺纹锁定腔与锁紧块相配合,所述内螺纹锁定腔的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插槽,所述安装插槽与纵向燕尾槽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燕尾卡装块、定位块和螺纹安装部,所述第一燕尾卡装块的上端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燕尾卡装块下方的内侧设有螺纹安装部,所述第一燕尾卡装块上还开设有横向燕尾槽。

作为优选,所述打磨砂块组件包括连接部、第二燕尾卡装块和砂块,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安装有砂块,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燕尾卡装块,所述第二燕尾卡装块与横向燕尾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锁紧块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块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一字槽或十字槽。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行走架还包括纵向滑座、纵向支撑架、辅助支撑架、升降驱动气缸和导向滑杆,所述纵向滑座对称分布在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纵向滑座与纵向导轨相配合,所述纵向滑座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纵向支撑架,所述纵向支撑架上设有辅助支撑架,所述辅助支撑架上安装有升降驱动气缸,所述横向支撑架的两端设有驱动座,所述升降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驱动座相连,所述导向滑杆位于纵向支撑架之间,所述导向滑杆贯穿驱动座,所述机架内设有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动力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升降驱动气缸相连,所述第一动力箱与纵向滑座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行走座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一驱动气缸相连,所述打磨驱动电机与第三控制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架、纵向行走架、横向行走座、打磨驱动电机和打磨装置等的配合,通过将打磨装置活动安装在横向行走座和纵向行走架上,一次定位能够对模具上的多个凹槽依次进行打磨加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便于更换的模块化的打磨砂块,增大打磨深度,由于在加工深度较小的凹槽时,只需要位于下端的打磨砂块进行作业,因此位于下端的砂块磨损较快,模块化结构便于拆卸,能够定向更换模块,使砂块利用率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打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打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包括机架1、纵向行走架2、横向行走座3、打磨驱动电机4和打磨装置5,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上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夹块111,所述工作台11的两侧对称设有纵向导轨12,所述纵向行走架2活动安装在纵向导轨12上,所述纵向行走架2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架25,所述横向支撑架25上设有横向导轨252,所述横向行走座3活动安装在横向导轨252上,所述横向行走座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驱动气缸31,所述第一驱动气缸31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支撑板33,所述打磨驱动电机4安装在支撑板33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4的转轴41与打磨装置5相连,所述打磨装置5上设有固定机构51,所述固定机构51上开设有若干个纵向燕尾槽511,所述纵向燕尾槽511上分别安装有连接机构52,所述连接机构52上开设有横向燕尾槽523,所述横向燕尾槽523上安装有打磨砂块组件53,所述固定机构51的底部设有锁紧块54,所述锁紧块54与连接机构52相配合。所述固定机构51还包括定位嵌槽512、内螺纹锁定腔513和安装插槽514,所述固定机构5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固定机构51的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纵向燕尾槽511,所述纵向燕尾槽511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嵌槽512,所述固定机构51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锁定腔513,所述内螺纹锁定腔513与锁紧块54相配合,所述内螺纹锁定腔513的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插槽514,所述安装插槽514与纵向燕尾槽511相连通。所述连接机构52还包括第一燕尾卡装块521、定位块522和螺纹安装部524,所述第一燕尾卡装块521的上端设有定位块522,所述第一燕尾卡装块521下方的内侧设有螺纹安装部524,所述第一燕尾卡装块521上还开设有横向燕尾槽523。所述打磨砂块组件53包括连接部531、第二燕尾卡装块532和砂块533,所述连接部531的一侧安装有砂块533,所述连接部53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燕尾卡装块532,所述第二燕尾卡装块532与横向燕尾槽523相配合。所述锁紧块5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锁紧块54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块54的底部设有凹槽541,所述凹槽541为一字槽或十字槽。所述纵向行走架2还包括纵向滑座21、纵向支撑架22、辅助支撑架23、升降驱动气缸24和导向滑杆26,所述纵向滑座21对称分布在工作台11的两侧,所述纵向滑座21与纵向导轨12相配合,所述纵向滑座21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纵向支撑架22,所述纵向支撑架22上设有辅助支撑架23,所述辅助支撑架23上安装有升降驱动气缸24,所述横向支撑架25的两端设有驱动座251,所述升降驱动气缸24的伸缩杆与驱动座251相连,所述导向滑杆26位于纵向支撑架22之间,所述导向滑杆26贯穿驱动座251,所述机架1内设有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动力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升降驱动气缸24相连,所述第一动力箱与纵向滑座21相连。所述横向行走座3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32,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2与第一驱动气缸31相连,所述打磨驱动电机4与第三控制单元42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模具放置到工作台上并通过定位夹块对模具进行定位,然后机架内的控制系统,控制动力箱动作,横向行走座和纵向行走架移动,直至打磨装置移动到模具打磨工位的上方,升降驱动气缸能够控制打磨装置下降到加工工位,然后打磨驱动电机动作,打磨装置转动,第一驱动气缸动作控制打磨装置向下移动进行打磨作业,打磨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复位,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横向行走座和纵向行走架移动到下一个加工工位,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打磨作业,无需再次定位模具,一次定位能够对模具上的多个凹槽依次进行打磨加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便于更换的模块化的打磨砂块,增大打磨深度,由于在加工深度较小的凹槽时,只需要位于下端的打磨砂块进行作业,因此位于下端的砂块磨损较快,模块化结构便于拆卸,能够定向更换模块,使砂块利用率最大化,需要更换砂块时,先用转动取出锁紧块,然后将第一燕尾块取出,横向推动第二燕尾块即可取出磨砂块组件,然后更换新的打磨砂块组件,将第一燕尾块放回,并安装锁定块即可完成组装操作简单。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