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失模铸造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518发布日期:2018-06-15 21:5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失模铸造砂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失模铸造砂箱。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该工艺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因而铸件没有飞边、毛刺和拔模斜度,并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铸件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至12.5μm;铸件尺寸精度可达CT7至9;加工余量最多为1.5至2mm,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的费用,和传统砂型铸造方法相比,可以减少40%至50%的机械加工时间。

目前,现有的消失模铸造砂箱负压腔设于铸造工作腔的底部,造成抽真空后负压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现有的消失模铸造砂箱负压腔外部没有设置清理口,虽然铸造工作腔与负压腔之间设有滤网,但还是会有少量干砂进入负压腔内,需要定时清理,清理时需拆下孔板、滤网与铸造工作腔的若干安装螺栓,工作量很大,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失模铸造砂箱,该消失模铸造砂箱采用五个面均设负压腔,五个面上的负压腔相互连通,抽真空时砂箱内负压均匀,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失模铸造砂箱,包括砂箱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负压腔体、底部负压腔体、第一孔板、第二孔板、第三孔板,所述砂箱本体顶端开口,内部为铸造工作腔,所述环形负压腔体设于砂箱本体的外侧面周围,设有N个,所述底部负压腔体设于砂箱本体底部,于所述砂箱本体四个侧面的中部N个环形负压腔体之间均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N个环形负压腔体外壁与第一连通管相连接处设有开口,将N个环形负压腔体相互连通,所述砂箱本体左侧最底部的环形负压腔体与底部负压腔体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环形负压腔体外壁、底部负压腔体外壁与第二连通管相连接处设有开口,将环形负压腔体与底部负压腔体连通,所述砂箱本体左侧面上的第一连通管外壁与第二连通管外壁上均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与负压机相联;

所述砂箱本体前、后两内侧面上与每个环形负压腔体相对应位置均并排设有M件第一孔板,左、右两内侧面上与每个环形负压腔体相对应位置均并排设有P件第二孔板,底部内侧面上与底部负压腔体相对应位置设有2M件第一孔板、K件第三孔板,所述2M件第一孔板分成两排N列设于底部前、后两侧,所述K件第三孔板排成一排均布于两排第一孔板之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孔板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布第一通孔,所述砂箱本体各侧壁、底壁与第一、第二、第三孔板位置相对应处均设有若干均布第二通孔,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孔板与砂箱本体对应的内侧面之间还分别设有两层第一、第二、第三滤网,所述环形负压腔体右侧外壁上设有2个气路清理扣,分别设于右侧面的前、后两边,所述底部负压腔体底壁上设有2个气路清理扣,分别设于底部负压腔体右侧前端与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负压腔体包括四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同型号槽钢A,槽钢A开口端与砂箱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负压腔体由五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同型号槽钢B与砂箱本体底壁组成,槽钢B开口端与砂箱本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五根槽钢B中两根横向放置,三根竖向放置,两横向放置的槽钢B设于砂箱本体前、后两侧,一端伸出砂箱本体左侧,伸出部开口端设有左封板,另一端设有右封板,三根竖向放置的槽钢B均布设于两横向槽钢B之间,所述横向槽钢B与竖向槽钢B相连接位置均设有开口,将底部负压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滤网均为60~80目不锈钢网。

进一步的,所述砂箱本体上端四周外侧壁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由四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同型号槽钢C与砂箱本体外侧壁组成,槽钢C开口端与砂箱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均采用槽钢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孔径相等,均为20~25mm,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气路清理扣包括外环与密封块,所述外环与环形负压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与外环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五面多个相互连通的负压腔体设计,保证了消失模铸造砂箱内负压均匀,产品质量优良,同时每个负压腔体外壁上均设有气路清理扣,工作后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气路清理扣清理负压腔内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半剖主视图;

图4为图2的半部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从下往上轴侧视图;

图6为后侧环形负压腔体与第一滤网、第一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左侧环形负压腔体与第二滤网、第二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底部负压腔体与第三滤网、第三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砂箱本体,2、环形负压腔体,3、底部负压腔体,4、第一孔板,5、第二孔板,6、第三孔板,7、铸造工作腔,8、第一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10、抽气管,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第三滤网,16、气路清理扣,1601、外环,1602、密封块,17、左封板,18、右封板,19、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砂箱本体1,环形负压腔体2、底部负压腔体3、第一孔板4、第二孔板5、第三孔板6,砂箱本体1顶端开口,内部为铸造工作腔7,环形负压腔体2设于砂箱本体1的外侧面周围,设有2个,环形负压腔体2包括四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同型号槽钢A,槽钢A开口端与砂箱本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于砂箱本体1四个侧面的中部2个环形负压腔体2之间均设有第一连通管8,该第一连通管8采用槽钢A,2个环形负压腔体2外壁与第一连通管8相连接处设有开口,将2个环形负压腔体2相互连通;

底部负压腔体3设于砂箱本体底部,底部负压腔体3由五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同型号槽钢B与砂箱本体1底壁组成,槽钢B开口端与砂箱本体1底面固定连接,五根槽钢B中两根横向放置,三根竖向放置,两根横向放置的槽钢B设于砂箱本体1前、后两侧,一端伸出砂箱本体左侧,伸出部开口端设有左封板17,另一端设有右封板18,三根竖向放置的槽钢B均布设于两横向槽钢B之间,横向槽钢B与竖向槽钢B相连接位置均设有开口,将底部负压腔体3连通;

砂箱本体1左侧底部的环形负压腔体2与底部负压腔体3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9采用槽钢A,环形负压腔体2外壁、底部负压腔体3外壁与第二连通管9相连接处设有开口,将环形负压腔体2与底部负压腔体3连通;

砂箱本体1左侧面上的第一连通管8外壁与第二连通管9外壁上均设有抽气管10,抽气管10与负压机相联;

砂箱本体1前、后两内侧面上与每个环形负压腔体2相对应位置均并排设有2件第一孔板4,左、右两内侧面上与每个环形负压腔体2相对应位置均设有1件第二孔板5,底部内侧面上与底部负压腔体3相对应位置设有4件第一孔板4、3件第三孔板6,4件第一孔板分成两排2列设于底部前、后两侧,3件第三孔板排成一排均布于两排第一孔板之间,第一孔板4、第二孔板5、第三孔板6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布第一通孔11,砂箱本体1各侧壁、底壁与第一孔板4、第二孔板5、第三孔板6位置相对应处均设有若干均布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孔径为20mm,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于第一孔板4、第二孔板5、第三孔板6与砂箱本体1对应的内侧面之间还分别设有两层第一滤网13、第二滤网14、第三滤网15,第一滤网13、第二滤网14、第三滤网15均为60目不锈钢网。

两环形负压腔体2右侧外壁上均设有2个气路清理扣16,分别设于右侧面的前、后两边,底部负压腔体3底壁上设有2个气路清理扣16,分别设于底部负压腔体3右侧前端与后端,气路清理扣16包括密封块1602与外环1601,外环1601与环形负压腔体2固定连接,密封块1602与外环1601可拆卸连接。

砂箱本体1上端四周外侧壁设有环形凸缘19,环形凸缘19由四根相互固定连接的同型号槽钢C与砂箱本体1外侧壁组成,槽钢C开口端与砂箱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