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1555发布日期:2018-10-19 22:5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属于打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稀土金属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常用R或RE表示,从1794年发现第一个稀土元素钇,到1972年发现自然界的稀土元素钷,历经178年,人们才把17种稀土元素全部在自然界中找到,稀土金属的光泽介于银和铁之间,稀土金属的化学活性很强,金属打磨工艺通常采用金属打磨机进行。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564704.3的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主动轴和被动轴,主动轴上设有主动链轮,被动轴上设有被动链轮,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上设有传动链条;在机架上安装有驱动主动轴旋转的驱动系统,机架上安装有砂轮架,砂轮架上固定有砂轮装置,砂轮装置位于传动链条的上方,在传动链条上安装有二个以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定位套,但是该现有技术打磨稀土金属操作复杂,打磨过程中需观察打磨情况较危险,且不易控制打磨量,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打磨稀土金属操作复杂,打磨过程中需观察打磨情况较危险,且不易控制打磨量,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其结构包括顶壳、连接杆、电机、保护罩、左支撑箱体、支撑柱、底座、气缸、支撑板、踏板、输气管、右支撑箱体、控制箱、按钮、承压板、安装面板、固定块、打磨杆、转动轴,所述顶壳通过连接杆连接于左支撑箱体,所述电机下表面连接于左支撑箱体上表面,所述保护罩安装于电机左侧面,所述左支撑箱体垂直焊接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表面贴合于支撑板下表面,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连接于气缸下表面,所述踏板通过输气管连接于气缸,所述右支撑箱体焊接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控制箱安装于右支撑箱体外表面上,所述按钮设在控制箱外表面上,所述安装面板下表面连接于承压板上表面,所述固定块下表面贴合于安装面板上表面,所述打磨杆嵌入安装于转动轴中,所述转动轴嵌套在电机右侧轴上,所述气缸包括连接头、缓冲套、气缸腔、缓冲节流阀、无杆腔、输气口、缸体、固定螺栓、活塞杆,所述连接头贯穿连接于活塞杆外表面,所述缓冲套嵌套在活塞杆外表面上,所述气缸腔左侧面连接于缸体右表面,所述缓冲节流阀安装于活塞杆底端,所述无杆腔上表面贴合于气缸腔下表面,所述输气口贯穿于缸体,所述固定螺栓嵌入安装于缸体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垂直连接于支撑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板安装在气缸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上表面连接于承压板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板为高强度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操作人员用脚踩下踏板,压缩气体通过输气管从输气口进入无杆腔,气缸腔内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反之当气缸腔进气,无杆腔排气时,使活塞杆缩回,从而实现控制安装面板升降,操作简单,打磨过程中可控制平台升降观察打磨情况,更加安全稳定,且易控制打磨量,防止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壳-1、连接杆-2、电机-3、保护罩-4、左支撑箱体-5、支撑柱 -6、底座-7、气缸-8、支撑板-9、踏板-10、输气管-11、右支撑箱体-12、控制箱-13、按钮-14、承压板-15、安装面板-16、固定块-17、打磨杆-18、转动轴-19、连接头-801、缓冲套-802、气缸腔-803、缓冲节流阀-804、无杆腔-805、输气口-806、缸体-807、固定螺栓-808、活塞杆-8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金属打磨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壳1、连接杆2、电机3、保护罩4、左支撑箱体5、支撑柱6、底座7、气缸8、支撑板9、踏板10、输气管11、右支撑箱体12、控制箱 13、按钮14、承压板15、安装面板16、固定块17、打磨杆18、转动轴19,所述顶壳1通过连接杆2连接于左支撑箱体5,所述电机3下表面连接于左支撑箱体5上表面,所述保护罩4安装于电机3左侧面,所述左支撑箱体5 垂直焊接于底座7上表面,所述底座7上表面贴合于支撑板9下表面,所述支撑板9上表面连接于气缸8下表面,所述踏板10通过输气管11连接于气缸8,所述右支撑箱体12焊接于底座7上表面,所述控制箱13安装于右支撑箱体12外表面上,所述按钮14设在控制箱13外表面上,所述安装面板16下表面连接于承压板15上表面,所述固定块17下表面贴合于安装面板16上表面,所述打磨杆18嵌入安装于转动轴19中,所述转动轴19 嵌套在电机3右侧轴上,所述气缸8包括连接头801、缓冲套802、气缸腔 803、缓冲节流阀804、无杆腔805、输气口806、缸体807、固定螺栓808、活塞杆809,所述连接头801贯穿连接于活塞杆809外表面,所述缓冲套 802嵌套在活塞杆809外表面上,所述气缸腔803左侧面连接于缸体807 右表面,所述缓冲节流阀804安装于活塞杆809底端,所述无杆腔805上表面贴合于气缸腔803下表面,所述输气口806贯穿于缸体807,所述固定螺栓808嵌入安装于缸体807上表面,所述支撑柱6垂直连接于支撑板9 上表面,所述承压板15安装在气缸8上表面,所述连接头801上表面连接于承压板15下表面,所述控制箱1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承压板15为高强度钢板,所述输气管11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

本专利所说的电机3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述气缸8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气缸的应用领域:印刷(张力控制)、半导体(点焊机、芯片研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等。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按下控制箱13上按钮14开启电机3,转动轴19 带动打磨杆18转动,操作人员用脚踩下踏板10,压缩气体通过输气管11 从输气口806进入无杆腔805,气缸腔803内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809伸出,反之当气缸腔803 进气,无杆腔805排气时,使活塞杆809缩回,从而实现控制安装面板16 升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打磨稀土金属操作复杂,打磨过程中需观察打磨情况较危险,且不易控制打磨量,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操作人员用脚踩下踏板,压缩气体通过输气管从输气口进入无杆腔,气缸腔内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反之当气缸腔进气,无杆腔排气时,使活塞杆缩回,从而实现控制安装面板升降,操作简单,打磨过程中可控制平台升降观察打磨情况,更加安全稳定,且易控制打磨量,防止了资源的浪费,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气缸8包括连接头801、缓冲套802、气缸腔803、缓冲节流阀804、无杆腔805、输气口806、缸体807、固定螺栓808、活塞杆809,所述连接头801贯穿连接于活塞杆809外表面,所述缓冲套802嵌套在活塞杆809 外表面上,所述气缸腔803左侧面连接于缸体807右表面,所述缓冲节流阀804安装于活塞杆809底端,所述无杆腔805上表面贴合于气缸腔803 下表面,所述输气口806贯穿于缸体807,所述固定螺栓808嵌入安装于缸体807上表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